松哥的“诗和远方”
(2022-03-22 16:35:10)
标签:
性情写作 |
松哥的“诗和远方”
何龙飞
半年前,松哥在校对完局里主办的报纸内容后到我办公室闲聊。
他说,他早就想来谋面了,只是琐碎之事繁多耽误了。幸好,那天,他见缝插针,终于成行。
不错,松哥是我的老朋友。咱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因写新闻而结识,尤其是都成为名噪一时的“优秀通讯员”后,更加谈得来,友情也随之加深。不过,各在一个地方谋事,见面的机会就少,只有在每年县里表彰时相聚了,所以,我们格外珍惜机会、缘分。
收回飘飞的思绪,我仔细瞅瞅面前的松哥:不高不矮的身材,朴素的衣着,国字脸,一双眼睛炯炯有神,那头发黑中夹白,梳了个“二八分”发型,看起来格外精神,看不出是年近六旬的人。
再听松哥的龙门阵,都是他的“诗和远方”。他原来写新闻入迷,得过一等奖和优秀殊荣,作品还上了省里的《农村报》。凭着一技之长,成为了厂里的宣传骨干,直至被聘为报社记者、局里主办的一报一刊的编辑,收入还过得去,日子过得舒坦、幸福。但是,久了,他对新闻就有些“厌”,感到有些累。一天,他翻看自己的作品集时,重读了几篇小小说,觉得有味道,顿悟:既然不想再写新闻了,何不写小小说,圆自己的“文学梦”。
说干就干。松哥雷厉风行地收集素材,构思,立意,一气呵成地写出小小说《我买了栋别墅》《考验》。反复修改后,他投给了当地影响力较大的文学杂志。
原本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岂料,不久,那两篇小小说被编辑选中,刊发了。看到自己的文字赫然醒目地印在文学杂志上,松哥心里那个爽啊不摆了,业余从事小小说创作的积极性倍加高涨,以至于写得废寝忘食,累并快乐着。
至此,我还有什么理由不钦佩、致敬松哥呢,不祝福松哥的“诗和远方”呢!
与我谈得差不多了,松哥挥挥手离去,继续追求他的“诗和远方”。受到他的影响,我的写作密度大起来,而且应验了“勤能补拙”,一篇篇散文、随笔陆续见诸报端,大有成为“发稿大户”之势,得到了松哥的不少点赞。
然而,松哥的文学之路走得颇为辛苦,苦于写好作品后邮箱资源短缺,很是郁闷。无奈,那天,松哥又来办公室请教我,其谦逊的品格可见一斑。
如是文友,岂能不和盘托出我的“投稿经”。当松哥得到收集邮箱的技巧后,对我的感激溢于言表。
自然,松哥爱写小小说入了迷,投出去了不少,憧憬着“文学梦”的真正实现。可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松哥的小小说投出去后石沉大海,杳无音信,着实让他失望。
他又来找我了,倾述了心曲:“诗和远方”,怎么那样难哟?!
于是,“坚持就是胜利”、“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把写作当成充实生活的精神财富”、“多读经典、多观察、多感悟、多写、多改”等等体会,便成了我的肺腑之言,与他共勉。
哦!松哥恍然大悟,情不自禁地握紧了拳头,坚守“诗和远方”的情怀浓烈起来,信心坚定,劲头十足。
离别时,松哥坦率直言:他打算还干一段时间的新闻、信息编辑工作就“退休”了,集中精力来写好小小说,让自己的“诗和远方”行稳致远、“文学梦”的夙愿得以实现。
冲着他的执着、耿直、坦诚,我由衷地向他翘起了大拇指,鼓励他写申请加入作协,以便争取到更多学习、交流、锻炼、提高的机会。
后来,我收到了松哥的申请,叮嘱他耐心等待审批结果,持之以恒地写作。他笑了,是那样的灿烂,那样的快乐。
那时那地,我发现松哥的意志越来越坚定,激情越来越高涨,品性越来越优雅,写作越来越勤奋。有这些作保障,何愁他的“文学梦”不会实现,何愁他的“诗和远方”不会美丽而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