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女“宁做三奶,不嫁穷人”说明了什么?
(2008-09-10 21:53:06)
标签:
农家女三奶二奶穷人权财农村上海文化杂谈 |
今天在新浪杂谈看到一个女大学生发的《宁做三奶不嫁穷人》的贴子,短短几天的时间引来一百多万的点击率,跟贴的人观点不一,有支持这个女孩子,帮她想出路的,也有质疑谩骂的。这个贴子能有这么高的点击,我想不只是因为题目中“三奶”这个敏感字眼,还因为这个贴子中的一系列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共鸣。
我仔细看了贴子中的内容,也看了下面的跟贴,我不知道这个农家女的家乡在哪儿,也无法想象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真正贫穷的农村会是什么样子。
我出生在七十年代中期,我清楚地记得我小时候,应该是八十年代初期了,中国的计划生育就已经被定为国策,虽然那时候人们的思想意识不是太高,虽然一些农村并没有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控制人口增长,但是最起码的避孕措施、最简单的避孕用品,应该还是有的,何况农家女的父亲还是转业军人。所以,农家女有姐弟几个不足为怪,但是其母亲用烟灰避孕,用绳子流产,就让人感觉有点不可思议了。
我早农家女几年出生,我高考的时候,就必须要用身份证了,如果身份证的有效期为二十年的话,到现在我高考时办的身份证还是有效的。而农家女晚我几年高考,她应该不会因为身份证而失去工作。农家女从小一直是高才生,即使小学不学英语,但是初中高中六年的英语,相信她也是学得相当不错的,凭她的基础,只需稍加努力一下,英语应该不算什么大问题吧,怎么会因为不懂英语找不到工作、去撞车呢。
我也常到农村去,并且是全国贫困县的农村中最穷的地方,在那里,我看到的是新立起来的一幢幢的楼房。在农村你看到的基本都是老人和孩子,凡是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去远远近近的地方打工了,只有农忙的时候才回来。他们在外面辛苦工作,赚来的钱除了供孩子上学,翻盖新房成了他们暗自较劲的目标。我想有大学毕业证的农家女,就业的机会应该比他们要多的多吧,为什么落得个要当三奶的地步的,并且是她说的我要求又不高,有地方住有衣服穿能吃饱饭就行了,这样至少比做妓女强。
我想质疑这些并没有用,最重要的问题是农家女最后几段文字,刚来上海时我跟其它三个同样是农村出来的女孩子一起租房子,短短几年期间,我们四个女子有个四种人生。一个跟一个香港人做了二奶,住高级住宅穿名牌吃大餐,每个月还有一万块的零花钱。一个在夜总会里做了人人唾弃的小姐,至少不用担心没地儿住没饭吃了。第三个嫁了一个同样是农村出来打工的打工仔,刚开始还算过的去,俩个人一起打工努力,虽然租房子但是很幸福,她最大的梦想就是攒够了钱回老家买套房子有个家。因为她一个月两千,老公三千,想在上海买房子甚至是做梦。可是现在她老公生了场大病,花了很多钱,还被公司辞退了,现在在家养病……是农家女从她们不同的境遇中看到了不同的人生。
我们不敢要求每个人都如陶潜一样不为五斗米而折腰,更不敢奢望每个人都能象李嘉诚那样,尝尽人间辛酸而成为一代富豪。但是不管是我们身边,还是报纸杂志上,我们看到了多少家境贫寒,却靠自己的努力走上成功之路的典范啊!
说到这里我想起我的一个朋友,她凭自己的能力做到某系统的一个副局长。一次人事调动时,她本来可以去其它地区弄正职的,可是在一个环节,有一个领导却露骨地暗示她,要她献身于他。朋友一气之下打消了升迁的念头,但是和她同单位的一个女的却在那次调动中去了某个县当了个正局长。我问朋友后悔不,她义正词严地说不后悔,为了虚荣去背叛自己的爱人,背叛自己的道德良心,她做不来。当然会有人说朋友的事情和农家女的没有可比性,因为她面临的不是生存问题,而农家女却面临着交不上房租,吃不上饭的严峻考验。其实这两件事情是有关联的,那就是当一个人面临诱惑的时候,你有什么样的欲望,什么样的心态,就决定了你有什么样的选择。如果朋友贪求虚荣,只需一转念的功夫,那令人羡慕的职位便到手了,可是她没有那样做。我想农家女如果不是羡慕身边的几位女子的奢华生活,如果她象数以万计的民工那样,把自己那一纸文凭放在一边,用自己的汗水去拼搏,不用说吃饭穿衣,就是拼出自己的一番事业,也是有可能的啊。
二奶这个词,我一直觉得是对女性的一种污辱,相比较来说,也许情人这个字眼更容易让人接受。毕竟情人有情的元素,而二奶这个词,让人想到的就是赤祼祼的交易,金钱和肉体的交易。可是今天,我却在一个女大学生那里又看到了一个新名词:三奶。我不知道这三奶究竟是什么身份和地位,也不知道它和二奶究竟有啥区别。仅是从字面来说,就已经让人感知到道德在一个女子身上流失的过程了。
想起前几天看到的古代一些名妓的故事,不管是什么原因,也不管她们是卖艺还是卖身,都让人毫不吝啬地称呼为“妓女”。所以,象农家女说的这样,成为三奶只是为生活所迫,只是为了一口饭,一身衣。可是,哪一个二奶,三奶,甚至是四奶的能说自己就是为了贪图钱财,就是好逸恶劳呢。农家女此举,是不是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些女人沦落为二奶三奶的心理和过程呢。
如果我们可怜农家女,如果我们可怜那些二奶三奶们,那么我们又怎样去区分究竟哪些二奶三奶们是为生活所迫,哪些又是好逸恶劳,贪图权财呢?如果贫穷的女子都宁愿去当三奶也不嫁穷人,那么会有多少的家庭要因此而永无宁日,会有多少妻子会为此忍受痛苦,会有多少孩子会为争同一个父亲而伤痛欲绝呢?那些贫穷的男人们,难道注定了要成为光棍汉吗?那么这个社会又会有多少性侵犯发生,我们又如何来对等这多出来的一个社会群体呢?
不管农家女所说的情况是否真实,有此遭遇我们都会同情她,如果她能立志拼搏,奋发向上,我们更会敬佩她,但是不管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写出“宁做三奶不嫁穷人”这几个字,都会让人怀疑她是不是拥有一个健康的大学生应有的积极向上的心态,让人不得不劝告她一下:农家女,希望你自立自强,希望你珍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