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 发黄的信笺

(2007-12-20 12:32:54)
标签:

信笺

梅子

婚事

大姐

韩梅

 

 http://www.nanfangdaily.com.cn/southnews/tszk/nfrb/zsjxw/fs/200404020202_12644.jpg发黄的信笺" TITLE="[原创] 发黄的信笺" />

风吹过,山坡上的枯枝衰草发出“呜呜”的声音。杨帆坐在墓堆前,手里的木棍拨弄着坟前未燃完的信纸,他目光呆滞,但,晦暗的眼里却流不出一滴泪。

坟冢里面是他刚去世的母亲,坟的不远处,另有一处新坟。里面躺着的是一个姑娘,他儿时的伙伴,也是父母之命的未婚妻----韩梅。

杨帆和韩梅是一个村子的,儿时上学,杨帆一直是韩梅的靠山。中学时的韩梅长得模样俊俏,恬静温柔,一直是那些情窦初开的男生追求的对象。一些不爱念书的调皮淘气的男生,总会三五成群集在韩梅上学的路上,流里流气地冲韩梅大叫:“梅子,我们交个朋友吧”。每到这时候,韩梅总是捂着羞红的脸,在他们哄闹的笑声中跑开。后来,大梅子两岁的杨帆就成了她的依靠,每天他们会一块儿上学,放学。为这事,杨帆没少和那帮人打架。因此,他们在谈恋爱的消息传遍了整个学校。在八十年代初,中学生谈恋爱不仅被学校严令禁止,还为人们所耻笑,后来,老师找他们谈话,结果是----他们必须有一人退学。

韩梅选择了退学,她明白,在杨帆的心中,能考上大学,走出大山,是从小的梦想,也是他能改变自己人生唯一的希望。韩梅退学后,经双方家长商议,她和杨帆定了亲。那时,杨帆十七,韩梅十五。

杨帆高中毕业,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外省的政法大学。在学校里,他以优异的成绩和组织能力,被选拔为学生会干部,加上他帅气的外表,很快成为学校里每个女孩儿心中的白马王子。大三的时候,他和班里一个叫王玥的本地女孩儿相爱了。共同的理想、爱好和青春荫动的情愫让他们很快陶醉在热恋的甜蜜里,王玥也会在节假日把他带回家见她的父母。杨帆也从她父母热情的招待中,感觉到了他们的默许。

杨帆最大的心病是韩梅,在他上大学后,他母亲在因意外摔断了左腿,从此便行动不便。韩梅象儿媳妇一样,包揽了家里所有的活计。从琐碎的日常生活,到繁重的田间劳作,她还去做些其它的零工,挣点钱供杨帆的学费。

那时山村通信不方便,杨帆给母亲寄的信,都是寄到镇上的大姐家,再由大姐转交给杨母。原先,杨母总是把信交给韩梅来读,娘俩听着杨帆在学校的进步,对着笑得合不拢嘴。(倒并不是杨母不识字,她也是一个知书达礼的人,由于家庭成分不好,才嫁给了杨帆的父亲,杨帆的父亲虽然穷了点,但家里成分好,人长得还算说得过去。)后来,就是杨帆和王玥恋爱后,杨母再也不让韩梅读信了。每当韩梅问起杨帆怎么老长时间不来信时,杨母总是含糊其辞。

韩梅在对美好的期待中等到了杨帆的毕业,杨帆回村后,对韩梅这些年的帮助说不尽的感激,但是只字未提他们的婚事。那天,杨母把韩梅支出去,口气严厉地要杨帆马上办了婚事,并力述了这些年韩梅为他们家的付出,人活着不能没有良心,人活一世,不能让人家指着背影骂,要是他真变了心,就马上死给他看。杨帆推说分配工作的事落实了,要马上回城里去,临走时,他对韩梅说过几天会给她来信解释一下他们中间的事情。他想和韩梅了结了这段婚约,但是,他不忍心当面提出。

杨帆走后,韩梅在煎熬中期待着他的来信。几个月过去了,仍没有踪影,她忍不住去问杨母,杨母象猛地想起来一样,说信早送来了,当时她不在,看了后放起来,这事情多都给忘了,信的大致内容是让韩梅先等段日子,等工作稳定了,一定回来和她完婚。韩梅激动地要看那封信,她想感受一下这幸福的时刻。杨母指着一个盒子,说大姐走的时候把信放在里面了,韩梅翻遍了盒子,也没有找到,屋子里能找的地方都找了,还是没有信的影子。她想,杨母是不会骗自己的,既然杨帆让自己先等等,那就等着吧。

杨帆参加工作后,又和王玥一起取得了出外留学的资格,国外的杨帆,每月都会给杨母寄来钱,只是再没有一封信寄回来。这其间,韩梅的父母劝韩梅不要再等了,在众多的提亲者里选一个差不多的,把婚事办了。可是韩梅不同意,她相信杨帆的承诺,他一定会回来的。

这样五年过去了,有一天,学成归国的杨帆终于回来了,只是他的身边还有另外一个女人,怀里还抱着一个几个月大的孩子。当他看到韩梅依然伺候在母亲身边的时候,他惊呆了。

呆了的还有韩梅和杨母。

杨帆面对韩梅的质问,吞吞吐吐地说:“我不是寄信给你了吗。你难道没有明白我的意思。”

韩梅绝望地说:“信我没有看到,可是你信中不是说要我等你吗?难道这就是我等来的结果?”

杨帆的脑袋蒙了,他知道怎么解释都毫无意义了,他只说了一句:“梅子,是我的错,我对不住你。”他心里清楚,是他母亲的愚昧害了韩梅,也让他落下令人唾弃的骂名。

韩梅受不了现实的打击,她眼前浮现出一幕幕别人嘲笑挖苦的镜头。在杨帆和妻女回村子的那天晚上,她跳进了冰凉的河水里。

杨母一气之下病倒了,没过几日便离开了人世。人们在给她换衣服的时候,从她贴身的口袋里发现了一封发黄了的信.......

 

拜读轻卡老师的评论,感觉原名<孽债>与原文不符,故改为<发黄的信笺>,文中内容也稍有改动。雨荷尝试写小说,请朋友们多指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