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里亚(Seria)是文莱石油城,位于文莱西北部的海边,北临南海,距离首都斯里巴加湾大概100公里。诗里亚原为热带丛林荒野,1923年发现石油,1929年开始开采,为文莱陆上石油的主要产地。

文莱第十亿桶原油纪念碑,纪念文莱1991年7月原油产量达到第十亿桶。
纪念碑基座上的三个牌匾中,左边两个是关于纪念碑的设计理念介绍及纪念碑设立日期,右边那个牌匾是2004年5月8日设立的,纪念文莱石油天然气开采75周年。
纪念碑位于南海边,建在“诗里亚一号油井(Seria Well
No.1)”东侧38米处,距离诗里亚汽车站大约有2.2公里左右步行距离。诗里亚城区没什么游客,纪念碑这里就更别说游客了,连个本地人都难碰到。文莱国家小,人也少,我们从斯里巴加湾坐公共汽车到诗里亚的时候,前半段还有一两位本地乘客,后半段车上就只有我和同学两位了。虽然乘客少,但公交车发车密度还算频繁,大约20分钟左右一班,票价6元。
第十亿桶原油纪念碑前。
第十亿桶原油纪念碑西侧的油井,诗里亚一号井应该是在这个位置。诗里亚一号井是文莱第一个具有商业开采价值的油井,据说油井现在已经不再使用,只留下一部“磕头机”。

第十亿桶原油纪念碑东侧的空旷地。

第十亿桶原油纪念碑也位于海滩边。
纪念碑旁的海滩。这里距离南沙群岛的欢乐暗沙大约150多公里,距离露出水面的中国最南端领土琼台礁大约190公里。

在人烟稀少的南海边留下自己的一串脚印。

远望南海
诗里亚近海的油井平台。

纪念碑旁的海滩
远处海中的设施应该都是开采石油的。
海中的石油开采平台

纪念碑后面的海滩。

纪念碑旁的海滩。

诗里亚石油天然气探索中心(Oil and Gas Discovery Centre)标识牌, 探索中心在照片中的右前方。
探索中心是一个科学探索博物馆,据说成立的目的是以寓教于乐的形式,向游客展示原油开采与加工的真实场景,揭秘文莱支柱产业的内部运作方式。不过去的时候探索中心在搞基建,已关门歇业。

诗里亚城区
去诗里亚的那天是周五,从原油纪念碑返回到城区后刚好过了中午12点后,此时诗里亚的所有地方都关门歇业,直到下午两点,这是文莱的法律规定,每周五都是如此。当时我们还没有吃午饭,到处都找不到一家开门的餐馆或商店,公交车此时也停运,想坐车回斯里巴加湾也行不通。我们正准备在一市场坐下来休息的时候,一位当地老华侨看到我们,非常热心地指导我们到一家餐馆门口坐着等,因为市场里很热,那家餐馆门口比较凉快,之后不知他是路过餐馆门口还是特意跑过来的,又来关心过我们一次。

诗里亚街景。本来诗里亚人就少,全部商店关门的这段时间,街上更没什么人了。

诗里亚街景。这里城小人少,但送餐服务不缺少。

诗里亚油库,在公交车上拍的。

也许是诗里亚产石油的原因,有些地面像盐碱地,看起来白白的一片,像下过雪似,一点都不像东南亚的热带土地,倒有点像戈壁滩。

路边的盐碱地,裸露的地面白白的像下过雪,有的地方植物已经发黑像被烧过。

公共汽车途径文莱北干都东(Pekan Tutong)城区时看到的都东河边, Sungai
Tutong是“都东河”的意思。北干都东是位于诗里亚与斯里巴加湾之间的一个镇区,去诗里亚的公交途径这里。
诗里亚回斯里巴加湾的公交车上,遇到几位在文莱诗里亚附近务工的孟加拉劳工,当天他们去诗里亚取完回国探亲的机票,乘坐公交回驻地时跟我们是同一辆车,这趟公交也是14:00后的首班车。聊天中得知,他们在文莱务工的月工资只有500文莱元,换算成人民币大概是2500元,感觉挺低的,而且并不能每年回去,好几年才回去一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