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南美之行首站是利马,在利马去的第一个景点就是胡亚卡普拉纳遗址(Huaca
Pucllana)。胡亚卡普拉纳遗址是比印加文明还要早的文明遗迹,位于利马市米拉弗洛雷斯区的中心地带。在利马住在米拉弗洛雷斯区,住处可以步行到这里。胡亚卡普拉纳遗址门票白天12索尔,晚上15索尔,遗址里整体呈土色,白天看起来很平淡,夜景应该更好看些,所以夜晚门票稍贵。门票实物像淘宝上买东西的那种发货单一样,没啥纪念意义。
胡亚卡普拉纳遗址入口处的售票处建筑。
入内参观都要跟随景区导游,一开始我以为是那种收费导游,就想自己一个走,不跟导游,但工作人员不让。工作人员还会问你是懂英语还是西班牙语,根据这个来安排导游。实际导游是景区里工作人员,结束后,不需要付导游费用,但看到有人给小费,大部分人是没给的。本人英文能力有限,导游的英文讲也听不懂。

胡亚卡普拉纳遗址内

旁边牌子上的文字大致是说这里是重建遗址所需的土砖制作场景

遗址里的场景再现


遗址公园里第一次看到真的羊驼 - 南美特有的动物。人工圈养的。

遗址里还圈养了土拨鼠。
在遗址公园还见到一些特意栽种的农作物,那些农作物都似曾相识,跟小时在老家见到的农作物很像。

建筑遗址

建筑遗址,走到遗址的高处,可以俯瞰利马市区
在遗址高处俯瞰利马市区

遗址高处俯瞰利马市区

遗址上俯瞰旁边的利马市区

建筑遗址

遗址的最高处

遗址内的先祖广场

第二个先祖广场


瓦里(Wari)墓,牌子上的照片里跟现场有所区别,照片应该是当时发掘时拍的,现场应该是修复过的。
瓦里(Wari)帝国时期(公元850年左右),他们的精英人物埋葬在利马的这个礼仪广场,这座墓葬里可能是一个织布工和一个小孩。

遗址里的瓦里墓葬
牌子上的照片展示了当时发掘时的情景,袋子用绳索捆绑着,里面装满了绿豆和马缨丹的叶子,还放置了与他们贸易有关的产品。这里埋葬了一个纺织工,一个渔夫和几个孩子。

这个场景再现的旁边有个介绍牌,介绍文字通过翻译软件翻译出来的大致内容是:
瓦里帝国(Imperio
Wari)陷落后,中央海岸地区实行自治,曾经被占领的领土成为像华卡一样的多个小国,他们被称为Ychsma文化(1000 -
1470)。
古老的Pucllana寺庙部分得到修复,并作为文化的祭品存放处和居民墓葬处。
西班牙裔和土著编年史还叙述了costeña的极端宗教。
这里还是蟾蜍经常出没的地方,可能跟这里的湿度和水分有关。
看了这段翻译文字,感觉跟这场景没多大关系。

遗址内主要是这种土色的砖砌结构

遗址公园里居然还有华人移民的墓葬。此处在售票处建筑的后面。
旁边的文字介绍大致意思是:遗址金字塔墙壁上的残余物,与华人移民墓葬里发现的残余物相对应。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秘鲁的沿海其它地方,例如卡内特山谷(Canet)的华卡,考古遗址里发现华人农民移民有自己的埋葬习俗,因为他们的宗教与秘鲁大多数天主教徒不同。发现的这些华人移民墓葬可能还没有使用或者还没有建造完成,因为里面没有发现遗骨或者葬人的痕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