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京去京都前,事先把返程巴士票也买好了,返程巴士是晚上十一点二十发车的夜班巴士。当天逛完岚山和东映太秦映画村后,差不多下午五点了,这个时间点去车站候车也不太现实,但也到了景点的关门时间,于是想着该怎么让这段漫长时间过得稍微快些,最后就选择去平安神宫、金戒光明寺、八坂神社、祇园这几个地方随便看看,也算是到过这些地方。
平安神宫门前的奉纳清酒桶
平安神宫,到的时候已经差不多快六点,关门了。
平安神宫,1895年为了纪念日本桓武天皇从长冈京迁都到京都1100周年而创建,是京都著名神社中历史比较短的。平安神宫的建筑有着明显的中国唐代风格。神宫里供奉着日本桓武天皇,1940年平安京(京都)最后的天皇日本孝明天皇也开始供奉在此。
平安神宫会馆,也是结婚仪式的举办场地。
金戒光明寺的三门(山门)外侧
金戒光明寺于公元1175年建立,位于京都左京区黑谷町,西距平安神宫不到2公里,是佛教一个宗派中地位最高的寺庙,为净土宗(汉传佛教十宗之一)之大本山,号紫云山。相传净土宗元祖法然上人在京都比㪫山(别称天台山)山顶石头上念经的时候,看到紫云全山照耀在一片光明之中,于是法然上人来紫云山建了一个草堂,也就是念佛道场,开始宣传佛法,于是这里就成了净土宗的第一个寺院,之后大建伽蓝(寺院)。寺院里存有寺院元祖法然上人的真迹,是寺院之宝。
金戒光明寺的三门(山门)内侧

金戒光明寺内,照片中的路通向寺院的大方丈
金戒光明寺内通往寺院大方丈的石阶。
金戒光明寺大方丈西侧的殿堂,右边的建筑是大方丈。
金戒光明寺创立者法然上人创寺纪念碑
金戒光明寺大方丈
八坂神社西楼门,正对着祇园的四条通街道,门前的道路是东大路通街道。
八坂神社原来叫“祇园神社”、“祇园社”“祇园感神院”“祇园天神”,公元1868年的神佛分离令后,改为现名。是日本全国约三千座八坂神社的总本社。神社的例行祭祀活动叫祇园祭(每年七月),与东京的神田祭,大阪的天神祭并称为日本的三大祭。

八坂神社内的本殿(左边红色建筑)及舞殿(中间有灯笼的建筑),祇园祭应该是在这里举行。

八坂神社本殿。

八坂神社的舞殿,数目众多的灯笼在不同角度看到的色彩还不一样。
八坂神社内
祇园的四条通街道,正对着八坂神社的西楼门
祇园是京都最大的艺伎区,京都传统的繁华街区,电影《艺伎回忆录》里讲的就是发生在祇园置屋的故事。该区域最早是为适应到访八坂神社的游客需求而建,之后慢慢演变成日本一个独特而著名的艺伎区。在最繁华的19世纪初,据说祇园艺伎多达3000多人。祇园的艺伎馆、茶屋如今还保留了许多当时的建筑,1999年被日本政府指定为历史保护区。祇园的代表性建筑是祇园歌舞练场,每年的4月1日-4月30日艺伎会在这里表演宫古舞(有叫京都舞、樱花舞),此项表演最早起源于1872年的京都展览会,当时日本刚把首都从京都迁到东京(1869年迁都)不久,首都迁走后,京都逐渐衰落,为了促进城市再繁荣以及日本国内产业,艺伎歌舞表演作为当时京都展览会的一部分首次举行,之后发展成为每年举行的活动,而且这项活动非常受欢迎,现在是京都市每年举行的主要活动之一。
在京都所住的旅馆light
guesthouse,外面虽然看着不起眼,里面却很干净,很温馨,价格也不贵,忘记拍里面的照片。在日本所住的旅馆里,都有饮料机免费供应茶水饮料,这点感觉还不错。
京都火车站大楼,这里是北侧,也就是公交站场一侧,到东京的长途巴士在大楼的南侧,也就是另外一侧的马路对面。
京都火车站对面的京都塔(京都站北侧)

京都火车站站前的公交车站,这里到京都的主要景点的公交车基本都有。
京都公交车实行一票制,上车230日元。如果一天中至少要坐三次公交,买日票很划算,日票500日元,一天中可以无限次乘坐各路公交。车票可以在车站的售票机上买,也可以在司机手中买。乘车时后门上车,前门下车,下车时司机验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