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襄阳●古隆中

(2013-10-24 20:03:50)
标签:

古隆中

三顾茅庐

隆中对

草庐亭

武侯祠

分类: 走遍中国

    古隆中景区位于襄阳城西约13公里处,因为是诸葛亮曾经的隐居地而出名。虽然“古隆中”三个字名气很大,文化底蕴也很厚,但参观完景区后,颇为失望。其中最大的原因是景区疏于管理,参观过程中,根本看不到工作人员,景区里的很多东西好像一文不值似的,可以随便摸随便碰,没人管你,这就无形地降低了景区的档次。也许里面很多建筑、物品都是仿建或者重建的,确实没有什么文物价值,但也不能低档到如此地步,好多东西都已经被游人糟践的不像样子了。正因为如此,加之黄金周人多,所以在这里没有怎么认真游览。如此景区门票倒不便宜,原价63元,当时优惠价是51元。

襄阳●古隆中
古隆中牌坊


襄阳●古隆中
古隆中牌坊背面


襄阳●古隆中
这里上去是隆中书院。

    隆中书院始建于五代天福年间,被称为“武灵王学业堂”。元代末年,广德寺书院迁到隆中,始称隆中书院。这里集中为我们展现了诸葛亮励志成才、勤廉治国和子女教育等方面的事迹和思想。但里面的主体建筑应该不是历史上留下来的,而是后来重建的。


襄阳●古隆中

再现历史场景。隆中书院内。


襄阳●古隆中
隆中武侯祠,祀奉诸葛亮的祠宇。诸葛亮为蜀汉丞相,生前曾被封为“武乡侯”(武乡在今汉中市的武乡镇),死后又被蜀汉后主刘禅追谥为“忠武侯”,因此历史上尊称其祠庙为“武侯祠”。


襄阳●古隆中
景区建筑与设施都跟诸葛亮有关。


襄阳●古隆中

襄阳●古隆中
铜鼓台里的铜鼓,以前的战鼓,翻转过来可以当锅用,方便战时煮饭。


襄阳●古隆中
铜鼓台,上面的铜鼓就放在里面。


襄阳●古隆中

襄阳●古隆中

襄阳●古隆中
   民国时立的石碑,以前被放倒作为铺路石,所以文革时没有被损坏,发现后重新立了起来,碑上有国民党党徽标志。不过上面的字看的不四太清楚。


襄阳●古隆中

襄阳●古隆中
六角井,诸葛亮隐居隆中时的生活用井,隋唐时干涸,隆中十景之一。

站在井前拍照有前景,站在井后拍照有背景,听到有导游对她的团员这样讲解,前后都有说法,那要是站在井旁边呢?


襄阳●古隆中

襄阳●古隆中
右边照片是三顾堂内回廊墙壁上的“寿”字碑。


襄阳●古隆中
三顾堂内


襄阳●古隆中
三顾堂内


襄阳●古隆中
    三顾堂,始建于明代成化年间(公元1465-1487年),是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作隆重对策的纪念堂。现在的建筑是清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由郧襄观察史赵宏恩重建。堂内两侧回廊镶嵌着历代题词时刻和维修记事碑文。


襄阳●古隆中
     诸葛草庐,由国家拨款重建,为仿汉建筑,砖木结构,分前后两个院落,再现了诸葛亮寓居隆中时的生活场景。不过里面很多摆设已经被不文明的游客糟蹋的不像样子了, 如古筝的弦被扯断,扯断的弦绳散落在琴房外的堂屋门口不经意能发现的地上;一卧室内的仿制座具被折断。


襄阳●古隆中

草草游览完,带着失望的心情从这个长长的石阶下来,经过“古隆中”牌坊,离去。

   古隆中在明代就形成了"隆中十景",即草庐亭、躬耕田、三顾堂、小虹桥、六角井、武侯祠、半月溪、老龙洞、梁父岩、抱膝石。我这一圈下来,细数了一下,还没完全看到这十景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