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黔东南之从江岜沙苗寨

(2012-07-05 14:37:20)
标签:

岜沙苗寨

毛主席纪念堂

芦笙坪

守垴坡

香樟木纪念亭

分类: 走遍中国

   岜沙苗寨位于黔东南州从江县城西南7.5公里处,是中国目前最后的一个枪手部落,权威介绍请看下面的照片。(岜莎:当地的发音是biasha,不过当地人为了迎合外来游客,跟外来游客说basha。)

黔东南之从江岜沙苗寨

   去岜沙,可在从江县城老城区的桥头,乘坐面包车和摩托车。去之前,顺便向宾馆的工作人员打听了一下大致费用,大概是10元左右,按位收费。在桥头吃凉粉的时,老板说5-10元不等,一般都要10元。当时正好碰到一个面包车,差不多客满,马上前问询,司机是往山里走,经过岜沙,正好有一个空位可以带上我,要价5元,司机很淳朴,要价也合适,我没有迟疑,马上上车。司机让我坐副驾驶位置,车里的人都是来赶集的苗族村民,司机也是。司机人很好,都直接把我拉到村里,在收门票的大门处没有停留,因为他是当地人,且车里的乘客除我外都是当地村民,也就没人拦他的车,所以我也就省了门票钱。

 

黔东南之从江岜沙苗寨

岜沙苗寨。

 

黔东南之从江岜沙苗寨

在村中高处俯瞰岜沙苗寨的民居。

 

黔东南之从江岜沙苗寨
岜沙村里。


黔东南之从江岜沙苗寨
   岜沙村里。

   岜沙村将近500户人家,是比较大的村落,村民的房子大都建在山腰上,在村中穿行,能体会到比较原始的气息。


黔东南之从江岜沙苗寨
岜沙村里,很多这样的木架子,是村民用来晒稻谷用的。


黔东南之从江岜沙苗寨
第一张照片:守垴坡(loving hill),是苗族青年谈恋爱的场所,在一个山坡上;

第二张照片:左边那条路是通往守垴坡的,右边那条路通向寨子,拍照位置是芦笙坪;

第三张照片:岜沙苗寨的芦笙坪。

           芦笙坪是苗族人唱歌跳舞的场所,每个苗寨都有这样的芦笙坪,大小不同而已;

第四张照片:表演用的乐器,小芦笙,虽然此时没有表演,但乐器还是放在这。


黔东南之从江岜沙苗寨
苗寨风光。

 

黔东南之从江岜沙苗寨
苗寨一角。

 

黔东南之从江岜沙苗寨
清一色的青瓦房。


黔东南之从江岜沙苗寨
在村中穿行,得上上下下,在山坡中穿行,要走完整个寨子,还得花点时间。

黔东南之从江岜沙苗寨
村民还是在用原始的方法给稻谷脱粒。

黔东南之从江岜沙苗寨

   本来想知道她是不是只将稻子脱粒而已,但由于村民不会说普通话,没法得知。如果只是脱粒,草与谷已经分离,怎么她一直还在不停地舂,但如果她是要舂出米来,怎么看了半天也没见有米粒出来。

 

黔东南之从江岜沙苗寨

   村民的稻谷都是收割后直接先晾干,然后放在粮仓里储藏,需要的时候就拿出来脱粒。这与我们汉族地区“先脱粒,后晾干”的储存方法有所不同。

 

黔东南之从江岜沙苗寨

这家用的是比较先进一点的脱粒机,脚踏式的。
黔东南之从江岜沙苗寨


黔东南之从江岜沙苗寨


黔东南之从江岜沙苗寨
村里的粮仓。

 

黔东南之从江岜沙苗寨
   村口紧挨公路的小广场旁,房子上的那个牌子上写的是“世界上最后一个枪手部落”。

  (Basha, the last one to the gunner tribe.)
黔东南之从江岜沙苗寨
岜沙村的小广场,靠近公路边的村口。


黔东南之从江岜沙苗寨
村口的建筑。


黔东南之从江岜沙苗寨
岜沙村里伟大的母狗,多产的母亲,一下能生那么多小狗。


黔东南之从江岜沙苗寨
   香樟木纪念亭,1976年毛主席逝世后,岜沙人将这棵古树砍掉,送到北京,用于修建毛主席纪念堂,树根仍保留在此,芭沙人崇尚树神,所以一直把它当作神来供奉。


黔东南之从江岜沙苗寨
香樟木纪念亭里。


黔东南之从江岜沙苗寨
烧香祭祀树神。


黔东南之从江岜沙苗寨
   刚参加完寨门迎宾仪式的岜沙小孩,这张是偷拍的,被他们发现,向我要钱,每人要一块,我给钱后,说先前的那张不算,要他俩给我摆拍一张,于是就有了下面的一张。
黔东南之从江岜沙苗寨

黔东南之从江岜沙苗寨
刚参加完寨门迎宾仪式的村民。迎宾仪式没碰上,去的时候他们刚好结束了。


黔东南之从江岜沙苗寨
黔东南之从江岜沙苗寨
岜沙苗寨的寨门。


黔东南之从江岜沙苗寨
岜沙村里也有这样的客栈,不过没人气,游客很少在这住的,大都住在从江县城。

 

   整个下午一直在岜沙村中闲逛,最后终于看到了芦笙坪的歌舞表演,后面博客会专门奉上歌舞表演的照片。 

   从岜沙村到从江县城,白天在公路边经常会有面包车、摩托车经过,容易搭车。由于我离开的有点晚,将近六点才打算离开岜沙村,等了好久也没见往县城方向的车,最后只好在村中随便问了一位骑摩托车的,问他要不要搭客去县城,对方说愿意,但开口要价25元,有点离谱,我说最多给你10元,之后成交。坐上车后跟摩托车司机聊天得知,他不是岜沙村的,而是榕江那边的,也是苗族,来这里找朋友玩。怪不得我还10元后,他还跑到他朋友那里问了一下,回来又跟我说要15元,我没答应,告诉他10元就走,否则我就走回县城,7.5公里对我这样经常徒步的人来说,是小菜一碟。最后他妥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