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日记 [2007年08月29日]来到向往的红其拉甫

(2007-10-27 21:04:17)
标签:

314国道界碑

喀什边防大队

红其拉甫

红其拉甫哨所

中巴边境

分类: 走遍中国之环游新疆
    昨晚睡的很香,早上都不想起床。他们起的很早去附近的石头城看日出,司机当时叫了我,可我觉得睡着太舒服,不想动,所以就没去。等他们回来我才起床,他们说日出不错。 

    今天的目的地是红其拉甫边防哨所,无法早出发,因为要在县城的边防大队办观光卡,而办卡的工作人员要10点钟才上班。所以吃早饭的时间很充足,10点钟办好证后就直接从边防大队门口的314国道出发去红其拉甫。沿途可以看到是戈壁、高原草场和雪山的风景。

日记 <wbr>[2007年08月29日]来到向往的红其拉甫
    去红其拉甫界碑的路上,碰到同向行驶的、运青草的军车车队,车厢里装的草看样子是刚收割的,当时觉得奇怪,在这高原上,怎么还有那么好的青草,也不知是运向何处,做什么用?难道部队还有军马或其他牲口吗?

一直到红其拉甫,公路两旁除了红其拉甫的边境口岸建筑也没看到其他的部队驻地,但也一直没再看到那些军车上来。

 

日记 <wbr>[2007年08月29日]来到向往的红其拉甫
    中午12点30到达红其拉甫界碑旁,界碑旁有三个边防战士在守卫,我们是今天第一批到达的游客。终于见到了心中一直向往的红其拉甫,很兴奋,以前偶尔在电视上才能看到的地方,今天是身临其境了。

    界碑周边环境比我们想象的要好的多,比以前在电视里看到的状况要好。跟战士们谈到这个感受,他们解释说还没到冬天,如果到了冬天,这里的环境就非常恶劣了。

    红其拉甫海拔5000多米,虽然是夏天,周边山上还有积雪覆盖,山脚也有零星的积雪,但没有寒冷的感觉,倒是觉得很凉爽。红其拉甫界碑是314国道的终点1880公里处,矗立在边界上的界碑,这边是中方的标志,另一边是巴基斯坦的标志,我方的314国道是路况非常好的柏油路,一到巴基斯坦那边,就变成了路况较差的石子公路,两国的边界线连接处真是泾渭分明。

    我方一位军官摸样的人看到我们来了,就去了对面大约不到半公里路的巴方哨所,不一会就骑着摩托车带着一位巴方的边防军人过来,我们当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纷纷要求跟他合影留念,这时已经有第二批第三批游客到了。巴方军人英语水平不怎么样,跟他说了那么多,只会点头和一些简单的英语。我们还让他拿出他们的货币给我们看,他倒是很聪明,想用他的500换我们这边一位游客的大钞,知道他们的货币兑换人民币的比例,所以当然不会跟他换,不过都是一场玩笑而已。巴方边防军过来并没什么公事跟我方的军官沟通,看样子是我们的战士特意过去叫他过来跟我们互动的,真的感谢我们的边防战士。


日记 <wbr>[2007年08月29日]来到向往的红其拉甫
在界碑处可以看到远处巴基斯坦的哨卡


日记 <wbr>[2007年08月29日]来到向往的红其拉甫
巴基斯坦界碑


日记 <wbr>[2007年08月29日]来到向往的红其拉甫
巴基斯坦军人给我们看巴基斯坦货币

    从哨所下来时,在路两边可以很容易地看到出来晒太阳的旱獭,不过好难靠近它们,所以很遗憾一直没拍到它们的近距离照片。

    午饭还是回到塔县的那家川菜馆里吃的,感觉那里味道不错,所以那的生意也很好,当时还碰到很多部队的战士在那吃饭。

 

日记 <wbr>[2007年08月29日]来到向往的红其拉甫

    回喀什,途中在药材站停留上厕所的间隙,观察了一下当地木工在木头上雕花的工艺,工艺不复杂,将画好的复杂图案用笔描,复写在木头上,然后开始雕刻。

 

    回到喀什,第一件事就是去昨天早上吃早餐的面馆,拿回我昨天吃完早餐后忘在那的外套,幸好没被别人拿走,老板帮我收了起来,很是感谢。在外面旅游,手里拿着的东西是最容易被遗忘的,这是经验教训。

    晚饭在一家很有特色的维族餐馆里吃的,在色满宾馆的对面,前天吃早餐的那家餐馆隔壁。餐馆里装修的比较有特色,算是比较高档点的,主要吃了烤肉和当地的一些面食。有一位同伴可能是高原反应,回来的途中一直精神不振,感觉很不舒服,晚饭也没出来吃,在宾馆休息,我们三位感觉还不错。

 

    两天的主要花费:租车两天900元加住宿费80X3=240元四人平摊,去红其拉甫的观光卡10元/人,吃都在一起吃,然后AA,不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