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始于黑暗,终于光明——《风声》四起

(2009-09-30 17:48:55)
标签:

《风声》

影评

杂谈

趁着国庆前夕到处交通管制,今儿上午去崇文门国瑞城的百老汇看了个《风声》。原本昨儿就想赶着看首映,无奈加班太晚只得推后,事实证明,这部片子还是很对得起40元(半价后)的电影票的。

    之前在网上看了一些评论,众人这次都很守公德,商量好了似的无人进行过多剧透,只说某某某演技突破,某某某挑战自我,却都避而不谈核心话题“谁是老鬼”。于是,我也尽量遵循这个游戏规则——虽然要在一篇剧评里不作剧透是很难的事。

    首先说说不少人认为令人惊喜的黄晓明,在片子里饰演隐忍冷酷到有些变态的武田。据说黄为了这部戏苦学日语,而且说得非常像模像样。日语我是外行不清楚,但黄晓明的表演确实改变了以往给人的“纯偶像派”印象。只是——哪有一个演员能仗着好相貌在这个圈子里混上将近十年呢?纵然是帅气如刘德华也不得不卖力打拼早早转型。黄晓明作此转型,是本分所在,在明智之举,还谈不上“令人惊喜”。说个题外话,《风声》里有黄晓明饰演的武田检查李冰冰全身的镜头,港媒对此的报道题目竟是《黄晓明奉旨咸猪手》,真是颇有香港特色,让人不禁好笑。

    周迅真是演戏的精灵,有些人总能以他们的表现让你不得不承认真是有“天分”这回事的。那些属于她的瞬间,无论是干练利落地收发电文,还是纵情尽兴地夜夜笙歌,抑或是心机重重地算计张涵予,认真细致地为李冰冰缝补旗袍……或妖媚,或清纯,或精干,或坚强。于是再一次感慨周迅总能成为一部戏里的呼吸和灵魂。印象最深的是影片的最后一个镜头,阅尽沧桑的李冰冰站在阳台上怅然地回望向窗内时,又看到周迅端坐在屋里为她补旗袍,脸上的表情纯真无邪,一如当初,真真让人无限唏嘘。打95分。

    相比之下,一直被传和周迅争华谊“一姐”暗自较近的李冰冰,演技就逊色一筹。冰冰的表演整体上还是过得去的,只是“既生瑜,何生亮”。窃以为,李宁玉这个角色原本可以有更多施展的空间,想想看吧——宾夕法尼亚大学的高材生、密码破译的天才、对爱执着的女子、经历过全裸被搜身的高傲知识分子、解放后成为纱厂女工的普通百姓,这是多么复杂而精彩的人生经历,可以承担起多么厚重而多变的命运感悟。冰冰的表演,还是太收了。打80分。

    张涵予——也算是“戏骨”了,再次出演他擅长的硬汉形象,不错,但谈不上为片子增色。打86分。

    苏有朋——自毁形象地饰演了一个很“娘”的角色,但是从之前看的预告片和实际看到的电影看,似乎有大段的戏被剪掉,实际表现应该比目前看到的更好。打80分。

    英达——英达近年总是演这类“富贵闲人”的角色,如今又是扮演一个靠裙带关系升官的懦弱处长。用我导师的称呼,“大白胖子”果然很适合这类角色,不过和苏有朋一样也是戏份相形之下太少了。打80分。

    王志文——之前就演过反映“杀人游戏”的《天黑请闭眼》,此次再度展现了“抗战版”的杀人游戏,阴冷铁腕的感觉拿捏得很好,打88分。

    最后附带说几句感想:

    1.片子中有大段血腥恐怖的情节,我看的时候发现全场的女观众都有掩面的地方,连男观众都感到压抑窒息。因此在中国电影尚未实现分级制度的前提下,提醒父母千万不要带太小的孩子去看。

    2.叙事很流畅,进入主题较快。结构简洁干净。而且该解释的问题在片尾都解释了,不像有些脑残的片子,总存在天大的BUG。

    3.不可否认周迅还是老了,虽然依旧很美。惋惜……美人迟暮真是这世界上最令人遗憾的事情。

    4.看到影片最后,听到“老鬼”的声音在独白:“我身在炼狱留下这份记录,是希望家人原谅我此刻的决定,但我坚信,你们终会明白我的心情。我亲爱的人,我对你们如此无情,只因民族已到存亡之际,我辈只能奋不顾身,挽救于万一。我的肉体即将陨灭,灵魂却将与你们同在。敌人不会了解,老鬼、老枪不是个人,而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这也正是该片要表达的思想的升华,也是对所有无名先烈致敬”时,我的眼眶竟然湿润了。那句“奋不顾身,挽救于万一”让我看到了一群甘为家国赴汤蹈火的英雄形象。全片的主旋律色彩在这时才凸显出来。也许,这部片子的主题正如电影频道自办的杂志里一篇文章的题目那样——《始于黑暗,终于光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玩儿命做节目
后一篇:乌龙至此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