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梦四十年

(2008-06-06 23:07:51)
标签:

杂谈

    在400人面前谈了一场华丽丽的恋爱,而这场恋爱的跨度是四十年。

    《暗恋桃花源》的演出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观众好评如潮(别拍我,这话自己说出来貌似很不谦虚),其实在演的时候已经感觉到台下反响不错——我们预计的笑点大家都笑了,而我们不奢求观众能被打动的悲情戏,竟然也赚得了N多MM的泪水。

    还记得和滨柳搭戏之初,彼男对我完全不拿正眼一看的状态;

    还记得当我第一次带妆彩排,穿好白色旗袍,披好白色罩衫,扎好双辫站在“导演”康康面前的时候,他眼前一亮地说“你就是那白色的山茶花”;

    还记得顺子每次说“蒙太奇是个外国人”时我们的笑不可抑;

    还记得彩排时剧场里突然出现的那只猫;

    还记得我和滨柳做深情状等候音乐起时突如其来的一句“姚嘉电脑死机了”;

    还记得李文导演一脸严肃地跟我们说戏的情景;

    还记得六一节聚餐时滨柳“大冒险”被路人鄙视的尴尬;

    还记得……

    一晃,20天就这样过去了。好像是很漫长的20天,今天回想却觉得那么快。

    而今晚,有更多的瞬间值得铭记。

    不会忘记暖场时在国际会议中心一遍遍回荡的《暗恋》音乐和循环播放的宣传PPT,

    不会忘记演出正式开始前拿着对讲机的姚嘉严谨忙碌的身影,

    不会忘记第一幕戏里滨柳动听的《追寻》,为整场戏开了一个好头,

    不会忘记我和滨柳手牵手走到台前“再看一眼”时的深情(那一刻应该不是伪深情吧),

    不会忘记老陶、春花、袁老板齐声大呼“我死,我死”时观众的大笑,

    不会忘记白发苍苍的我步履蹒跚地与病榻上的滨柳执手相看泪眼时的动情,我从雪松的眼里真的看到了泪花,

    不会忘记我们最最可爱的道具灯光印象化妆场记们忙前忙后的专注,

    不会忘记谢幕时大家的兴奋,

    不会忘记栾院长与我们握手合影时的肯定与鼓励,

  

    ……

    亲爱的们,大家都很棒,辛苦啦!

 

    顺便发几张PP,昨天彩排时候的留念,看看我们可爱的彼岸话剧社。

一梦四十年

    江滨柳和云之凡,深情的我和迷茫的他。

一梦四十年

    大合影,我们的全家福。

一梦四十年

    万分有才的武陵三角,有这么和谐的三角吗?

一梦四十年

    暖场视频时播放的定妆照——希望不会玷污了“白色的山茶花”这个称呼。

一梦四十年

    看人家袁老板送春花的被子果然很华丽呀。

一梦四十年

    原来我老了是酱紫滴……

 

    顺便转个未名BBS上的帖子,对这场演出的评价,很中肯呢:

 

   

发信人: tonyfans (tonyfans), 信区: SZPKU
   题: 超级赞今天的话剧!!!
发信站: 北大未名站 (2008年06月07日00:19:09 星期六) , 站内信件

今天的话剧本来是给朋友们捧场去的,但是结果超乎想象啊,大家一个月努力的结果是一
晚上的惊喜。那么大的国际会议中心上座率80%,结束时大家都起立鼓掌。

 乎所有的角色塑 都很到位,也许是爱情话剧比较容易让大家体会到角色吧,总之给人
的感觉除了刚开始有点在念以外,到后来是渐入佳境。

桃花源剧组三个人都非常棒,喜剧的  表现得很充分,除了有些地方略显大呼小叫(可
能也是喜剧应该要制 的气氛吧,这个我不知道),整体来说非常到位,尤其是老陶,在
场上每分钟的表情动作都非常到位,划船的时候还能运用移步表现划动的效果。而其特色
鲜明的风 ,刚柔收放自如,夸 的表情尤其令人过目难忘,尽显学院派实力。其大段大
段让人望而生畏的台词也脱口而出,非常流畅、自然。若是我的话,背也要背晕过去,何
况演出……

春花也演得非常好,这个角色的泼辣和250以及后来的真情流露都感觉非常自然流畅。袁
老板其实也非常好,念白效果很赞,台词说得非常到位,可能那两位是全方位的让人过目
难忘,而袁老板的台词功力却让我觉得很突出。前两位着实太抢眼,委屈袁老板,只有最
后提到了。就是串场的阿顺(唯一一个便装出现的人),戏份不多,但念白的口音模仿得
还不错,而且表演很 神,让人击节赞叹。桃花源这组包袱抖得比较到位,反而让我没有
太多可说,就是赞了。

暗恋剧组男女主角可能大家给予了很高期望,所以惊喜不如桃花源一组来得大,但悲剧和
喜剧不可同时比较,所以也就是谈谈自己的感受了。总的来说,女主角全程都还不错,但
是青年阶段比老年阶段演出更让人难忘,也许是太pp吧,所以 白旗袍坎肩 身,再 两
条靓丽长辫,那种清丽的感觉光华四射。老年时代,女主角很好地把握了两腿僵硬这一老
年人特有的肢体特点,但是那段从“我写了好多信”到“我先生很好”这一大段台词,说
得稍显过快,火候不到,本是全剧煽情的最高点,处理得平淡了;而且白色高跟鞋过于华
丽,如果再朴实一点会更合适。总的来说,女主角还是很赞的,这也是另一位广院的实力
派啊。男主角的表演我个人感觉老年时代要胜过青年时代。感觉青年时代可能太本色了,
有点太嫩,江滨柳的才气和风流到了,但是男人气度不够;而老年时代的戏,从念白到肢
体语言,效果让人觉得比较信服。最后那句“ 有没有想我”没有采用一般的哭腔来处理
,而是有些断续。效果不是特别强烈,但总归还是有自己特点,不错。总的说来,两位主
角刚开始第一场戏刚开始 句有点过于刻意,而且送围巾那场和后来的好 场都有背台的
遗憾。可能是刚开始有点紧 ,但到后来就好多了。

暗恋剧组的江太太和护士戏份不多,但都压得住场,尤其是护士,表演很是自然。当然,
我对表演难度并不了解,也不好妄 评价,但就我来说,暗恋剧组最流畅的就是这个小护
士了。江太太很不错,演出了老年妇女的那种感觉,贤淑、持家、隐忍,对丈夫有着深深
的眷恋和 奈,对家庭 限的责任心……台词念白前半段还好,后半段台湾口音就时有时
 了。不过这个不是很重要,口音其实不是这出戏的重点。不足的就是,刚开始一些时候
感觉在台上有点站不住,动作、走动太多,如果每个动作收尾能够稳一点,就更好了。

还有一个角色不得不提,就是那个疯女人。我其实并不太清楚这出戏设这个角色的用意,
但是就从演员表演来说还是可圈可点的,能戴那 俗艳的假发和衣服出场本身就是勇气,
表演也很真切,收放有度。那两组都是表演,云之凡和江滨柳、春花和老陶都是戏剧角色
,而导演、疯女却是现实中实实在在有故事的人,我们可以猜想,他们才是各自故事里面
真正的江滨柳和云之凡,女人为爱而疯,男人为爱而沉默;女人成为疯子之后用自己的生
命在等待爱情,而男人在成为导演之后用工作来重现爱情。其实他们的角色,在这个故事
来说是感觉像背景一般,虽是后台,却更深,更朦胧,也更感觉出这个戏剧的层次。

最感人的场景首推暗恋剧组男主角回忆起女主角原来的场景,而背景却是现在的夫人在接
朋友电话。在主题音乐声中,女主角一袭白衣、款款出场,在台阶上重演着40年代上海黄
浦江畔的那一幕,象征着江滨柳的梦境;而那边,现在的江夫人再接朋友电话,说最近老
头子精神不好,不要来探视,言辞之间心酸难抑, 次泪下。两边同时上演,象征着梦境
和现实,而男主人公在两重世界中经历着自我的斗争,一边是永生难忘的梦境,一边是现
实的生活,有着不爱却携手半生的人。这是话剧中常见的手法,但是每每看到,总让自己
想起自己的事情。能引起共鸣,想必是一场演出要达到的主要目 之一。

其次就是男女主人公在医院的那场对话,这也是历来全剧的高潮。江滨柳从来都是沉默不
语,却在问云之凡说“这么多年, 有没有想过我”一句,委曲得像孩子一 ,一生压抑
的委屈在此时都迸发而出。而女主角洗尽铅华,平实的台词句句动人。40年的青春,现在
说着尚且不忍,当时不知是如何的煎熬。一句“不能等了,再等就老了”,和前面江滨柳
的“老了也那么好看”遥相呼应。不只是这句,这场和最开头的一场很多地方都一唱一和
,让人慨叹。

这两段的剧本非常不错,而演员的表演也基本 达达到了效果。要知道,大家都是业余选
手,都是自己体会自己演出,能够这 已经不错了。

还有比较赞的是最后的谢幕。我不知道原来的剧是如何谢幕的,我设想中可能是放暗恋的
那段感人的提琴solo然后大家缓缓出场,没想到是一段动感十足的音乐,每组上台都有别
出心裁的设计和动作,尤其是最后男女主人公老年装出场居然是还调皮地相互对舞,其实
很有恍若时光隔世的感觉。

总的说来,这出戏是同学在一个月内自导自演出来,能到这 的水平已经是难能可贵。不
说 乎每天晚上的排练,就说所有的布景、道具、服装都是自己亲手操办,灯光也是从录
像资料上生生扒下来的,其间的辛苦就可想而知。

总之,严重恭喜彼岸戏剧社首演成功,在这个大雨之夜为我们奉献了这么一份惊喜和享受
。也谢谢所有的演职人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