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5月23日,这个日子似乎应该好好记述一下,因为----这是03播本毕业论文答辩的日子.完成了这道程序,觉得好象自己本科时代所有跟"学习""动脑子"有关的事情都结束了.以前总在影视作品里看到毕业答辩的情节,觉得那是好神圣的一件事,没想到今天也轮到自己了。
下午一点半,全班同学准时在系门口准备答辩。已经很久没有在系里看到那么多老师和同学了,好多人都买了车:宋扬和姚迪的雨燕,怡娜的骐达,栋栋的QQ,栗坤的塞拉图……车位都有点不够了。美好生活呀美好生活。
我是第九组第二个,我们的答辩组老师是张颂老师,成倍老师还有王铮老师。第一个小张扬进去的时候,我觉得时间怎么就那么漫长啊,他怎么还不出来啊,自己心里也是毛毛的。
好容易到我了,一进门成倍老师就指着椅子对我超和蔼地说:“来,麻宁,不要紧张,坐下来,简明扼要地、心平气和地把你的论文主要内容阐述一遍。”于是我恭恭敬敬地说道:”各位老师大家好!我的论文题目是《分众化语境下播音员、主持人的可持续发展之道》……”因为生怕超时,我说得比较快,也不知道做笔录的潘威师哥能不能记下来。阐述完以后,张老师给我提了一点不足,这个是我早就想到的,于是我很快地援引了一段张颂老师在《语言传播通论》里的原文,一字不差地当场背了下来。看得出张老师很满意,成老师和王老师也频频颔首。王老师还十分赞赏地说:“我觉得她态度特别认真,写得特别用心!”唉,我那21页的论文也算没有功劳有苦劳吧,好歹还引用了那么多图表、数据呢!
接着,成倍老师向我提了两个问题,第一个是“分众时代播音员主持人的心态应该有什么准备?”这个问题还真是超乎我的准备范围之外,我思考了一下,就从他们在专业化的同时注重平实易懂,具备“传媒机构的视野,专家的深度,百姓乐于接受的方式”来谈。我想还算让人满意吧。第二个问题是“分众时代对主持人的要求是提高了还是降低了?”这个我很肯定地回答“提高了”,并稍作解释。因为紧张说得不太流利,但还基本把意思表达清楚了。
有趣的是,就在我完成答辩要出门的时候,王铮老师突然问我:“真瘦,你多少斤啊?”我俏皮地说:“这是最后一个问题吗?那这个问题我可以回答得很明确:83斤!(上午刚刚称过)”老师们全都笑了……
谢天谢地,毕业答辩总算结束了。不过成绩还没出来,期待一个比较好的结果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