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谈教师作业“下水”

(2011-10-13 19:30:37)
标签:

杂谈

谈教师作业“下水”

今天傍晚,我校有一老师很谦虚地问我:“校长,小学生的作业这么简单,我们有必要每次做吗?……这么简单的题目,我哪有不会做的?……下次教研员来,我要问问她看?”我知道这位老师言下之意就是他的学生作业很简单,没有自己不会做的题目,没有必要做“下水”作业。也就是说,学校、教研室要求教师做下水作业,对于教师没有意义。我知道这位老师的想法太简单了,理念太陈旧了。我又不好意思直接这么对他说,只能委婉地向他解释,但从交流中可以看出他还没有完全理解,他可能还有点不服气。

勿庸置疑,小学生这点难度的作业,我们担任老师的有几个不会?何况现在都是大专、本科生。作业会不会做不是老师“下水”的目的。我想,学校要求教师作业“下水”,目的是想通过教师自己做作业,知道学生作业量有多少,难度有多少,我们应该怎么设计教学过程,怎么因材施教,怎么提高质量。

郑州市教育局要求教师做下水作业,诠释其意义有三,我觉得很值得借鉴:一者,通过亲自“下水”,教师就会知道作业题量是否适当,难度是否适中,从而有效地加以调控;二者,教师通过亲自“下水”,尤其是设身处地考虑学生的不同基础和层次,就会考虑布置作业也要“因材施教”的问题;三者,通过亲自“下水”,教师有了“知己知彼”的基础,故更有利于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他们认为,教师“下水”学生作业,是教育理念的回归,是教育自觉的彰显。说到底,教学过程的选择、教学手段的选取,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都有赖于教师从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爱护学生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真正实现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良性互动。

我县某校一位低年级数学老师坚持做下水作业。他说,当初自己做“1+3=  ,2+9=”此类的题目时,很没意义,不想做。后来做了。在“下水”中,自己没有发现“2+9=”比“1+3=”难,但在学生作业上发现了“2+9=”有错,后来分析才知,学生是数手指的。一个学生说自己手指不够数,不知道做,“1+3=”一只手指就可数,没错。通过下水他发现了自己教学方法的欠缺。后来他在“下水”过程中还发现,学生格式与自己不同,原因是老师没有要求。学生不抄题目、漏答,列竖式不对齐算错,是想图省力惹得祸。通过做过下水作业,学生很多做法想法教师很容易就明白了。现在他将每次的下水作业当成查漏补缺的依据,或改进教法,或个别辅导,或引以为鉴。现在他觉得,“下水”作业比什么都重要。

老师,学生作业你“下水”了吗?如果还没有,请抓紧时间补上。(刘芳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泰山秋景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