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少爷:《关于第二届突围年度诗歌奖的一点感想》
(2009-10-06 09:45:10)
标签:
诗歌诗人且歌且骚突围本少爷文化文学现代诗歌原创自由诗诗歌奖 |
分类: 诗歌征稿信息 |
《关于第二届突围年度诗歌奖的一点感想》
作者:本少爷
题记:“我以天才为荣,我与天才为伍,因为我也是天才”应成为每个诗人的座右铭,学会激赏对方,才能认识自己。
任何一项诗歌奖,不论官方或是民间,它的珍贵之处在于,同一个诗人,同一个奖项,一生只能获得一次。比如获得“年度新锐”奖的作者,原则上不可能再次获得该奖项的新锐奖,要么写作突出重围,冲击“年度诗人”奖,要么停留在这个高度,一生至此,荣耀不变。哪怕是从今后他或她不再写一行诗。正因为评委的审美不同,奖项的产生具有不可确定性,这也符合诗歌的不确定之美,真实,可靠。本届获奖作者中,弥赛亚、魔头贝贝都曾是被称为天才号诗人,2000年---2005年之间的创作举世惊艳;2005年之后,不可避免遭遇个人创作高峰期过后的短暂休整,此后他们越众写作,多方面尝试,仍然保持着卓越的创作力。
这个奖项既是对他们创作的认同,也是对这种经历高峰期写作之后的异峰再起的认同,一位杰出的诗人,应当具有创新及探索精神,不能沉浮于自己创作的阶段性高峰。永远相信更好的生活正在未来等待我们,永远相信还未写出来的那首诗,才是自己最好的诗,这是所有优秀诗人应具有的心态。候冰之,曾入围第一届突围年度诗人奖,此次她折桂,也在意料之中。历经三年的休整,她的作品已经相当丰满,成熟,大气,有评委评论她是集大成趋势者之一,我个人表示完全认同。
此次300多人投稿,初选之后留下98人作品,及至终审作品的作者匿名评选,再次证明了诗歌的共通:不论诗学主张纷争或门户之见,不必看作者名字,在诗歌面前诗人是纯粹的,共通的,感性的------终审评委伊沙兄与陈先发兄等,不约而同将“年度新锐”投给了一个叫宋雨的新疆女诗人。
本年度第二届突围诗歌奖的评委阵容一公布,曾引发私下议论,认为是中国诗坛两大主流的对决----口语派与技术派的对决,能取得双方票源都看好的“年度诗人”与“年度新锐”是极大荣光,实力象征,名至实归。从票面上来看,何小竹、李建明等评委将票投给了代雨映,伊沙、陈先发等将票投给了宋雨,显示了“年度新锐”的作品在阅读美感上的高度趋同性,在年度诗人这一部分,也有如此现象,有人的诗众多评委读了都很有感觉,觉得是上上之品,于是纷纷投下自己一票;而更多的人,却是一票难求,这主要是评委们的审美不同造成。当然,入围与未入围诗人中,不论年度诗人或年度新锐的候选诗人,也是气场十足,汤养宗将新锐的三票之一投给了林宗龙,他的评语我很感动,列于此,作为本届年度奖,入围奖中的压轴吧:参赛作品52号(备选),汤养宗评语:以诗明志,宛若初学时的说话,宛若处子现身,脸红,最难这真。(52号即林宗龙)
不论他人对诗歌奖有什么样的避谈名利一幅清高的样子,我还是这副模样:我行我素。比如我觉得我写到了什么程度,什么样的奖该我得,你们就得给我。如果我投了,但是没得奖,我会抗议,我会鄙夷,但我还会冷静,我会沉默。但如果把我排除在基本线之外,初选就把我涮下来,那我会义愤填膺。不为自己的名声,只为自己这才华,这响当当的才华,这天赋,我不能无声以示自己什么胸怀和淡泊名利,那样太假。如果情况没得到彻底改变,那么我会对这个奖失望,会冷笑,会转过身去。如此而已。每个人都这样,真实而热血,微笑而决绝,这应是一名诗人应具有的本质。
由于票数有限,诗歌奖的唯一性、排它性、不可兼容性太高,导致竞争比较残酷,此次许多优秀诗人遗憾未能入围,比如沈鱼、旧海棠、梁山、李春筏等等。但他们都进入前六十的底线。还记得当年我参选柔刚诗歌奖,前60名都没进,我愤怒之下,在诗江湖发帖,将自己的作品贴出来,标题大意就是:邀请道上的朋友来评判,本少爷的诗该不该进柔刚前十名!还记当时回帖支持者甚众,当时内心大慰,从此仰天大笑不出门,管你个什么奖,酒照喝,歌照唱,诗照写,继续过生活去。管你什么奖,黑幕太大或者大部分评委眼光太烂、太匠气、太不知所谓,“我”就要“替天行道”,反击你!我想,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样看重自己的吧?也都有这样的想法,换位思考,因此我去理解一切。
因此我只想说,自古没有考场外的举子。当今世上写作哪还有什么真正的名利。无非是个性,无非是热爱,无非是有生俱来的情怀,炽热入骨,无非是玩,怎么个玩法?无非是场面上的顽主,骨子里的庄重与传统。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骝骝,玩嘛,投稿嘛,看你们这帮评委家伙们给不给我奖哈!这种心态最好。生为一个人,首先最好是一个有趣的人,人而无趣,面目可憎。
那么生为诗人,要么你就自己写好诗,要么你就得会欣赏好诗,并激赏他或她们的诗,在任何场合不因为诗之外的原因而转移自己的意志和偏好,要么你就文武双全,既有高于常人的鉴赏眼光,又有高于常人的文本,那么你这一生与诗结缘,诗歌之幸,诗友之幸。但愿我们都是这第三种人。有趣的人。玩得起的人。因为唯有真正看淡一切的人,性情上才会真的好玩,性格上才会平和,所以致远,才会有真正的大气象。
当然,这并不是说有中国诗坛,有诗歌奖就去投稿,这样也好玩?这样可一点都不好玩。诗人大多与普通人不同之处,就在于诗人们有自己坚持的底线与风范或所谓气节,有些诗歌奖颁得名付其实,那么我等自然心向往之;有些奖的评委眼光不过尔尔,颁的奖不过尔尔,那我等也就内心一叹,都是些泛泛之辈啊。不投也罢。因此在此向所有投稿突围的作者和作品致敬!王公将相,宁有种乎!不分名气、排资论辈,但凡一切独立的文本,传统中树立起来、行进的先锋诗人,天赋新人,都应得到足够尊重。突围诗歌奖已举办两届,获奖诗人都属天才级别,因此,我们寄希望于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一直办下去,囊括中国诗坛所有的天才新人与实力派诗人、先锋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