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围5月同题诗赛:《一个人去游泳》
(2009-05-05 13:08:26)
标签:
文化 |
分类: 诗歌征稿信息 |
突围5月同题诗赛:《一个人去游泳》
要求:
一、题目《一个人去游泳》;
二、30行以内,现代诗;
三、在此跟贴有效,其它一律无效;
四、截止日期:即日起至5月30日24点;
评选规则:
一、网络公开投票评选;
二、冠军将获得“突围诗社2009年5月诗星”荣誉称号;荣任“中国诗歌第一现场版主”;不是突围成员或者是突围预备成员的可免审核加入成为突围正式成员!
三、突围发起人参赛不参评。
备注:此为参赛投稿专贴,不得灌水哈:)
突围诗社
2009年5月4日
要求:
一、题目《一个人去游泳》;
二、30行以内,现代诗;
三、在此跟贴有效,其它一律无效;
四、截止日期:即日起至5月30日24点;
评选规则:
一、网络公开投票评选;
二、冠军将获得“突围诗社2009年5月诗星”荣誉称号;荣任“中国诗歌第一现场版主”;不是突围成员或者是突围预备成员的可免审核加入成为突围正式成员!
三、突围发起人参赛不参评。
备注:此为参赛投稿专贴,不得灌水哈:)
突围诗社
2009年5月4日
一点启示:
陈小三:《一个人去游泳》
一个人去游泳,像投河,倒过来,一个人去投河,像游泳。太孤独。
陈小三简介:原名陈先旺,即巫嘎。男,1972年11月生。福建清流人。“三明诗群”成员。作品散见《放弃》、《水沫》、《后天》、《平行》、《诗歌现场》、《天涯》、《芙蓉》、《青年文学》、《汉诗》及诗歌刊物等。著有诗集《交谊舞》。现居拉萨。
且歌且骚:(摘自《平民诗话》第一章第十二节)
陈小三有一首诗《一个人去游泳》,“一个人去游泳 / 像投河 /倒过来 / 一个人去投河 / 像游泳 / 太孤独”,这首诗收录在他的诗集《交谊舞》中,很多人都没注意他的这首诗,而欣赏他的其他诗作,我却是最为喜欢这一首,也许因为我们常常相聚,最为了解他的悲怆与孤独吧,一个人去投河竟然像游泳,这种悲怆,这种孤独,岂能言说?
张执浩:《陈小三:投河与游泳》
陈小三的诗歌之所以能打动我,是因为里面弥漫着一种迷人的气息。按照我的朋友李修文的说法,即,衡量一个写作者是否诚实,关键在于他是否忠于自己,更确切地说,他是否忠实于自己的气质。做一个忠实于自己气质的写作者,看似简单,其实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原因很简单:他必须始终如一地使自己的语言具有一种“贴身感”,即便是稍微游离,也应该是基于审视自我的目的,而非其他。
在我看来,陈小三就是这样一位诗人。从他近来日趋觉悟的写作中,我们不难发现,他正努力让自己的文字彰显出这样的意味。在一首名为《外交》的小诗中,诗人劈头写道:“生活就是外交”,然后,他不无悲哀地发现:“我看见了我——一个昏暗的政治局”。如果纯粹从技艺上来考究,这首诗并不能算很成功,但它至少向我们传达出了这样一个信息:诗人在反复地审视着他与他人的间距,同时又反躬自省,摸索到了潜藏在他体内的那片乌云,而那片乌云就是平静之下的抑止、和缓中的紧张,以及繁盛所蕴含的单调和枯燥……而最能集中体现小三创作风格其实是这么一首极度简单的诗(甚至不是诗):《一个人去游泳》——
“一个人去游泳,像投河,倒过来,一个人去投河,像游泳。太孤独。”
的确不像是诗。但在反复读了几遍以后,我感到它是一首真正的诗,简约,冷峻,令人唏嘘。在这里,陈小三独特的“发现”变成了我们共有的“发现”,通过这样一个司空见惯的行为撕开了生活之皮。无论是游泳,还是投河,一旦被纳入宿命的范畴里,人生的虚无与荒诞感便暴露无遗。
在我们奢谈了那么的“力量”、“粗砺”之后,一种混淆了生与死的界限的冲动和激情,其实早就等待着我们去发现。
05、3、3
陈小三:《一个人去游泳》
一个人去游泳,像投河,倒过来,一个人去投河,像游泳。太孤独。
陈小三简介:原名陈先旺,即巫嘎。男,1972年11月生。福建清流人。“三明诗群”成员。作品散见《放弃》、《水沫》、《后天》、《平行》、《诗歌现场》、《天涯》、《芙蓉》、《青年文学》、《汉诗》及诗歌刊物等。著有诗集《交谊舞》。现居拉萨。
且歌且骚:(摘自《平民诗话》第一章第十二节)
陈小三有一首诗《一个人去游泳》,“一个人去游泳 / 像投河 /倒过来 / 一个人去投河 / 像游泳 / 太孤独”,这首诗收录在他的诗集《交谊舞》中,很多人都没注意他的这首诗,而欣赏他的其他诗作,我却是最为喜欢这一首,也许因为我们常常相聚,最为了解他的悲怆与孤独吧,一个人去投河竟然像游泳,这种悲怆,这种孤独,岂能言说?
张执浩:《陈小三:投河与游泳》
陈小三的诗歌之所以能打动我,是因为里面弥漫着一种迷人的气息。按照我的朋友李修文的说法,即,衡量一个写作者是否诚实,关键在于他是否忠于自己,更确切地说,他是否忠实于自己的气质。做一个忠实于自己气质的写作者,看似简单,其实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原因很简单:他必须始终如一地使自己的语言具有一种“贴身感”,即便是稍微游离,也应该是基于审视自我的目的,而非其他。
在我看来,陈小三就是这样一位诗人。从他近来日趋觉悟的写作中,我们不难发现,他正努力让自己的文字彰显出这样的意味。在一首名为《外交》的小诗中,诗人劈头写道:“生活就是外交”,然后,他不无悲哀地发现:“我看见了我——一个昏暗的政治局”。如果纯粹从技艺上来考究,这首诗并不能算很成功,但它至少向我们传达出了这样一个信息:诗人在反复地审视着他与他人的间距,同时又反躬自省,摸索到了潜藏在他体内的那片乌云,而那片乌云就是平静之下的抑止、和缓中的紧张,以及繁盛所蕴含的单调和枯燥……而最能集中体现小三创作风格其实是这么一首极度简单的诗(甚至不是诗):《一个人去游泳》——
“一个人去游泳,像投河,倒过来,一个人去投河,像游泳。太孤独。”
的确不像是诗。但在反复读了几遍以后,我感到它是一首真正的诗,简约,冷峻,令人唏嘘。在这里,陈小三独特的“发现”变成了我们共有的“发现”,通过这样一个司空见惯的行为撕开了生活之皮。无论是游泳,还是投河,一旦被纳入宿命的范畴里,人生的虚无与荒诞感便暴露无遗。
在我们奢谈了那么的“力量”、“粗砺”之后,一种混淆了生与死的界限的冲动和激情,其实早就等待着我们去发现。
05、3、3
后一篇:严 力访谈:——林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