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天国
(2009-04-05 03:08:56)分类: 《小说小品散文随笔杂文》 |
天国
世上可有天国?有。
天国在哪里?在每个人的心里。
——题记
天国是什么?天国即天道,天性,天机,合此三点,即是天国。
天国是什么?天国即是满足。心无止境,所以,只要内心满足,也就离天国不远。但也正因心无止境,所以人心难测,所以很多人永远也到不了天国。
满足是什么?满足就是无求,就是通透,就是明了,这是一种境界。人,因为欲望无穷,所以永不知足,这正是凡人通往天国的最大障碍。
无求是什么?无求就是求,但此求乃是求之已得,求之已知,不着边际的,虚无飘渺的,不求。求了也白求。
求的最大目的,是得。想得到什么就能得到什么,那不是得的最高境界。得的最高境界是不求,是所得到的一切都是自然而来,不是刻意追求的。否则,求得,就是求不得,即使得了,也是不得,因为求本身就是一种贪念,贪念是永远都满足不了的。这就是无欲则刚的道理。
有人的地方,就有神。神是什么?神就是人。对于个体的人来说,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神,也只能是自己的神。因为人是自私的,所以神也只能是自私的,这是万物的天性,神也不例外。
人无所不在,所以神也就无处不在,神是万能的,所以人也就万能。能达到有,也能达到无,有无之间,只有一线。
无,就是不求,所有不求之人,都是自己的神,最大的不求者,则是统治着众神的神。
世上本无雅,亦无俗,雅的极致是大雅,大雅即是俗;俗的极致是大俗,大俗即是大雅。因为极致的东西都是最美的,所以大俗大雅即是天国。
死,即是生;生,即是死。既然死无意义,则生也无意义,活着也没意义。既然活着没意义,那死也就不可怕。所以不必怕死。
不怕死者,亦是不怕活者。既不怕活,则更不怕苦,而不怕苦,乃是活的极致,真正不怕苦的人,都是能到达天国之人。
不问生死,不是说要求死,也不是说等死,而是要以平常心对待生死。荣辱不惊,贫富同视,这是活的最高境界。
明白是一个误区,你所明白的,往往正是你所最不明白的,因为你的明白限制了你的求知心,因为你已经落到明白里面了,这是思维惯性,不是你的错。
宽容一个人,主要在于宽容一个人的错。要宽容一个人的错,首先要了解一个人的天性,天性导致结果,所以一旦你了解一个人的天性,你就对他的所作所为不再惊异,因为你已经提前看到了事物的本相——也就是结果。
结果是什么?结果就是不结果。正如有起源于没有(因为没有才创造有),结果也正是另一件事的开端,天道循环,所以永无结果。
道理只能教育自己,不能教育别人。别人能悟的,不用你教育。别人不能悟的,悟不到的,你也教育不了,所以讲道理本身是为了说服自己,而不是为了说服别人。所以认为自己讲道理并将自己的道理强加于人的人,实际上就是最不讲道理的人。
别想让他人相信你,因为人的天性就是怀疑。如果不怀疑,就不会有探索,就不会有发展,所以怀疑是人类发展的最大导因。
你对人家好,那是为了满足你自己的善念,满足自己就是自私。既然是自私的,你又为何要求别人回报呢?换句话说,既然你已经满足了自己的善念,那么你的付出就已经获得了最大的回报,如果还去强求别的什么,那就是奢侈。
所以你对别人好,那是你的事,别人不回报你,那是别人的事。既然是别人的事,又关你何事?
别人是谁?除了你自己,都是别人。包括你的父母,妻儿,兄妹,等等,都是别人。所以对别人的爱是不能要求回报的,你一索取,爱就变味。
那么,爱是什么呢?爱就是满足自己的私念,让自己安心,是你个人的需求,是最大的自私。
既然爱是自私,则被爱者受之无愧,因为你爱,是你的事,你不爱也是你的事,所有这些,都与被爱者无关。
如果你要对爱你的人负责,那么对于不爱你的人,你又将负责什么呢?毕竟爱你的人是少数,不爱你的人占多数。
既然连父母对儿女的爱都不能要求回报,那么爱还有何意义?有,因为爱是天性,天性自有其存在的道理,这个道理就是人人都有付出的需要。
爱的反面是恨吗?不是,爱的反面是不爱。不爱不是恨,所以世上本无恨。
所谓的恨铁不成钢,不过是爱者的爱得不到回报时所发出的感慨,无关于铁,更无关于钢。
天机是什么?天机是事物发生之前的征兆,征兆是有踪可寻的,所以天机人人可知。
知天机,在于观察;言天机,在于说话。如果你看得清楚,说得明白,天机也就不值一提。
事物的发展总有一定的规律,所以掌握事物发展规律也就掌握了天机。事物的发展是很自然的,所以天机也是自然的,识破天机之人,实际上也都是平常人。
天机可否言破?可言,但不会破。如果破了,那就不是天机了。换言之,事物的发展规律是必然的,不因人的意志而改变,则天机也是必然的,不言破,言了也不破,天机就是誓在必行的发展规律。
人能不能看清楚?能,世事有因果,也有本相,所以因果决定人,所以看一个人的过去,就能知道一个人的未来。知道人的未来,那是大境界。
境界有高低吗?有,但无论高低,都是境界。高境界未必高于低境界,低境界也未必胜不过高境界。换言之,乞丐的境界也未必就低于富翁的境界。
世相都能洞察吗?未必。比如说,苹果就是苹果吗?未必。如果人们把第一个苹果叫作梨,那么苹果就是梨。如此则又引出一层来:那么梨是什么呢?
同理,人就是人吗?人也未必是人,在植物的眼里,人不过是动物;在外星人的眼里,人也也就是一种外星生物。因此,说人就是一堆土,就是一滴水,也不过份。
既然人不是人,就不必把自己太当人。不把自己太当人,而又能够看清别人的人,必是可达天国之人。
2009年4月5日,于泉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