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备忘、日记、随想录》 |
自己常常对自己说的一句话是:“要让自己融入社会,要把自己变成社会人。”这说明,对于一个社会人来说,如何在社会上生活、工作,如何能够混得如鱼得水,这是很重要的。常言道“适者生存”,不适者无立足之地,可见一个人的处事态度和处世的能力,对于一个人的生存也是至关重要的。当然,这多多少少也证明着我在这个社会上生存的虚弱与无奈。
这无奈也许是发自内心,但并非一般世人所以能理解。一般世人,见我等学历低下,能力有限,没有关系,没有靠山,完全凭一己之力,也混得个人模狗样,买了小洋房,娶了妻,生了儿,人前人后,不叫老总,也称经理,月薪没一万,也有八千,更有那无数吃吃喝喝,玩玩乐乐,受人尊敬,得人吹捧,总以为心满意足了,总是要表示仰慕了。其实不然,岂知鱼与熊掌,皆非吾所愿也。
吾愿其实也简单:“穷乡僻壤处,有一小茅屋,四世同堂住,不愁穿和吃,偶尔有闲情,舞刀或弄诗,不管国家事,不问春与秋。”或者有人说,你这是得了便宜还卖乖,六月里哪知有严寒?我说,唉:风风雨雨走过,才知道什么是真,什么是错;才知道什么是一生所求,什么是过眼烟云。
况且,我本山中人,来自乡野处,即无豪情,更无壮志。生活的美好,对我来说,已经满足,物质的享受,对我来说,基本多余。什么鲍鱼燕窝,对我来说,也不比一瓶白酒两盘花生好多少;香车与美女,常常只是身外之物;只有那钱财与权势,常常把人逼入是非之地。所谓:我不徒财好色,世人焉知?只是在这物欲社会,想要一点心灵的干静,有时却又比上天还难了。
由此,不禁越加的对小三佩服得五体投地了。小三何许人也?俺的好友,诗人陈小三就是。想到他能够抛弃这尘世种种牵挂,躲到拉萨荒野,开个小旅馆,就等知己来,跟前又常有美人,杯中又常有美酒,或者看看天地之大,多有胸怀;或者写诗作文,何其自在。而看我等俗世之人,天天为工作所扰,干的尽是那些吃力不讨好的勾当,一天到晚加斑加点,勤奋用心,却不知明天是否饭碗能保!人前人后,总是装着春风得意的洒脱,其实内心里,还不是一鼓脑的没来由的厌倦和无奈。真是:生在浊世里,哪有清白人?
前些时日,小三从拉萨来,带来娇妻,在三明沙县老家结了婚,这两日来泉州,准备与一干诗友见一面喝几杯酒便又要前往拉萨了。此去又得经年。俺昨晚虽然有许多俗事,多少也都全部放开,跑去与他和一干泉州诗友喝了几杯,只可惜晚去早归,虽为东道主,却没能尽情宜,一聚便散,好不遗憾。今儿个忽然又想起:之前小三得了个什么刺桐文艺奖,奖杯领来还放在我处,便问他何时来取?他回复道:没事,你明年送到拉萨来。我说:明年如果还有命在,自然要去一游。可不是,如果能得半日清闲,躲到拉萨,自娱一番,倒也是美梦。
但是想归想,也只能想归想,真个能够抛开一切吗?却也是只有作梦的份了。如此,一觉醒来,照常上班,照常接待应酬喝酒聊天写文案定方针作计划修稿件,完了照样埋怨,完了转个身,生活也还才开始,工作也还是没有尽头。是为世人之烦恼也。
2007年11月19日,于泉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