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中外文学哲学精品资料 |
2007年8月20日,驱车前往泉州西街游开元寺,并摄得照片若干,特存留念。
泉州市有两大标志性景点,一是清源山,一是开元寺。两处我都常去,一有客户或者朋友到泉州,总是带他们参观这两处风景。开元寺在市区西街,西街是泉州最老的街,由于政府保护得当,一直没有改变风貌,古色古香,处处散发着闽南特有的建筑风味(如上图)。
开元寺占地面积7.8万平方米,建于唐武则天垂拱二年(公元686年),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全国重点佛教寺院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开元寺的大雄宝殿有86根大石柱,叫做百柱殿,相传建殿时有紫云飘绕盖地,故又称紫云大殿。
开元寺山门正对面是紫云屏,与山门隔街相望。
开元寺山门。
开元寺的山门也叫天王殿。它建于唐武则天垂拱三年(公元 687年),前后已经过几次火灾烧毁与重建,现存建筑是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修建的。石柱上下端略细,中部较粗,呈梭子状,学名梭柱,据考证为唐朝的石柱风格,年代已十分久远了。石柱上还悬挂有一木制对联“此地方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这是南宋大理学家朱熹所撰,近代高僧弘一法师所写的。它是泉州这个具有浓厚宗教文化色彩的古城风貌的真实写照。
开元寺山门内导游图。
碑林,记载着开元寺的历史。
石龟,以常有小朋友爬到上面留影。
拜亭前的这个大石庭,是个“凡草不生”的拜庭,供古今官民朝拜和活动。每逢农历二十六日,这里人山人海,梵呗声声,一派泉南佛国景象。石庭两边分列着八棵
200至800岁的大榕树,阴翳蔽日,盘根错节,增添了开元寺静寂、庄严的气氛。树下排列着11座唐、宋、明时期不同形式的古经幢、小舍利塔,以及两只贔屃
。庭中还置立着一座3米多高的石雕焚帛炉,盖钮雕蹲狻
猊,炉身周雕幡。龙、祥云、莲瓣、蔓草等纹饰,形制优美,雕工精妙。焚帛炉稍后两侧,还有两座南宋绍兴十五年(公元1145年)泉州南厢柳三娘捐建的印度萃堵波的方形石塔,塔上刻有萨锤太子舍身饲虎的故事,是印度教在南宋时留下的痕迹。
顺着这条小路前往,便是西边的“仁寿塔”。
小路的边上,有神兽麒麟,俗称四不象。
前往东塔的指示牌。
东塔““镇国塔”。
小桥仅供一人而过。
假山仿佛天成。
古船博物馆里躺着的是宋朝大船。
名僧弘一法师曾经是开元寺的骄傲。
前一篇:【每周一荐】孤独(湘西阿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