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自传·草稿】一个人的解剖学(12)

(2006-12-27 12:13:17)
分类: 《小说小品散文随笔杂文》

 

 

第五天,大哥也是一早便到印刷厂去报道了。我跟着二舅们,又到他的陶瓷厂去玩,看他们制作土坯,再把土坯晒干,然后放到烤炉里去烧制成陶瓷。干了一天的活,人是又累又脏的,但我竟然又觉得很好玩,因此多呆了一天。

 

第七天一早,二舅骑着自行车送我到仁凤街头环城路旁的“桐兴印刷厂”去上班,大哥早已经在那里等着了。二舅跟印刷厂的老板原来就认识的,大哥当时也是他介绍进去,因此我们一起在老板的办公室里泡了一会儿茶,他便先走了。大哥于是带我去宿舍整理床铺,收拾好后,便带我到厂房四处看看,熟悉环境。第八天就开始上班了。

 

印刷厂由于在环城路旁,整天都能够听到汽车的鸣叫声,因此绝不冷清。厂里大约有30多个工人,女工是男工的好几倍,明显的阴盛阳衰,因此有两个很大的女工宿舍,却只有一个很小的男工宿舍。我和大哥、门房及另外三个男工便都挤在里面。厂里的业务是以丝印为主,大约是印些塑料包装袋之类的,我在的那段时间,厂里刚好接到一份很大的外贸单子,基本上是印刷男式内裤的塑料包装盒。当时大哥是厂里唯一的制板工,也是唯一的技术工,因此深得老板器重,很多事都是让他来安排,因此我也就分到了较好的工种,可以单独裁切塑料片,算计件工资,也不用与别人同组工作,较为自由。只要裁切得够快,足够几个小组印刷,我的工作时间便可自由安排。不过别人没有下班时,我大约也是无法先下班休息的,况且我那时初出家门,全身都是干劲,自然也没有提前休息的必要。

 

这种手工工种,原来是极为简单的,只要把整卷的塑料模架好,再把裁切机定好规格,上紧螺丝,然后便按照这个固定的规格一张张地裁切下来就可以了,几分钟就能学会,而后就看手脚灵活的程度了,双手灵活,切得便快,赚的钱便多些,如此而已。

 

厂里共有两台裁切机,因此就我与另一个裁切工,一人负责一台。在我们的旁边是一个仓库,而后面便是印刷流水线,有大约3个印刷小组,每组8个人左右,大约都是18岁左右的女工,由于老板是惠安人,因此工人也大多都是惠安的。虽然我背对着她们,却常常能够听到她们的喊叫声和玩闹声,只可惜听不懂闽南话,因此那些甜美的声音,对我来说大约也就有了些对牛弹琴的味道了。不过我还是非常感兴趣。

 

17岁的少年,正是善于钟情的年龄,也是最容易想入非非的年纪,我像所有这类喜欢自作多情的少年一样,有时自得,有时自悲,总有各种各样幼稚的烦恼和天真的快乐,但总的来说,还是烦恼多于快乐的,至于这种烦恼是否为少年不识愁滋味式的烦恼,却又要等到以后才会知道了。

 

总之,在当时,我是以能够得到少女的青眯为荣幸的,因此作出种种自认为能够让人注意的姿态,目的就是为了认她们知道我是多才多艺的,从而多看我几眼。而我因为有一些小聪明,竟然也得逞了,没过多久就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并被女生们当作是可以信任的实诚人,喜欢跟我玩闹,也愿意跟我说心里话。由于心中不设防,女生们稍不注意,忘了彼此的距离,便会做出一起让我想入非非的事来,令人产生无限烦恼。但我心里其实还是喜欢得紧的,并且愿意为她们做任何事而不求回报。

 

我在起初的一段时间,工作非常卖力,因为多切一张就多赚一张的钱,每天晚上都能够算出自己当天的工资,因此很是兴奋。第一个月虽然仅干14天的活,我却领到了170块的工资。发工资的那天,我捧着自己亲手的劳动所得,说不出的开心,说不得的高兴。晚上便与几个要好的工友到小炒店炒了几个小菜,喝了几瓶酒,庆祝了一下。要知道我初到泉州时,身上所带的钱并不多,因此有一段时间,我烟也少抽,酒也少喝了。第二个月,我竟然领到380块的工资,是全厂最高的,这让许多人眼红了。要知道,大哥当时是厂里惟一的技术工,又是管理人员,固定工资也才300块一个月呢,因此大家都对我刮目相看。又因为我为人诚实而勤奋,他们便也只是眼红,却没有嫉妒。

 

可惜这些钱却没有落入我的口袋,大哥跟我商量了好几次,想让我把钱先借给他买传呼机。他当时大约有500多块钱,但是一个传呼机是要1000多块的,他又向别的朋友借了一些,还不够,因此要我先借他300块,我本来是极不愿意的,可他一再要求,我便也不得不借了。钱给了大哥,他买了传呼机,心里非常的开心,而我却开心不起来。

 

按照厂里的惯例,发工资的第二天,是有放假的,大哥开心地与他的朋友去玩了,我却没有去,因为有好久没到高山村看望二舅他们了,因此决定去找他们。从仁凤街到高山村,很有一段的路,要横穿整个市区,而我当时除了坐在二舅的自行车过来一次后,便没走过这条路。到印刷厂后,也很少上街,因此能不能找得到,心中也是没底,并且有些害怕自己会迷路。

 

依照仅有的一点印象,我在街上认真而又担忧地走着,也无心观赏大街上的种种景色。曾经有几次,我走错了,幸好及时发现,马上往回走,尝试另一条路线,往返数次,最后终于穿过新门街,到了浮桥镇,走进高山村,来到二舅他们所在的陶瓷厂,我大大地松了口气,却也走了差不多三个小时。二舅及二舅妈、家茂表弟们看到我来了,都非常的高兴,和意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