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朋友问在玉的题材中,怎样看关公和钟馗:
首先:关公是汉朝末年三国时蜀汉大将关羽。大家熟知的桃园三结义、青龙偃月刀、三英战吕布、过五关斩六将、身在曹营心在汉、华容放曹、单刀赴会等,都是关公在民间的豪气霸气的英雄形象。
在中国佛教中,常以关公为伽蓝神。相传隋代天台宗的创始者智者大师,曾在荆州的玉泉山入定,于定中听见空中传来:“还我头来!还我头来!”的惨叫声,原来是关羽的头被敌人砍下来,其愤恨不平,到处寻找自己的头。智者大师反问:“您过去砍去他人的头无数,您今日怎麼不去还别人的头?”并为其讲说佛法。关羽当下心生惭愧,而向智者大师求授三皈五戒,成为正式的佛弟子,并且誓愿作为佛教的护法。从此以后,这位千余年来极受国人敬重的英雄人物,伽篮菩萨与韦驮菩萨是佛教大护法,就与韦驮菩萨并称佛教寺院的两大护法神,伽篮菩萨为右护法,韦驮菩萨为左护法。
在传统的玉器作品中,关公的五官及表情刻划均以豪气奔放为准则,眼眉都表现出雄赳赳的英气,浓烈的黑色系和深红的脸部底色造成强烈的对比,也反映关公宁死不屈的强硬性格。面部的立体性,嘴部的黑色长须于后代加上,风格写实,而关帝头饰为黑帽上加以系结之垂带。
我们见到的关公作为伽篮菩萨的形象多为圆领宽大之深绿袍,胸前加挂一盔甲,展现出华丽富丽之气。除了腹前和膝部有飞龙纹外,还有散布袍身的云纹,及袖边、衣摆的花瓣纹,以红和橙色装饰。加有一层外袍。关帝脚穿用简单线条点缀的黑鞋,脚尖略向上点。手持青龙偃月刀这种特定形式的穿著于十二世纪定型。
关于钟馗:
相传他是唐朝一位出身贫寒的读书人,自幼饱读诗书,才华出众。然而相貌奇丑无比,丝毫没有读书人那种风流倜傥的儒雅气质。也就是因为这丑陋的相貌,使他在科举考场上遭受歧视。凭借过人的才华,他曾一路过关最终考到殿试。但唐明皇偏偏无法容忍钟馗的丑陋,大笔一挥,儿戏般地取消了他的录取资格。十年寒窗之苦,瞬间化为乌有。性格刚烈的钟馗于是选择了撞阶而死……
考场冤案后不久,唐明皇身患重病,梦中总被小鬼骚扰,无法安睡。一天深夜,他梦见一个小鬼偷偷潜入宫中,盗走自己心爱的乐器,还在宫中狂呼乱叫。懊恼间,唐明皇忽见一个蓝衣身影从天而降。一把抓住小鬼,撕扯一番吞下肚去。唐明皇惊醒过来,怪病从此不治而愈。回想梦中蓝衣人,就是那位丑陋的书生钟馗。于是令画工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
北宋鉴赏家郭若虚,详尽描述他所见吴道子的钟馗像真迹:“昔吴道子画钟馗,衣蓝衫,革敦一足,眇一目,腰笏,巾首而蓬发,以左手捉鬼,以右手抉其鬼目。笔迹遒劲,实绘事之绝格也。”所谓“衣蓝衫”的蓝字与褴褛的褴字同义,是破旧的意思,也就是身着破烂的衣衫。“腰笏”是说腰带上别着笏,是大臣上朝时手中持的木质礼器。“巾首而蓬发”则是描写他儒生身份和落魄的仪表。
钟馗被认为是相貌奇丑;但很有才华,满腹经纶,且为人刚直,不惧邪祟。现今民间还流传着很多与钟馗有关的歇后语,如“钟馗开饭店——鬼不上门”、“钟馗嫁妹——鬼混(婚)”、“墙上挂钟馗像——鬼话(画)”、“钟馗打饱嗝──肚里有鬼”等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