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近日车祸频发引人深思

(2009-08-11 22:03:57)
标签:

法律

交通肇事罪

车祸

死刑

杂谈

分类: 天下杂侃

今年57日晚上8点多,杭州文二西路,25岁的大学毕业生谭卓走在斑马线上,一辆红色的三菱跑车突然飞驰而来,将其撞飞,后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车祸发生后,车主胡斌和朋友聚集在肇事现场谈笑风生的照片,引发网友对飙车族的声讨。而事故发生时的车速到底是多少,也在一段时间内成为公众质疑的话题。

   720日,杭州西湖法院对这一案件进行一审判决,被告人胡斌以交通肇事罪被三年有期徒刑,对于这样的审判结果,被告人胡斌的家长表示不公平,原告谭卓的父亲则表示很愤怒,并表示将进一步行使法律赋予的相关权利。然而更大的争论表现在民间和司法界的态度中,为什么肇事者的刑期只有三年,肇事者究竟应该以交通肇事罪还是危害公共安全罪来定罪判处?现在看来,这些争论并没有因为一审有了结果而平息。

引起类似争议的还不止这一起案件。今年630日晚上8点多,一辆南京本地拍照的黑色别克轿车在南京金胜路由南向北行使时,车辆失控,沿途撞倒九名路人,撞坏六辆轿车,酿成五死四伤的惨剧,死者中还有一名孕妇。在巡逻警察和群众将肇事车辆逼停后,经过抽血化验鉴定,肇事车辆驾驶者张某属于醉酒驾驶,每百毫升血液酒精浓度高达381毫克,是醉酒标准的四倍多。据了解,案件发生后,面对严重的后果,肇事者到底涉嫌什么罪名的问题,也一直成为市民以及法学界讨论的焦点。

就在成都男子无证醉驾案件宣判的前一天,南京市政府法制办公布了《南京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定(草案)》,其中有一条,对醉酒驾车造成交通事故者终身禁驾的规定,而制定这一规定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这起发生在南京江宁区的重大交通事故。

同样是酒后交通肇事,发生在武汉的一起案件,上周也有了定论。去年86日,非洲留学生查尔斯在武汉街头酒后驾驶摩托车,撞伤一位七旬老人,事故发生后,他既不报警,也未抢救,反而是逃离现场,伤者经抢救无效死亡。上周,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以交通肇事罪依法对查尔斯判处驱逐出境,并赔偿被害人子女经济损失人民币八万余元,这也成为武汉市首次判处外国人驾车肇事案。

有数据统计,2008年,我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65204起,造成73484人死亡,304919人受伤。世界卫生组织曾公布数据,在发展中国家,每33分钟就会有一人死于饮酒有关的交通事故,而对于超速造成的事故,今年上半年共造成4129人死亡,全国平均每天有5人因为超速行驶导致的交通事故死亡。

今天,当人们讨论成都男子无证醉驾撞死四人是否该判死刑的时候,有媒体对案件结果给出了标题——“极具里程碑意义的案例。当面对汽车时代频频发生的类似醉酒、超速的事故,标题背后的解决之道又在哪里?

车祸的发生也不是最近的问题了,这是一个早已存在的问题,如今是什么把车祸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上?是13亿中国人的愤怒,还是最近媒体们不遗余力的报道?

以上的几个例子均为交通事故,为何判罚结果各不相同,难道是现行的交通法律存在什么漏洞吗?主持人白岩松在节目中说到:“如果你在杭州的话,你是可以飙车的,因为即使撞死人最多三年,在成都千万不要再酒后驾车了,因为如果撞死人的话,你就容易判死刑。在南京最近一段先别酒后驾车,因为究竟怎么判现在还不知道,观望观望。如果您是生活在武汉的外国人,即使是没执照,撞死了别人,您也顶多是回国,然后赔点钱了事。在郑州千万别是官员驾车致人于死地,那样也可能被判死刑,12年前张金柱酒后驾车,撞死一个,父亲带着自行车又将近一千多米,最后判处死刑,张金柱说了一句话“我死在了记者的手里头。”所以看似黑色幽默的方式,你会发现,其实各地都在进行着艰难的抉择。”

是定交通肇事罪,还是危害公共安全罪,也是最近争论的一个焦点。有人认为前者太轻,后者太重,好像都不适合,希望出台新的法律。其实现行法律已经够用了,早在立法之初,就已考虑到这一点了,中国每年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达10多万人,近年来有所减少,但数字仍然巨大,中国有这么多的汽车,那么因车祸造成的死亡是必然存在的,不可能因为车祸就将肇事司机判以死刑,那岂不是每年因为车祸就要杀掉几万人吗?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可以用金钱来左右法官的量刑吗?题为“车祸判死刑重庆老人要筹100万为儿换生机”的新闻中写到:“经过3个小时的协商,几名受害人家属把索赔金额从180万降成100万。双方达成协议,赔偿期限为三个星期——也就是本月25日之前,他必须筹齐100万元赔偿给受害人家属。而受害人家属承诺,一旦拿到约定的赔偿金,将立即出具对孙伟铭的谅解书——不出意外,这封谅解书,将可能成为保住孙伟铭生命的最后一线希望。”难道金钱真的可以在法律面前大行其道吗?

最后,希望广大的司机们能够认真地对待每一个生命,因为毕竟对于每一个人来说,生命只有一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