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听力语言康复相关资料 |
听力检测的类型与优缺点
简单的说,听力检测分为行为测听(主观测听)和客观测听两大类。常见的行为测听有听性反射(新生儿—3个月的孩子)、视觉强化测听(6个月—2岁的孩子)、游戏测听(3—5岁的孩子)、纯音测听(5岁以上)、音叉检查、语声测试、言语测听等;客观测听有摇篮床测听(新生儿—3个月的孩子)、耳声发射(OAE)、听性脑干反应(ABR)、多频稳态诱发电位(ASSR)、40赫兹相关电位、声导抗测试等。下面我简要介绍常见的几种:
纯音测听:最常见的测试方法,也是我们目前验配助听器的最主要的依据。它需要在安静的环境中进行,并且对测试人员有一定的要求,需要经过专门的培训。
耳声发射:OAE,检测内耳外毛细胞功能,只是筛查,不能诊断
脑干电位:ABR,仅代表纯音听力2~4KHz范围的听敏度;只要脑干有反应,听力就不会超过80分贝(HL),所以脑干能测出数值的听力就不会太差。
40赫兹相关电位:40HzAERP,优点:在清醒状态下,客观阈值更接近行为阈值;能反映不同频率残余听力情况。缺点:受睡眠状态的影响较大;全频测试时,费时较多。
声导抗测试:检测中耳功能,一般听力超过40分贝就引不出镫骨肌反射。
多频稳态:ASSR,优点:不受睡眠状态的影响;能够分频测试;可同时对双耳的8个频率进行测试,节省了时间;结果的判定由计算机识别,更具有客观性;通过预设程序,可以直接将客观测试结果转换成听力图。缺点:清醒状态下,反应阈值较高;双耳多个频率同时测试时,稳定性欠佳;对于听力损失严重的比较准确,听力较好的反而准确率不好。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