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帮助随班就读的孩子?

(2006-12-06 10:49:38)
分类: 发表过的论文

从细微处着手,促进残疾儿童真正随班就读

 

 

 

 

郭俊峰 

 

 

 

 

摘要:自1989年原国家教委试行在全国开展随班就读工作以来,我国的随班就读工作经历了近20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作为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我从聋儿、智障儿童、低视力儿童的特点出发,给普通学校接收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教师提一些建议,希望他们从细微处着手,帮助残疾儿童真正的随班就读。

关键词:随班就读  残疾儿童  细微

 

随班就读是指特殊儿童在普通教育机构中和普通儿童一起接受能满足他们特殊需要的教育形式,是中国大陆吸纳现代“融合教育”理念而开展的一种特殊教育办学形式,可以说是中国大陆特殊教育界特有的一个术语。随班就读能够在教育经费较少的情况下极大地提高残疾儿童的入学率,可以满足残疾儿童就学的需要,符合我国的国情,也符合国际上“正常化”教育原则、回归主流、一体化教育、全纳教育的发展趋势。自1989年原国家教委试行在全国开展随班就读工作以来,我国随班就读工作得到大力的发展。200512月在天津举行的“全国特殊教育学校建设与管理经验交流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特教处谢敬仁处长指出今年要大力推广随班就读工作。按照这样的要求,2006年我国的随班就读工作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但是,目前随班就读工作存在很多不足:比如有很多随班混读、随班就坐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是普通班级人数多(很多在50个人以上),老师无暇顾及;第二是普通学校的老师缺乏对待特殊儿童的方法,心有余而力不足,爱莫能助;第三是缺少随班就读支持体系,比如资源教室、资源教师等。

班级人数多、缺乏随班就读支持体系这些问题不是短期内可以解决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培训老师等方法,提高普通学校教师的特殊教育素养,给残疾儿童真正的帮助。下面我就根据各类残疾儿童的特点,从一些细微的方面入手,谈谈如何帮助这些随班就读的残疾孩子。

一、扬优补缺,促进聋儿随班就读

聋儿随班就读最大的困难就是“听”,但是他们的观察能力很强。我们要发挥他们的长处,补偿他们的不足。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座位安排要因人而异。对于双耳戴助听器的孩子,最好安排坐在教室中间靠前的位置,便于发挥助听器的作用(一般助听器的有效距离为 2M),同时也便于看清老师的口型;对于单耳戴助听器或电子耳蜗的孩子,最好安排在中间或者戴助听器耳在讲桌一侧,这样可以防止出现“头影效应”(一部分音由于频率比较高,波长比较短,不能绕过头部。如果这部分声音来自没有戴助听器的耳朵一方,则孩子听不到;如果来自戴助听器耳的一方,孩子就可以听见,这就是所谓的“头影效应”),提高清晰度;对于戴FM无线调频系统的孩子,座位的安排上没有过多的要求,因为该设备一般有效距离在15-30M

老师讲课时应该注意的问题:避免背对学生讲话(特别是听力补偿不好的孩子,更要依赖看口型);讲到关键的词语时适当放慢速度,口型略有夸张,但也不要特意的去夸张自己的口型;避免一边走路一边讲话。

单独辅导时应该注意的问题:距离要适当,尽可能在两米之内(因为助听器的有效距离是2M);不要边吃东西边讲话,也不要在吃饭的时候给学生做思想工作,因为孩子根本就不知道你在说什么;不要在背光或黑暗的地方降火,尽量使学生看清教师的面部表情;适当加一些辅助理解的手语。

教师要了解助听器并鼓励学生使用助听器:提醒孩子每天至少检查一次助听器电池是否有电,使用是否正常。因为助听器电池是一种特制的电池,一个小时之前使用正常的电池,一个小时后可能就没有电了,所以要提醒孩子经常检查;建议家长到专业的地方选配助听器,助听器不是一般的商品,是需要根据孩子的听力情况来选择的;有两种情况可能有损于学生的残余听力,一是质量差的助听器,噪声很大,可能会影响学生的残余听力;二是选择的助听器和孩子的听力状况相差太大,不仅孩子听起来不舒服,也有可能影响孩子的残余听力,对于这样的助听器,建议家长不要给孩子配戴。

教师要了解并能接受新科技,对随班就读的聋儿提供帮助:FM无线调频设备的出现是随班就读的福音;该设备分为两个部分:教师用的“超短波无线电发射器”,和麦克风相连接;学生用的“超短波无线电接收器”,和助听器相连接。该设备的优点:扩大了活动范围,听得清晰,教师在上课时可以任意走动,可以背对学生,甚至到教室外边讲话,都不受影响。但是由于该设备需要教师配戴一个发射器,我们的老师需要有耐心,不要怕麻烦,一定要鼓励学生每天使用。

只有我们老师注意了以上的问题,聋孩子的随班就读才能有一个良好的基础,才有可能做到真正的随班就读。

二、个别化教育,促进智障儿童随班就读

对于智障儿童随班就读,很多普通学校的老师是不欢迎的,因为这样的孩子会影响班级的平均分,影响到老师的奖金。这个问题不是我们能解决的,我们主要从安全和个别化教育角度谈谈如何帮助智障儿童。

座位的安排要考虑到安全。教师要把智障儿童安排在容易照顾到的地方,这样如果有什么问题发生,老师可以第一时间控制住局面;为了减少别的同学受到干扰,尽可能把智障孩子安排在自制力比较强的孩子旁边;为了防止意外事件发生,智障孩子的座位尽可能的远离门窗。

容易伤害到孩子的剪刀、水果刀等物品尽可能远离弱智孩子。如果是上课必须的,课后要马上收起来,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

个别化教育是促进智障儿童随班就读的好方法。个别化教育是一种理念、方法,有人说“没有个别化教育的特殊教育,不能称其为特殊教育”。我举一个台湾特殊教育的例子(这是我参加“资源教师建设与运作培训班”时听台湾孟教授讲的),谈谈如何落实个别化教育。在台湾,对随班就读的孩子进行考试,有非常强的针对性:对于无书写能力的孩子:所有的题目都便于口答;对于书写慢的:延长考试时间;对于易紧张的:提前进考场;对于好动的孩子:有专人负责;试卷方面:有AB两套试卷,由学生自己选择。

智障儿童随班就读,首先要保证孩子们(包括残疾儿童和其他同学)的安全,其次要对他们进行针对性的教育,也就是所谓的个别化教育,只有这样,他们才可能取得进步,得到发展。

三、协调多方资源,促进低视力儿童随班就读

低视力儿童随班就读,需要很多的支持,这不是老师一个人可以完成的工作,我们需要协调学校资源、家长资源,一起来帮助他们。

协调学校资源,给孩子一些特殊的配置。座位要安排在前排居中位置:方便孩子看到板书、挂图;座位上方最好安放一盏台灯,便于孩子阅读;座位上要有助视器(放大镜、放大器等);最好能使用专用课桌(前方、左、右方有挡板),便于孩子书写。

协调家长资源,为孩子上课做一些必要的准备。请家长根据视力状况准备大字课本和大字作业本,便于孩子在上课的时候使用;教会孩子阅读大字课本的方法(从点读入手,点读是学会正常阅读的必经之路),督促孩子提前阅读;提前对孩子进行生字教学,特别注意笔画、结构分析;注重训练残余视力,学会使用残余视力,比如跟踪能力的培养,辨别能力的训练等;注意保护残余视力,持续注意最多不要超过30分钟;老师在教学中尽可能使用直观教具。

由于老师一个人的精力、能力有限,我们要善于协调多方面的资源,共同为残疾儿童的随班就读服务,共同促进随班就读工作的开展。

   综上所述,普通学校的教师,要从细微处入手,帮助残疾儿童随班就读。我们知道残疾儿童随班就读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短期内可以完成的工作,它需要政策、资金、技术等等方面的支持,但我们相信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力的增强,我们的残疾儿童一定可以真正的随班就读。

 

参考文献

1许明武崇新.扬优补缺—随班就读残疾学生教育的有效策略.现代特殊教育,2004年第10

2洪俊.创造以人为本的随班就读条件.现代特殊教育,2005年第1

3 李术.论全纳教育中的家长参与.中国特殊教育,2004年第4

4 杨希洁徐美贞.北京市随班就读小学资源教室初期运作基本情况调查.中国特殊教育,2004年第6

5 肖非.中国的随班就读:历史·现状·展望.中国特殊教育,2005年第3

6郭俊峰.聋儿随班就读应具备哪些条件.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04年第2

 

(发表于现代特殊教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有良心的宝宝
后一篇:狡辩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