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书评#
关于林一苇的童话,我已经不打算写什么文字了,如果他的兰阳童话世界还是那么仙气缭绕,爱情还是那么纤尘不染、恍若梦呓的话。这种童话是需要的,我曾经很喜欢,如第一次拿到手上的那本《一个叫窦唯的孩子》,但我不可能久溺其中。因为我有我琐碎的人生要面对,有时甚至,很烦乱,很无助,这时我情愿去读经,或者把书本抛开,去抓身边一些坚实的物质。
所以我没有他的第二本童话集《一只猪天上飞》发言,甚至对他去年制作精美的情人节邮票书,我也只是感慨了又感慨。感慨什么呢?一个奔四的大男人,还在做一个爱的信徒,还在花尽心思地你爱来我爱,到底是爱得迷失过火,还是我们太过于务实?
现在到了第三本书《兰阳菜谱》,我突然又有了想说的话。没有一个菜谱可以印得如此天朗气清,有春日户外的阳光明媚而没有厨房烟熏火燎的油烟。这当然首先是著名设计师朱赢椿的手笔,但是传达的仍然是林一苇兰阳童话的感觉。还有那一双木筷子系在书的封底封面,让人感觉,仙气缭绕的兰阳终于有了尘世的味道。
当然,兰阳人仍然离不开爱,还在谈情说爱,但这一次,是用美食在滋养爱。里面的菜名可真兰阳,什么叫“爱到脚底”,什么叫“一径甜蜜”,这下我可来了劲儿,不是对爱情本身,而是准备照方抓药,动手做几样菜试试。首先,看到了“清纯二十四样”,有材质,有方法,那我就先备料。南瓜花,能找到;上好百合,也能找到;初生榆钱,有些……费劲,蒲公英两棵,还要露水中采撷。这哪是能如法炮制的“清纯二十四样”,难度快赶上宝钗姑娘的冷香丸。原来我是真把菜谱当成了菜谱,忽略了那是兰阳所造。一不小心,中了林一苇的花招。
要说兰阳菜谱有什么不一样,那就是,它不是让你把爱情过成生活,而是把生活过成爱情。这爱情依然是林一苇式的童话式的,但却恍然有了物质途径来达成。你真要把它还原成物质,不是它们真不存在,而是它们首先要浸满爱意。浸满爱意的菜谱,可以是随时修整的,这个东西没有可以赶紧变成另一种;它同时也要唤起爱意,比如当你用勺子与爱人分食西瓜时,如何掌握沙瓤搅成汤的劲儿呢?就想想你和爱人吵架时那股胡搅蛮缠的劲儿吧。
所以,不掉动起爱的细胞,你如何来实践这个菜谱?说来这可真形而上。于是我放弃了照此做菜的冲动,开始研究这个菜谱。然后总结,再模仿下林一苇式的表达,这个菜谱,应该是30%的原材,再加30%的浓浓爱意以及40%爱的想象力构成。它就是这样既物质又精神地存在着,只为让你再次醉心于他所创造的兰阳童话。
这一回,林一苇懂得了,他的爱情与童话国度是必须有物质的依托的,不能老让一只猪在天上飞,也不能只依偎着情人节邮票喃喃自语。它们需要物质的滋养,所以他拿天风雨露、南瓜芹菜来喂饱童话。
我赞赏他的做法,因为这个家伙这方面的奇思妙想一点儿都不缺,表达爱的方式快赶上一个装置艺术家。不过,我仍打算对这个人表示点怀疑,生活中的他真像他写得那么擅于做菜,会讨女孩喜欢吗?反正我见他时,总觉得他活在自己的兰阳童话里,现实中的女孩到底怎么想,他可能十有八九都猜错。反正我没吃过他亲手做的饭菜,只听说他搬到一个地方,就把那周边的餐馆吃到恶心。
我想生活中的他也许是个简单生活的人,不像《兰阳菜谱》那么每顿必有诸多花样。有一种人,更愿意把自己的爱与想象力,都喂给文字,林一苇,或许也是他们其中的一个。
孙小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