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冬天,为爱人当掉棉裤(马松)

(2012-11-13 00:21:23)
标签:

林一苇

我也曾如你般天真

爱情童话

情感

分类: 作品书评

在冬天,为爱人当掉棉裤(马松)

在冬天,为爱人当掉棉裤

☆马松

 

“七楼阳台”来自林一苇写的一个故事,一个女孩子向爱她的男孩子提出娶她的条件:她要住在七楼,但她要男孩子盖的楼没有一二三四五六楼……而这个男孩子,居然满怀信心地在盖这样一座楼……

这是一个童话,美丽的童话。

童话的美丽,美在它的飞翔、它的幻想、它的执着、它的不能实现,但它又是你期望的。关注林一苇很长时间了,看到他的文字,心底总是山野间青青溪上草似的清新文字所打动,且袅袅有余音。他的文字大多和爱情有关,与童话世界有关,有温暖人间烟火,充溢着大顽童色彩,这让我非常诧异和羡慕。人有童心不难,难的是一辈子拥有童心,难的是阅尽尘世千帆后依然没有消泯儿童般软润纯真的情怀。读《我曾如你般天真》(林一苇著,中信出版社201211月版),这样的感觉再次强烈冲击我。

在一个访谈里林一苇说,他是不说爱情的,“一说爱情,眼睛就红了”“如果你没有遇到一个极品的人,没有得到和失去,没有完全的投入,没有刷了牙,没有满怀的慈悲和爱意,你是不能谈爱的。”如是,他一定遇到过极品的人,他一定深爱过得到失去过。于是我们看到了他温婉的童话,看到了他心里的干净和眼眶里的泪水。《累死了》里那个为了表白爱情累死了的傻瓜,《乞丐》中那个遇到爱情死于爱情的乞丐,《荷锄寻找爱情》里那个看起来春光满面其实结果悲怆的“荷锄寻找爱情”的人,《最后一根胡萝卜》里那个懂得珍惜最后的一只胡萝卜的人,《一生只做一件事》里那个心中只有一个她把爱她当作神的痴心汉,《一只猪可以活几次》里那个为了爱情死了很多次的猪……这样的爱情,哪怕假设一次都是美丽的。而现在,我们可以有幸在这种种假设里活很多次,不得不说,童话是美丽的。

最初喜欢林一苇是他明净的诗歌,后来喜欢他的真情散文,在读他的散文时,我还担心,这样真诚的血泪,还是不要写吧,人们是喜欢做看客的,而且是那种充满恶意的看客。突然一天看到他的童话,心情激动的无法言表。童话中的林一苇依然诗性,语言弹跳,想象力击节,他的文字也越来越明净和透亮,而且更加有味道和温度,像饥饿时闻到的面包味,香甜而且有冲击力的新鲜。

《我曾如你般天真》有点点滴滴的美好,美好的情怀、美好的故事、美好的感念、美好的文字,在这里,美好成了一种氛围,一种爱情的氛围,一种把我们拉回去,回到童年回到天真回到初恋的氛围。林一苇用一个个爱情童话告诉了我们爱情可以达到的高度,告诉了爱情干净的程度。这样的高度我们可以达不到,但可以仰望、可以感喟、可以追慕、可以,有。

读林一苇的文字我总是在和现实“拧巴”,我眼中的林一苇是一个中年男人,但他的文字却非一个淳朴的孩子和一个接近上帝的圣者不能写出。读他的文字,总是让我想到泰戈尔,想到十八世纪欧洲大地上那些和夜莺一样唱歌的爱者:勃朗宁夫人,普希金,济慈。林一苇的爱情吟诵剔透、深沉、雍荣华贵,他是来自“这一方”的被《诗经》濡染的歌者。

那么,从今天开始我们携花末心境走路吧。当我们遇到爱时,我们不再犹疑,当我们知道我们喜欢什么时,我们可以为爱人当掉棉裤。让我们相信,只要我们的真诚,我们就生活在一个叫“兰阳”的天堂里。在这里,春天是一种叫四季的酒,你拧开瓶盖,一股醇香浓烈的风就“呼”地吹来,你忍不住喊一声“哎呀!”,那个把“哎呀”听成“爱呀”的人,那个突然打喷嚏的人,那个忽然间有点心疼的人,就会走向你,而且义无反顾。


喜欢本书的朋友,请点击链接我也曾如你般天真 .在封面下点击“想读”。有雅兴的朋友尽情评论一下。谢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