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多少童年可以重来(小豆豆在中国前言并后记)

(2011-04-29 15:09:20)
标签:

林一苇

情人节邮票

小豆豆在中国

杂谈

分类: 出版作品

有多少童年可以重来(小豆豆在中国前言并后记)

 

《小豆豆在中国》前言及后记

 

有多少童年可以重来(前言)

 

我有一个诗意的童年。我的童年,如实讲出来就是童话。记得小学只有两本正经课:语文、算术。插科打诨的还有唱歌、劳动、体育。有一次劳动课考试,考试的题目是看谁吃葡萄吃的快!结果,一个个子最小的女生得了第一名,她在十分钟内吃了5束葡萄,她得第一名的绝招是吃葡萄不吐葡萄皮!我们好像从来没有什么课外作业,课堂作业也很少,偶尔有一次,老师也是好像很愁的样子,翻了半天书,说:“好吧,那就把1+1=2抄五遍吧。”于是,还没有等下课,我们都抄完了。因为没有作业,我们有大量美好的时间可以玩,哎呀,真幸福!

记得每年夏天,吃过晚饭后,我和院里的同学就吹着口哨,学着狗叫,朝天安门广场走去。我清楚的记得,从我们院子到天安门广场要经过一条漆黑的街道,一头驴,一个巨大的桑葚树、一个庙、一个卖冰棍的老头、一个疯子。当我们看到那个疯子时,就知道天安门广场快到了。到了天安门广场,我们就迅速融入那里欢乐的人群,广场里有溜旱冰的、有跳绳的、有放风筝的、有卖雪糕的、有坐在那里说话的,有躺在那里睡觉的、有跳舞的、有唱歌的、有谈恋爱的、有操着天南海北口语的游客……通常,我们会先买一块雪糕,然后听故事

,听完故事有点累,我们就脱下上衣,铺到地上,躺一会,经常,我们躺着躺着就睡着了,睡醒后,我们照例去旁边的花坛里撒一泡尿,互相喊着回家。回家的路上还是会遇到一个疯子、一个卖冰棍的老头、一个庙、一个巨大的桑葚树、一头驴,哦,不对,回来的时候我们会多遇到一样东西,那就是会遇到很多狗,狗遇到我们就叫,我们也学它们叫,“汪汪汪”,“汪汪汪汪”,我们一叫,狗就边叫边跑,它们心想,这是哪里来的狗啊,个子长的这么大!

书中林老师的形象。来自我仙逝的岳父,岳父曾经当了几年的小学老师,他对学生的爱无以复加,以至于到今天,我还经常听到有人在我面前说他的好。他对自己的孩子也是这样教育的,在我爱人讲述关于父亲的故事里,就是父亲对她的无限宠爱。在爱人的少年时代,她迟到、她早退、她旷课、她甚至一年有半年不上课、她撕书,撕作业本、她丢书、她长年不及格,这些对当爸爸的他来说好像都不觉得是大事。他反而经常很自信的对孩子说:“你是了不起的人。你将来一定可以考上大学。”,他不允许任何人说孩子的不好,即使孩子的班主任也不行。如果有老师告诉他孩子不好,他甚至觉得这是一种失礼行为,“在人家的父母前说人家的孩子不好,什么人啊!”他总是这么说。岳父这样溺爱孩子,也没有见孩子怎么不好,虽然爱人在小学时学习成绩很差,但是在知道学习后,她进步非常快,很顺利的考上了大学,而且是不错的大学。也正是由于沐浴了这样的教育,亲历了作为“学习不好的孩子”的尴尬,爱人成为一个非常宽容的人,她善于待人,通情达理。我的岳父已经仙逝了,在这个春天,想起他,就有一种特别的温暖。

林老师的形象第二个来源是我的哥哥林二苇,哥哥现在在哥伦比亚大学修习心理学专业,出国前,他是一名非常优秀的小学老师。说起二苇哥,真是一言难尽。二苇哥小时候非常笨,他语文从来没有考及格过,算术从来没有超过10分过。二苇哥本来叫林一苇,我叫林二苇,上了小学后,他知道“二”比“一”大,硬逼我和他换了名字,他叫林二苇我叫林一苇。我打不过他,于是只好成了现在这个样子。现在,他想换我也不换了。

当然,林老师的形象也渗入了我的影子,作为一个有点追求的童话作家,我对儿童教育、儿童心理有点专攻。多年来,我也一直在各类学校做义工,从最主流的某某省、地、市、县实验小学,到边缘的华德福学校,从贵族学校到农民工子弟学校,我都用同样的爱心与热情沉潜其中。我还在北京举办过长达三年的家庭沙龙,每到周末,都会有很多爸爸妈妈带着他们的孩子来到我家,妈妈们在厨房包饺子,我给孩子们讲童话,如果关乎到教育的问题,我会喊来爸爸妈妈一起听。在这些学校里和沙龙里,我讲童话、讲故事、讲写作,也以半个专家的身份接受家长对孩子教育问题的咨询,我的观点,汇入了书中的童话,也成了“林老师”的一部分形象。其实,从心里长,我从来不认为孩子是有问题的,有问题的永远是我们的父母和这个越来越庸俗的社会。孩子们也许有问题,但那是“阶段性”的问题,假以时间,他们就会自我修复。孩子们有天然的“向上”的能力和自我修复能力,这如同树。你看那一棵一棵树,哪一个小的时候不是曲折凹桠伤疤不断,它们大了,却是那么悠扬。

最后,深深向本书的出版人张小波先生致意!是他提议和鼓励我写《小豆豆在中国》。他觉得在中国这样一个诗性的国度应该有一本诗性温暖的童话。我在满怀豪情中接手了一个棘手的活,前有《窗边的小豆豆》的标杆,后有自己的唯美底线,中间有马松兄基于生活的把持,要写的出类拔萃而不落下垢柄,难。好在我是一个苟且的人,读者更因为知道我一贯的无知而原谅我。也因此,我更加感佩和深谢借给了我胆并给我历练的张小波先生,感谢他让我在2011年的春天里,深情的回忆了我美丽的少年时代。

 

 

每个人都是小豆豆(代后记)

 

写完了小豆豆后,我用上帝创造世界的时间,一连看了7天电影,我为我的放纵非常幸福,我知道,如果小豆豆写了一篇长篇作文,也会这样。

我把稿子复印了给番茄妹妹一份,给向日葵哥哥一份,我将草稿放在阳台上,让风吹着。

怕书稿丢了,我特意吩咐我们家的小狗乐乐,“有空了就看一眼,千万别让风吹走了呀。”

可是,稿子没丢,等我过足了电影瘾,发现,我们家的乐乐不见了。

我那个急呀,我在我们的大院子里疯狂的寻找,贴广告、去街道办事处登记、在围脖、博客上发帖、在路上毫无目的的等,那些天我看到什么东西都像看到了乐乐,有一天我看中央电视台,我突然发现,有一个主持人特想我们家乐乐发嗲的样子……

有一天夜里,我设身处地的想,如果我是乐乐,我会往哪里去?我为什么出走?

这样一想我明白了,乐乐一定是冒险去了,他一定厌倦了安逸的生活和一眼看到底的日子。

况且,乐乐像我一样,刚刚失恋,他一直想那么那么放纵的投入爱呀…

于是,我也打点行装,去冒险去,不说是为了寻找乐乐,至少,我们在一起那么多年,我也要用我的行动证明,我们在一起生活过呀。

于是,在五月,在玫瑰花和车前子开在路上的5月,我像书中的小豆豆一样,开始了逃课。

如果小豆豆知道她爸爸这个样子,她一定很高兴吧?

写完了小豆豆我才知道,每个人都是小豆豆。

哪个人没有从懵懂的少年时代走过?又有哪个人没有说过傻傻的话?哪个人没有为最纯真的友爱哭过?又有哪个人不是最无意又最动情的浪费了美好的少年时代?哪个人没有恨过最不该恨的?哪个人没有爱过不必那么爱的?哪个人没有用最聪明的心机办了最蠢的事情?又有哪个人不用最直白的话伤害最不该伤害的人?哪个翅膀不是最闪亮的闪动?哪双眼睛不是最勇敢的羞怯?我们,从少年走过,像走过回忆,走过天堂。

小豆豆长大了;小豆豆成了妈妈;小豆豆还在读书,还在兰阳小学的教室后爬树。一个个小豆豆在长大,一个个小豆豆来到兰阳小学。这个世界上什么都可以担心,最不担心的就是童心,因为,我们有孩子。

青蛙、蟾蜍和比目鱼一直很可笑有蝌蚪这个东西,它们认为这真是世界上最滑稽的事情。蝌蚪不说话,它只是默默的成长,用摆尾巴表示抗议。

有多少童年可以重来(小豆豆在中国前言并后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想起你
后一篇:分手的礼物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