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的天上白云飘
标签:
杂谈 |
分类: 文档 |
所谓玉,“温润而泽”。
正是青葱年岁的兰兰,由内而外散发出温润如玉的青春气息。
而她的声音润泽而轻脆,如风吹过小家碧玉的衣角,在挪步间,玉佩相击,动听的声响,完成了关于音乐的所有想象。
图/王振中
笑,是兰兰的一个象征,亲切自然,总能在瞬间消融陌生的距离。这与是否在夜场无关。
二十四日下午二点,和会街麦当劳二楼,当兰兰身着浅绿外套,素面朝天,清新如风地站在我面前时,她眼里的笑,让我感觉,和她似乎已经认识多年。甚至,她知道我也喜欢唱歌。
她似乎并不像一个歌手,准确地说,她没有我想象中歌手的孤傲。又或者说,她是不善于伪装的女孩。
晚九点半,酒吧的三层包厢已经坐满了人。灯光亮起,主持人穿着白西装上场,随着他有力的手势,激烈的鼓点将酒吧里的每一个人都点燃。
兰兰出场,还是清新淡雅的模样。灯光在她的脚下打出幽幽的蓝。
她化了淡妆,穿着黑色迷你短裙,眼帘低垂。在麦克风面前,她随性大方,真实自然,没有新人的羞涩。直到此时,她仍然是我白天所见的那个邻家女孩。
“消失了爱的影子,随风飘走,不再回头”,《热气球》,一首抒怀温暖的歌,兰兰干净空灵、温暖多情的声音响起,一样柔软的还有她的身体。她在舞蹈,身体是她歌曲的一部分,洒脱随意却又一切尽在掌握,一个停顿,一个激昂,都是恰到好处。
掌声、口哨、尖叫,兰兰笑了。兰兰的笑,像是在激流中扔下了巨石,激起更多的热情或者疯狂。这才是真实的兰兰,在舞台和歌声里,兰兰做回了自己,开朗活跃,随性自然。
兰兰的声音“很干净却很老道”。主持人的评价名副其实。台下送上来的玫瑰花蓝,在兰兰的歌声里,也低下脸来。
14岁那年,爸爸将兰兰送到南京的一所艺校,学习舞蹈专业,“或许,是我身上有一点天赋吧,从小就喜欢唱喜欢跳,几家艺校来挑,但最后选择来南京。”大一,兰兰和另两个姐妺成立了“芭比娃娃”舞台组合,虽然在校内外渐渐跳出了名头却只坚持了一年,“我们的分或者合,都是缘。那段日子,我突然发现,我喜欢唱歌,能唱好歌。”
唱歌,似乎成了兰兰的注定。兰兰是从大二开始唱歌的。起初,她只是跟着朋友去KTV自我陶醉,然后,被朋友介绍到现在的酒吧,“我令别人惊讶,别人令我振奋”。音乐响起,在第一个旋律从喉咙里飞出时,原本喧闹的洒吧里,突然安静下来,她用歌声“叫醒”自信和歌迷挑剔的耳朵。兰兰正式走进夜色下的舞池。在酒吧现场秀的环节里,曾有歌迷为兰兰拍了下价值二万的花蓝,兰兰成了舞台的中心。
兰兰长相恬静,一笑一频很像台湾影星陈德容,内心却很豪放。她曾想过练瑜珈,躺在那里听高山流水,明月清泉的音乐,只不过三秒钟,她就决定再也不练这玩意了。外人有所不知的是,台上台下有些男孩子气的她,其实有一颗细腻的心。前不久,兰兰开了自己的第一场演唱会,“那个晚上永远属于我”。兰兰把爸妈接到南京,一个人主宰了舞台,俨然是“梦中的那样”。少小离家,兰兰每次跑新场时,都会把爸妈带去,就是想要他们放心,南京的夜晚,不是他们想象的灰暗。
关于音乐理想,兰兰似乎并没有多少“野心”。她还没有自己的原创歌曲。有一首属于自己的歌,就像寻找一段爱情,需要缘,需要有人懂你。而现在,“我只想安静地唱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