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文档 |
想家的时候
http://army.tom.com 2000年12月22日来源:news |
|
第一封母子书 笔者随北京卫戍区某团领导到新兵连检查工作时,偶尔被两封诚挚的母子通信所感动。征得新战士陈熊飞的同意,现将他写给爸、妈那封信的草稿和他父母的复信寄上,希望借军报一角,给刚入伍的新战士一点启示。 北京卫戍区政治部 吕高排、李晓伟 亲爱的爸、妈: 你们好!昨天刚下火车,今天班长就催我们赶紧给家里写信。也许此时此刻,二老正在挂念我的冷暖和苦累吧。其实,不用担心,我们从县城坐上火车后,一路上被浓浓的战友情包围。我们的班长和两个星的军官(现在知道那是中尉),他们就好像本家中的大哥,一会问我饿不饿,一会问我想不想家。一路上,两个老大哥的军营故事讲得绘声绘色,原本担心寂寞的旅途,却在笑声中很快结束。 从南方到北方当兵,最怕的要数恶劣的气候。谁知一到驻地,我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您怎么也想不到,迎接我们的人有那么多。两排长长的队伍,就像咱们家乡马路上的两排白杨树,早已等候在那里。我们从中间走过时,热烈的掌声,喧闹的锣鼓声震耳欲聋,看见老战士们把手都拍红了,我心里舒畅极了。不知不觉间,还落下了激动的眼泪。 很快,我被分配到新兵营一连一排一班。中午吃饭的时候,让我震惊的事情发生了。走进饭堂,两排整齐的饭桌,干干净净,一点儿也不次于咱们县城的饭店。刚坐好,炊事班的老同志们就将饭菜送上来。连长把我们几个湖南的叫在一起,专门安排了一桌,河北的、山东的,也是各坐一桌。连长说:“这是你们到部队的第一顿饭,我们简单备了‘接风宴’,都是根据每个同志的家乡饮食习惯做的,请同志们一定吃饱吃好。”看见剁椒鱼头,我的眼睛再次模糊了。 不仅如此,连队还为我们准备了家乡报纸,在遥远的北方,我也看到了咱们县城开展冬季兴修水利工程的报道。想必,爸爸也在其中吧。 晚上的“迎新兵晚会”同样开得热热闹闹。不好意思,在大家的鼓动下,我也走上了舞台,唱了一曲咱们家乡的《浏阳河》。想不到,从来不敢出头露面的我,居然赢得了好一阵子掌声。 接下来,我们进行了适应性的训练。班长说,以后的3个月里,训练强度将逐渐加大,吃苦也是在所难免的。不过,我想凭我的身体,我能顶住的,爸爸妈妈,你们就只管放心好了。 你们的乖儿子:陈熊飞 飞儿: 看完你的来信,全家人由衷地为你感到高兴! 你知道吗?自从你走的那天起,我和你爸几乎每天都在挂念你,盼望着你的来信,盼望着你的消息。每天早晨,我还是5点半就起床,为你迅速准备上学的早餐。早餐准备好了,才想到你已经远走他乡了。每当这时候,我的眼泪就止不住地流下来。 你在家是独子,很受亲戚朋友的宠爱,这一次是第一次出远门,人生地不熟,真怕有点什么闪失。 现在可好了,知道你在那里很好,知道有这么多像大哥哥一样的战友关心着你,爱护着你,我们心里的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 说起来,当初你提出去当兵的时候,我和你爸还有点反对,一个是你年龄还小,不懂得的事太多;二是家中就你一个男孩子,我们不愿你吃太多苦。 后来,在你的再三请求下,也就同意了。而且也想借此机会,让你去好好锻炼一下。 但是,部队毕竟是一个特殊的集体。它不同于家里,也不同于学校。想得到锻炼,想得到提高,必然要吃苦、受累。所以你一定要有心理准备,不要为暂时的新奇、兴奋忘乎所以。我想,以后的日子,许多的坎坷和困难,都等着你去克服和战胜,你需要有足够的勇气和坚韧,勇敢地面对这一切。 飞儿,你身上的弱点,作为母亲是看得最清楚的。有时候,你太任性。在部队里,你尤其要学会谦虚,学会理智。 家里的事你不用挂念。只要你安心在部队服役,听领导的话,和战友之间搞好团结,常给家里来信,我们就很高兴了。 时刻想念着你的爸爸和妈妈 乡音,是每个人心底的一轮太阳,总是温暖那些远离家门的孩子。无论你在雪山、海角、边防、哨所,倾听乡音,总有一种来自心灵深处的震颤。12月10日,新兵到部队的第3天,当笔者到驻川藏兵站新兵营一连采访时,恰遇浙江籍新战士张勇正满脸幸福地给女朋友打电话,征得本人同意,笔者将内容整理如下: 张:喂,小莉吗? 莉:是我。小勇,我一直等你的电话哩! 张:刚到部队挺紧张的,班长每天早上让我们练叠被子。 莉:怎么?叠被子还要练啊? 张:那当然。被子是当兵的脸面哩。就是你看电视上的那种叠得跟刀削的一样。我们新兵的被子太皱,我本想洒些水就可以叠出线来,我们班长不让。班长叠被子真行,三两下就叠出来了,看上去有棱有角。最有趣的是,每天都要评比看谁被子叠得好,好的给你贴红三角,叠得差的就贴白三角。 莉:你在家嘴挺刁的,部队的饭能吃得惯吗? 张:说实话,大锅菜的味道真不怎么样。有时候我请示班长吃一筒方便面,改善改善。不要紧,慢慢“改造”吧!我告诉你,我们开饭前先要排队唱歌。 莉:唱歌?全是军歌吗? 张:是。有《想家的时候》、《小白杨》、《当兵的人》、《走进新时代》。唱歌的声音大不大,是你有没有士气的表现,我们都扯着嗓子吼,班长说,我们那是“喊歌”不是唱歌。 莉:听说新兵班长都挺凶的?干不好就要挨骂,你害不害怕? 张:凶啥!班长每天晚上都要摸一摸我们的被褥潮不潮,问我们冷不冷,想不想家,还催我们赶快写家信,省得家人担心。非打即骂那纯粹是一种传说。 莉:听说新兵连晚上要搞紧急集合,早上要跑五公里越野,你受得了吗? 张:没那么严重!紧急集合到现在还没搞,五公里越野每星期只有一次。就是现在天气冷,风大,我们练军姿,人站着不能动,一会儿手就冻得难受。班长很理解我们,还挨个给我们搓手背呢。 莉:只要你能吃苦,我就放心了。但我可得提醒你,部队规矩多,领导批评,可不能顶牛。 张:这我知道,前天我还被排长不点名批评了一回。 莉:什么事? 张:那天排队到食堂吃饭,我在队列里说话了,这是不允许的。 莉:那你可得注意。 张:肯定喽。 莉:你缺钱吗? 张:不缺!从家带来的钱还没花呢,班长动员我们都要存到银行里去,我正在犹豫呢。 莉:好,没想到一到部队,你就被铁的纪律给管住了。这事我一定要告诉你爸你妈。哎,什么时候我来看你? 张:千万不要来!才当新兵就有女朋友,战友们知道了会笑话我的。 莉:也行,我会经常给你打电话的…… (李小平、李尚云整理) 第一张戎装照 驻沈阳某部新战士周宇航清楚地记得:“来到新兵连的第二天,我正在洗衣服,听到水房外战友们跑来跑去的,还以为有首长来看我们呢。知道是照相的来了,我别提多高兴了。赶紧把手在裤子上胡乱抹了几把,跑回宿舍把还未拆封的白手套拿出来戴上,在连旗旁照了张相。样子挺傻的……”可他哪里知道,照片一寄到家,就带给父母莫大的慰藉。 (郭升强、杜善国) 第一份贺卡 也许是刚刚离家的缘故,距圣诞节和2001年元旦还有好几天,新兵们的贺卡已像雪片般地飞进军营。其种类五花八门不说,就贺卡上的寄语可谓令人眼花缭乱。新兵刘志军长得挺帅,父母都是作家协会的会员,写了不少好文章。志军刚进军营的时候,看什么都觉得新鲜:饭前要唱歌,看电视还要写心得体会……可没过几天,新鲜感没了,觉得队列训练很枯燥,于是,他躲在被窝里,给父母写了一封长长的“求救信”。 这天下午,刘志军收到了爸爸妈妈寄来的第一份贺年卡,上面密密麻麻写着一首长诗:你转身远去的背影/牵走了我们凝望的目光/你阳光灿烂的笑脸/依然在我们的心头绽放/远行/你能走好吗?/前程里有风雨/你的翅膀还不丰满/道路充满泥泞/你的脚步还不坚实/你的每一次跋涉/都牵动我们的心跳/知道你的驻地多雨/我们在天气预告里寻找阳光/想过你的肩膀还很稚嫩/我们在梦里为你欢唱/我们—渴望你是雄鹰/傲视四野/笑看天下/期盼你是大树/无惧风雨/挺起胸膛/那才是你/走出父母的庇护独自飞翔/走出年少的怯懦勇敢刚强/那才是你/一个军中男儿的荣光/豪情走四方…… 捧着这份沉甸甸的贺卡,刘志军似乎感受到了什么…… 新兵陈鹏来自陕北农村,父母早已去世,是邻里乡亲照顾他长大的。这几天,看着同班的新战友们相继都收到了父母、同学、朋友寄来的贺卡,心里很不是滋味。昨天下午训练结束后,通信员小李把一个大信封塞进了他手里。拆开信封,一只美丽的和平鸽飞了出来,花环、长城、手握钢枪的战士……贺卡漂亮极了,还有一股淡淡的清香。 “军营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你应该为有千千万万个兄弟而感到骄傲。”落款竟是班长。 那一刻,小陈捧着贺卡哭了,真正体会到了战友间纯真的友谊,感到自己是最幸福的人。 从山东沂蒙老区来的新战士许岚的贺卡最特别。贺卡是妹妹自制的。贺卡内右下角粘贴着一朵叫不上名的黄色小花,一杆小茎配以两片细长的干叶,整朵花便极为雅致地鲜活于纸面。打开只看一眼,一股温馨的故土亲情迎面扑来。 “哥,快过阳历年了,娘怕你想家,催我给你写个信。娘前天熬了一宿给你纳了这双鞋垫,还特意绣上了‘当个好兵’四个字。娘老了,可地里家里的活她总要忙活,娘说她还能干,多干点身体好,让你别想家,想家的时候就看一看娘纳的鞋垫。娘又开始焙地瓜了,她说你最爱吃,让我随后再给寄上一些。娘还说,你是咱家里第一个出来当兵的人,要好好干,别给咱庄户人丢脸,当个好兵回来见娘……” (谷昊、阎加吉、独锋歌整理)/解放军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