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欧洲人的烘烤生活——法国面包店拾零

(2017-05-16 16:01:29)
标签:

摄影

杂谈

石肩

分类: 纪实摄影
欧洲人的烘烤生活——法国面包店拾零


2017年4月下旬欧洲一行,领略了欧洲的烘烤生活。特别是在法国,随处可见的面包店,让我大开眼界。见惯了馒头、花卷、煎饼的我们,像是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不禁惊叹,原来面包能烤得这么丰富多彩。
我用三十几张照片与您一起领略一下法国面包店那金黄色的麦芽的香气。
 
欧洲人的烘烤生活——法国面包店拾零
在法国,面包店随处可见,居民区,商业街,地铁站,大街小巷,远远的就可以闻到“麦芽的香气”。面包,确实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烘烤生活是他们的一种不可或缺的生命元素。这和中国完全不同,虽然现代的中国也有了面包等烤制食品,但溯本求源,欧洲是烘烤生活,中国是蒸煮生活。他们是在烤箱里求生活的,我们是在铁锅里。


欧洲人的烘烤生活——法国面包店拾零
居民小区里的小面包店。


欧洲人的烘烤生活——法国面包店拾零
地铁站、火车站里也一定会有面包店。


欧洲人的烘烤生活——法国面包店拾零
火车站里的面包店。


欧洲人的烘烤生活——法国面包店拾零
超市里的面包柜台更是不可或缺。

欧洲人的烘烤生活——法国面包店拾零
在欧洲旅行期间,我始终在想一个话题,同样是面食,为什么欧洲吃的是面包,中国吃的是馒头呢?百思不得其解。你们想过这个问题吗?不去欧洲可能不会想这么无聊的问题。
老婆说,”为什么欧洲人是大鼻子,你是小鼻子呢?各国当然不同。就这么长的。”我说,你根本就所答非所问。那他为什么是大鼻子?撒谎撒的?
回来后我还在想这个问题。为什么他们吃的是面包,我们吃的是馒头。他们一直没发现蒸汽的作用吗?蒸汽机不是外国发明的吗?也许他们会做馒头,也会做面包,但是不喜欢馒头,只喜欢面包?喜欢硬的不喜欢软的?我说欧洲人下巴怎么那么大呢。他们烤肉烤惯了,顺便把面团放火里烤面包?是因为面包里可以放各种东西?
困惑中,我特意上网查了一下,网上也是众说纷纭。我查了半天,最后,总结出了这么几条。
1、欧洲地理环境、气候和农作物的原因。他们只能种燕麦和大麦,他们生产技术也低,不会精耕细作。燕麦和大麦虽然蛋白质含量高,但是颗粒粗,粘合力较差,没法做成馒头,只能烤成面包吃。馒头是用小麦粉磨成的面做的,亚洲,特别是中国的肥沃土地、降水和气候才产出优良的小麦。说白了,他们就没有吃馒头的命。馒头多好啊,有句歌词说得好“又香又白人人夸。”我说外国人这么喜欢这首歌呢,羡慕馒头。
说到欧洲的地理和气候,葡萄酒和牛肉也和这个有关。他们的土地,种植葡萄和放牧是比较适合的。这么看,好的风光和怡人的气候不一定就是好的农业种植条件。
2、烹调工具不同的结果。面包的工艺比较简单,在古代,有木材有火就行。而蒸煮工具比较复杂,古欧洲人没有中国那么深厚的工艺水平,做不出蒸笼,只能烤着吃了。中国考古发现,我们很早就有陶制的蒸煮工具。实际上蒸馒头只需把水烧开,100度恒温即可。面包更费火。谁说中国不环保,天天做饭都比欧洲人少浪费多少能源,减少多少排放。
3、面包水分少,容易存储,馒头水分多,不易存储。面包适合旅行食用,放个十天八天都行,馒头可不行。可能是他们作物少,粮食不咋够吃,有点面,赶紧做出来,怕放坏了。
4、西方喜欢冷食,中国喜欢热食。这倒不差,西方国家的很多食物都是冷食。而中国,喜欢热食,汤食和合食。
理由找到了不少,不知道对不对,不过,想一想,现在换过来会怎么样?让欧洲人天天吃馒头,让中国人天天吃面包。这招够损的。
可以想象,欧洲人比中国人幸福。他们会把馒头切成片,然后煎烤馒头片,抹上黄油起司,完美。或者再进步点,两块烤好的馒头片,中间夹上菜叶子和火腿肠,中式汉堡包诞生了。再进步点,三块馒头片夹盐水肠,三明治诞生了。或者,干脆把馒头用电钻钻个窟窿,里面塞根火腿肠,不好意思,中式热狗产生了。也可以想象出,面对上顿下顿的面包,中国人一筹莫展的模样。面包已成型成味,你怎么弄它都是面包。没办法的办法,东北人把面包切块放猪肉和粉条子里炖,陕西人掰碎了放汤里做泡馍,甘肃人切成条放牛肉加汤,四川人使劲用辣椒把他腌掉。可是,面包,还是面包。
想想,还是中国人幸福。中国饮食,博大精深啊。


欧洲人的烘烤生活——法国面包店拾零
美丽的面包女郎,可能更吸引我的眼球。这位姑娘,我想问问你,你的发式是一根麦穗吗?是为了配合面包店的广告吗?


欧洲人的烘烤生活——法国面包店拾零
不过她们不喜欢被拍照,拍面包可以,拍脸蛋不可以。这让我大为遗憾。不过我还是尊重他们的意见,只拍了两张带人的面包店,远远的,悄悄的。而且这里所有的照片,我都是用佳能EOS M3微单(微型单反)拍摄的,怕目标太大,引起反感。

欧洲人的烘烤生活——法国面包店拾零
踏进金光灿烂的面包店,看到这些面包花式翻新。百种味道,千种风情,国内喜欢烘焙的妹妹们要是来了,会大饱眼福的。


欧洲人的烘烤生活——法国面包店拾零
其实在中国的面包店里,面包蛋糕的样式也逐渐多了起来,但和法国的比起来,还是小巫见大巫了,毕竟人家是面包的发源地,面包是他们的生活必需品,我们只能做辅食。


欧洲人的烘烤生活——法国面包店拾零
其实对于面包和蛋糕,我是叶公好龙,喜欢看不喜欢吃,非常不喜欢吃。味蕾是有记忆的啊,正宗的中国胃,遭不了那洋罪啊。
老婆说,你为什么不喜欢吃?我说我就是不喜欢吃,我面包过敏。老婆不愿意让我吃肉的时候,我就说过,我蔬菜过敏。
为什么不喜欢吃,我也说不太清楚,可能我不喜欢甜食,或者不喜欢那种口感,或者我本身就是个肉食动物,再或者以前吃的面包都不好吃。小时候,吃的那种如屎条一样盘成的面包就没有什么好感。可是不喜欢吃,到了欧洲,又能怎么样呢?难道要饿死吗?有些朋友知道我要去欧洲,告诉我,那里吃不饱。我说怎么会吃不饱呢?他们说,就是吃不饱,你去了就知道了。到了真就知道了,不是吃不饱,是”发生了吃的问题”。肚子饿的时候,望着那倒霉的面包,我就会和老婆叨咕一句,欧洲旅行,“发生了吃的问题”。说这句话的时候,耳边总是想起电影《1942》里开头那句旁白,干涩的河南口音:“1942年冬,至1944年春,因为一场旱灾,我的故乡河南,发生了吃的问题……”


欧洲人的烘烤生活——法国面包店拾零
我和老婆商量,能不能买只烧鸡,夹在面包里?老婆说,饿你半个月。切,不和你好了。我的眼睛盯上了儿子的方便面。
儿子在法国留学,我们去法国时,给儿子带了国产的方便面,2包10袋,他很馋这个。他一直陪着我们旅行,所以方便面一直在拉杆箱里。吃不惯面包的我,连哄带骗,几乎把他的方便面都给吃了。只剩下两袋,老婆说,你行行好吧,给儿子留点吧,求你了,大老远带来一回,你总得走后给儿子留点念想啊。这两袋方便面才免遭劫难。


欧洲人的烘烤生活——法国面包店拾零
说跑题了,不能总诉苦。还是说法国面包店吧。看着也很养眼,那就光看不吃,望包止饿。

 
欧洲人的烘烤生活——法国面包店拾零
不过,靠墙戳着的那种叫做“法棍”的面包我还是比较爱吃,在巴黎的表姐给我买了一个,恰巧是咸口的,硬硬的,味道和口感都有点像中国的烧饼,原来原因在这儿。


欧洲人的烘烤生活——法国面包店拾零
再有就是这种牛角面包,中国人称他为“可颂”面包,我还比较容易接受,脆皮少糖。


欧洲人的烘烤生活——法国面包店拾零
这些面包和蛋糕,像一件件精致的艺术品,我怎么就能不爱吃呢?在这样的国度呆时间长了,是不是给我碗米饭我就能叛变啊?


欧洲人的烘烤生活——法国面包店拾零
这些带水果的蛋糕,更是诱惑。


欧洲人的烘烤生活——法国面包店拾零



欧洲人的烘烤生活——法国面包店拾零


欧洲人的烘烤生活——法国面包店拾零
说说这些点心的价格吧。
那种可颂面包是1.2欧元一个。这种夹蔬菜或者鸡蛋,或者火腿肠的汉堡,1欧一个。
在欧洲,买什么东西,你别老想着人民币,一折成“人民的币子”,就没法吃了,这个汉堡就变成了7块5了。但是,对于法国人来说,一个月同样也挣2000元,1块钱买个汉堡,在中国你可以想象吗?19.9欧元,在罗马能吃一顿正宗的日本料理自助餐,也不算自助餐,但是随便点,可劲造,生鱼片、寿司、炸虾、炒青菜,竟然还有饺子、烧麦,随便吃,只要你不剩下。20块钱,在中国能吃到什么呢?不好意思,我们去了这个店名叫做“味”的料理店两次,我和儿子每次都是弯腰出来的。心里直喊抱歉,把店主给宰了。其实我们没有 ”抗日”的意思,更没吃太贵的东西,寿司吃的多,好久没吃到米饭了,可以理解啊,必须理解。


欧洲人的烘烤生活——法国面包店拾零
这个要贵一些了,27欧。



欧洲人的烘烤生活——法国面包店拾零
这个东东叫什么不知道了,热狗?1.5欧,可能因为夹了肉肠了,贵了。


欧洲人的烘烤生活——法国面包店拾零
蔬菜是比较贵的,拌好的蔬菜沙拉,7.20欧一盒。


欧洲人的烘烤生活——法国面包店拾零
这是一家店里的各种三明治的价格。



欧洲人的烘烤生活——法国面包店拾零
中间的这叫什么?长长的,粗粗的,热热的?搞烘焙的妹妹知道吧。这个1.8欧。

欧洲人的烘烤生活——法国面包店拾零
这种看不上眼的烂货我没注意价格,估计也就0点几欧。在巴黎或者罗马花现金时,别说角,“分“单位还存在,常常使用。中国呢?也许只有超市价签上会有,但你买菜还会用到“分”吗?名存实亡了吧。想起来了,我家零钱罐里倒有不少,将来不得作废啊?哪天赶紧清点出来,买点豆腐吃吧。

欧洲人的烘烤生活——法国面包店拾零在各个面包店,老婆儿子精心挑选面包时,我的眼睛始终在搜寻,怎么没有卖熟食的呢?猪蹄、鸡爪子啥的?烧鸡、鸭脖子?实在没有,烧烤也行啊,烤羊腰子、凤尾啥的?更没有了,面包店里没有,超市里也没有。但我一直没有停止寻找。看到这个柜台时,把我乐坏了,口水都差点出来。以为那是烤鸡脖子,赶紧凑过去,到跟前一看,哪个败家的面点师竟然把面包烤得那么像鸡脖子一样呢?


欧洲人的烘烤生活——法国面包店拾零




欧洲人的烘烤生活——法国面包店拾零
面包女郎不喜欢拍照,面包男郞也不喜欢。我用英语和这个说法语的小伙子周旋了几句,他竟然同意了我拍了。也许他根本就没听明白我在说什么?他正在做面包。


欧洲人的烘烤生活——法国面包店拾零
面包出生前的样子好丑。


欧洲人的烘烤生活——法国面包店拾零
丑就是了,你还涂脂抹粉,抹就抹了,你还抹得这么丑。巧克力粉。


欧洲人的烘烤生活——法国面包店拾零
面包店里,也常常卖巧克力。

欧洲人的烘烤生活——法国面包店拾零
在法国,实在没有米饭了,没有方便面可吃了,熟食烧烤也没得吃了,我的脑海里突然蹦出了三个字,”开封菜”。对KFC,就是它了,买鸡翅吃。
在巴黎的表姐,义正言辞地拒绝了我。到法国买啃的鸡吃,这不是打我们法国人脸吗?别人知道了,会笑话你,也会笑话我的。不许吃。
不过,坚持就有奇迹,趁一次表姐没和我们一起上街,我毫不犹豫地求助儿子,看在我生你养你的份上,给爸买点啃的鸡吃吧。儿子开恩了,拿出手机,导航,寻找,拐弯抹角,终于找到了一家肯德基店。他说,在巴黎,好像只发现了这一家肯德基店,怎么可能呢?连我们葫芦岛这个小城市还三四家呢,看来法国人真实排斥肯德基的。进了店里,惊喜地发现,这里的鸡翅好便宜啊,16欧,竟然买了20块。同样的数字单位,在中国的肯店里,可能只能买到一对半。抱着鸡翅纸袋子,流着口水回到表姐家,不好意思地坦白。却发现,表姐已经为我们买了好多熟食和拌菜,是她特意找到一个韩国店买到的,估计我们已经挺不住了。真实不好意思。

欧洲人的烘烤生活——法国面包店拾零

说了半天面包,把我说馋了,不是馋面包了,馋的是猪肘子,用这个万幸的猪肘子照片结尾吧。这还是我的最爱。在瑞士因特拉肯一家西餐店里吃到的,终于,吃到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