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和两只池鹭的故事】——葫芦岛 龙湾海滨湿地

(2012-10-21 22:23:47)
标签:

摄影

杂谈

分类: 葫芦岛风光

【我和两只池鹭的故事】——葫芦岛 <wbr>龙湾海滨湿地

还是龙湾海滨北侧那块湿地(参照上一组照片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8ccae10102e0a2.html 

还是十一长假。把拍到的池鹭编成一组,起个名叫《两只池鹭的故事》,究竟有没有故事,我也说不清楚,看图自己说话吧。

   【我和两只池鹭的故事】——葫芦岛 <wbr>龙湾海滨湿地

在湿地上,有条小河的入海口。(其实不是小河,呵呵,见后)每天早晨,两只池鹭,在那里用早餐。我在那里拍了四个早晨,这对小恋人,一定烦死了:这人怎么回事儿,总举个炮筒子拍啥啊,连顿饭都不让吃消停。

 

【我和两只池鹭的故事】——葫芦岛 <wbr>龙湾海滨湿地

他们在一起欢快地生活,比翼齐飞,嘻笑打闹。一起寻找食物,一起唱歌跳舞。

 

 

【我和两只池鹭的故事】——葫芦岛 <wbr>龙湾海滨湿地

小河里有小鱼小虾,不知道是从大海回游到小河里的还是小河里本来就有的。这就是他们的早餐。但是小鱼没有那么多,也不会主动送进嘴里,一定要辛苦地寻找,才能获得。

 

【我和两只池鹭的故事】——葫芦岛 <wbr>龙湾海滨湿地

池鹭有一双非常锐利的眼睛,能隔着水面看得很深很远。

 

【我和两只池鹭的故事】——葫芦岛 <wbr>龙湾海滨湿地

 

 

【我和两只池鹭的故事】——葫芦岛 <wbr>龙湾海滨湿地

他们的脖子平时收缩起来,看起来很短的。

 

 

【我和两只池鹭的故事】——葫芦岛 <wbr>龙湾海滨湿地

一旦发现了食物,弯曲的脖子会猛地弹出去,如一杆箭一样,摄入水面。

 

【我和两只池鹭的故事】——葫芦岛 <wbr>龙湾海滨湿地

 鱼再小也是肉啊。

 

 

【我和两只池鹭的故事】——葫芦岛 <wbr>龙湾海滨湿地

感觉他们总也吃不饱,虽然每个一两分钟就能捉到一条。

 

【我和两只池鹭的故事】——葫芦岛 <wbr>龙湾海滨湿地

他们也有失手的时候,动作稍微慢一点,小鱼就会游跑了。

 

 

【我和两只池鹭的故事】——葫芦岛 <wbr>龙湾海滨湿地

 看,小鱼跑远的轨迹。

 

【我和两只池鹭的故事】——葫芦岛 <wbr>龙湾海滨湿地
 这一只不知道什么原因生气了,另一只池鹭赶紧过来哄她:“给你吃吧!”

 

 

【我和两只池鹭的故事】——葫芦岛 <wbr>龙湾海滨湿地
“我才不稀罕吃你那破玩意呢。”“不吃拉倒,我自己吃了。”另一只“哼”了一声,不和你好了。起身飞走了。


【我和两只池鹭的故事】——葫芦岛 <wbr>龙湾海滨湿地
池鹭的羽毛是很好的伪装。白色的翅膀收缩进褐色的羽毛中,与荒草和土地的颜色很接近,离的远,你很难发现。

 


【我和两只池鹭的故事】——葫芦岛 <wbr>龙湾海滨湿地

 


【我和两只池鹭的故事】——葫芦岛 <wbr>龙湾海滨湿地

只有在飞翔的时候,才会显露出白色的羽毛。即使你发现了,它也飞跑了。所以很难抓拍到他们飞翔的镜头。

 

【我和两只池鹭的故事】——葫芦岛 <wbr>龙湾海滨湿地

 

【我和两只池鹭的故事】——葫芦岛 <wbr>龙湾海滨湿地
他们的下肢很长,亭亭玉立,水不深的话,可以站在水面扑捉猎物。爪子很大,无论河底什么构造,都能站立很稳。

 

【我和两只池鹭的故事】——葫芦岛 <wbr>龙湾海滨湿地

池鹭非常警觉,正常情况下,绝不可能让你靠近。


【我和两只池鹭的故事】——葫芦岛 <wbr>龙湾海滨湿地
你走近些,它就走远些,你快它也快,总是与你保持着很远的相等的距离。


【我和两只池鹭的故事】——葫芦岛 <wbr>龙湾海滨湿地
你若动作幅度大些,它会突然起飞,跑远。


【我和两只池鹭的故事】——葫芦岛 <wbr>龙湾海滨湿地

我没有长枪大炮,最长焦是70-200的小白。我也没有疯到“伪装”的程度,只是穿了一件咖啡色的上衣和一条牛仔。为了能拉近与池鹭的距离,我只有一个办法,举着相机一动不动。

池鹭飞远后还会再回来,继续它们的早餐。不过会离你远远的,然后它也会长时间的一动不动,观察你的动静。你稍有动作,它就会跑掉。
我就这样与它对峙,最长的时间,我们都保持二十几分钟一动不动。惹得远处收庄稼的老太太也一动不动向我望着,心想,这个傻子在干什么,因为她的角度是看不道沟里有什么的。我当然是带了独脚架的,不然,小白会累断我的胳膊。

等到池鹭放心了,它才会慢慢行走,寻找食物,以为你是“植物人”,或者就是稻草人。即使你小幅度的动作、扭转,它也不在意了,这是长时间的对峙换来的。不过,瞧它这眼神,看着我,还是心有余悸。心里说:这植物人眼珠咋还会动呢?


【我和两只池鹭的故事】——葫芦岛 <wbr>龙湾海滨湿地


【我和两只池鹭的故事】——葫芦岛 <wbr>龙湾海滨湿地
每次拍摄完,我都会感到深深的歉意,把两个小池鹭惹得飞来飞去,很多时候还处在警觉中。确实,那四个早晨,他们没吃消停。抱歉了。



【我和两只池鹭的故事】——葫芦岛 <wbr>龙湾海滨湿地

这是现场照片。上面发的照片进行了裁切。

 

 

后记:

1、我不怕大景区,我怕身边的小景物。 

摄影普及到今天这样的程度,几万块钱的数码设备已经如同笤帚、拖把一样地普遍着。

然而有多少是在拍照,有多少是在摄影?

现在好像有一个误区,好的照片一定要到好的风景区,才能拍得到,所谓的大片,只能在大的地方出现。人们去名山大川,去寻找,去等待,去抓取。却往往忽视了身边的景物。

人们在不停地寻找新鲜,然后不停地更换着美景,然后拍下来,拍下来。却不会沉下心来面对同一片景物静静地观察,思考,想象,静静地等待,利用各种光源和构图去发掘它的美。拍照时一带而过,草草了事,不痛不痒,怕浪费快门,怕耽误时间,怕被人说笨,其实,相机快门就是用来浪费的,拍照的就是一群傻子和笨蛋。成名的画家,艺术家,多数是疯子。

人们会用一种格式化的摄影技巧和构图方法照搬照抄着所谓大家的摄影风范,却从不会在里面参杂自己的思想和特点,尽管是一点点小心思,让照片感觉不同。

人确实是这样,熟悉了的东西,就没了新鲜感。其实你真的熟悉它吗?了解它吗?

如果把身边的平常景物都能挖掘出美来,真有机会去大地方了,你就可以闭着眼睛拍了。所以,玩摄影,我不怕大景区,我怕身边的小景物。

 

2、发一张“现场”照片防止误导。 

在微博中,“新浪旅游”转过我的一些葫芦岛风景照片,拍摄的都是普通的景色。全国各地有些来过葫芦岛的微博朋友对我的照片提出质疑,这是葫芦岛吗?葫芦岛哪里?我只好一一解释,这千真万确是在葫芦岛拍的,然后一一标出拍摄地点。还有的朋友在我的博客后面留言说,前一段去过葫芦岛,没拍到你照片那样的景色。以为这块湿地是一个很大的景点,感到非常遗憾。甚至有些本地的摄影朋友,看过我的博客打电话问我,你标的都是葫芦岛拍的,我咋没看过,在哪儿拍的?还有的朋友留言给别人说,不要轻易相信摄影师的眼睛,真的没有这么美。呵呵。

摄影确实有美化的功能,河沟能拍成仙湖,树林能拍成秘境,熟悉的景物,通过镜头的定格、放大和美化,进入了另一种境界。这就是摄影的功劳。另一方面,也在于我们对熟悉的景物的不断的观察和挖掘。

还有的朋友看过照片说,一定要到葫芦岛去一趟,我真怕这些朋友到了这个现场,会大失所望。所以,我借鉴一位博友的经验,发了日志照片后,在后面发一张“现场”,一是防止误导,把他们从外地引入歧途,再有就是佐证一下那句话:美在于发现和挖掘,美就在你的身边。

这组池鹭的照片,我整整拍了四个早晨。十一长假期间,每天三个小时。然后从几百张照片中选出这么几张。这里根本就不是什么小河,而是城市污水排水沟,直达大海。池鹭也非常警觉,稍有动静便会惊飞。虽然傻子一样付出很多艰辛,虽然照片不尽完美,但是快乐也许就在于此吧。

 

3.这些池鹭是怎么拍的。

也许有人问,你说的这么警觉那么难的,可你这些照片是怎么拍的?

我没有长枪大炮,最长焦是70-200的小白。我也没有疯到“伪装”的程度,只是穿了一件土黄色的上衣和一条牛仔。为了能拉近与池鹭的距离,我只有一个办法,举着相机一动不动。

池鹭飞远后还会再回来,继续它们的早餐。不过会离你远远的,然后它也会长时间的一动不动,观察你的动静。你稍有动作,它就会跑掉。
我就这样与它对峙,最长的时间,我们都保持二十几分钟一动不动。惹得远处收庄稼的老太太也一动不动向我望着,心想,这个傻子在干什么,因为她的角度是看不道沟里有什么的。我当然是带了独脚架的,不然,小白会累断我的胳膊。

等到池鹭放心了,它才会慢慢行走,寻找食物,以为你是“植物人”,或者就是稻草人。即使你小幅度的动作、扭转,它也不在意了,这是长时间的对峙换来的。不过,瞧它这眼神,看着我,还是心有余悸。心里说:这植物人眼珠咋还会动呢?

 (重了?重了就重了吧,反正照片后的文字没人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