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学堂:颠覆传统教育的“私人学馆”——长江商报

标签:
今日学堂杂谈 |
今日学堂:颠覆传统教育的“私人学馆”
上小学,读中学,然后考大学,这是绝大多数中国家长为孩子设计的成长道路。但在武汉就有这样一群家长,他们完全抛弃传统的教育模式,花费巨资将孩子送到一所名叫“今日学堂”的“现代私塾”学习,孩子每天诵读四书五经,学术武当拳法。在他们看来,中国现行的教育“是在浪费和扼杀孩子的学习天性”,他们宁愿不让孩子参加高考,甚至不读国内的大学。不过,对于这些家长们的行为,不少老师和家长认为过于冒险,而且不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
幼儿园毕业,选择读小学,天经地义。但近一个月来,却有30多名家长宁愿一年花3万元钱,将小孩送到武汉一所没有学籍的私塾去念书。不过,让他们失望的是,即便是他们拿着钱,那所私塾学校却将他们拒之门外,因为私塾招生人数有限。
这所私塾名叫“今日学堂”。它究竟是所什么样的学校?跟传统的学校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家长放弃公办学校,宁愿花高价选择私塾呢?近三天来,本报记者连续两次来到“今日学堂”探访。
既非公办也非私立,10岁伢能读英文报刊
它不是公办学校,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民办或私立学校,用该校校长张健柏的话说,就是“与目前能够定义的任何类型的学校都不一样,与其说是私塾,还不如说是私人学馆”。
20日上午11时许,记者来到位于江夏区一个度假村的“今日学堂”时,学生正在上课。在一间教室里,6个小朋友正在上英语课,他们用的教材是《新概念英语》。见记者来采访,他们还争着展示英文水平,大声朗读课本。
“这几个小孩年龄在7-8岁左右,但他们正在学习《新概念英语二》,如果这册书学完,相当于公办学校高中生的英语水平。”该校有关负责人介绍说,英语是他们教学的强势科目之一,学堂里10岁左右的学生,基本上能看懂纯英文的报刊杂志。
在另一间教室,也有8名学生在上英语课,不过这8名学生年龄稍大,在10岁-14岁左右,他们在老师身边围成一个圈,用英语与老师对话。
学生饭前三鞠躬,还要诵读“感恩词”
中午12时,学堂下课,全体学生到食堂吃饭。食堂很别致,在一张长条桌子的两侧,摆着学生的碗筷。而在长条桌对面的墙上,则挂有道家的经典语录。开饭前,所有学生起立站好,由老师带着学生对着语录三鞠躬,然后还要诵读“感恩词”: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老师的辛勤教育,感谢同学的关心帮助……
“三鞠躬是为了感谢孔子、老子这些伟人。”诵读完“感恩词”,学生才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开始吃饭。吃饭很安静,除了吃饭的咀嚼声,几乎听不到任何一个学生在讲话。
伙食由学校提供,当日午餐是三个菜:菜瓜炒肉丁、波菜、炒青豆,还有一个汤。学堂老师称,之前社会上有些误解,说我们是以吃素食为主,实际不是这样的,每餐饭都是有荤有素,基本上都是三菜一汤,供学生选择。
“今日学堂”的教学模式完全不同于传统的义务教育,因为这里的学生没有年级制。比如一个学生在英语方面差些,上英语课时就跟着一年级学生上课,但如果他国学方面强些,读国学时可能会跟着高年级的学生就读。
“这就是我们所倡导的教育方法,因人而异。”张健柏说,这里不像公办学校那样搞“一刀切”:即有的学生对某章节学会了,但也必须按课程进度上课;有的学生可能对某章节还没听懂,但也必须按课程表跟着往前走。“这样实际上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
据介绍,“今日学堂”的主要课程可分为三类:一是语言类,包括中文和英文,中文即以传统国学为主,同时包括心理学和哲学的内容;英文则以《新概念英语》为主,配合国外的阅读资料。第二是科学类,以国外科学教材为主,包括数学、生物、地理、物理、化学等知识,同时配以“Discovery(科学探索)”等影像资料作为泛读课本;第三则是武术类,以学习武当拳法为主。
记者打开该校自编的《传统文化校本教材》,就包括有《老子》、《金刚经》、《心经》、《张三丰武当武术》等内容,排版跟古书差不多,从右往左翻,从上往下排。
功课不想学可暂停,练武术取代体育课
传统的义务教育,学科知识的难度和深度是按年级来划分的。但在“今日学堂”,却不完全按学科的知识体系划分年级,即并不一定非要二年级接着一年级所学过的内容上课。
这一点,在数学课上体现最为明显。在“今日学堂”,没有单独的数学课,对刚入学的学生,有一门“算术”课,主要教会学生加、减、乘、除等最基本的数学常识。学习两年后,如果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那么可暂停学习数学,到10岁左右再接着学数学,“当然,在暂停期间,也并不是放弃对数学的学习,而是通过科学教材培养小孩的逻辑思维能力,等到了10岁时思维能力增强之后,再进一步学习数学,这样的效果也会更好一些。”
用张健柏的话说,“今日学堂”所教的知识包括传统学校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的课程,比如英语课,有小孩学习五六年后,用大学专业英语四级的试卷来测试,也能考高分,所以不好区分学堂究竟是小学还是中学。
更特别的是,学堂根本不上体育课,锻炼身体直接学武术。张健柏认为,上体育课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学生的体质以及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而练武既可以学习传统文化,同时也是促进大脑发育的有效手段, “只要能坚持练武,等他们到18岁左右个个都是武林高手。”
没有作业不考试,学生调皮罚他自己去玩
跟传统的学校相比,对很多小孩子来说,“今日学堂”最吸引他们的地方就是,在这里他们没有作业负担,也不担心考试,因为这里根本就没有作业和考试。
没有作业,怎么巩固学习的效果?不考试,怎么知道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张健柏反问:“学生掌握多少,难道授课老师自己不清楚吗?为什么非得用考试呢?”
张健柏说,在“今日学堂”,就没有家庭作业,也不用考试,因为是小班教学,哪个学生的进度怎样,学习效果如何,老师在课堂上就可以看出来,然后有针对地进行指导。学堂也不设毕业年限,传统学校需要读6年才能小学毕业,而在“今日学堂”可能只要两年就可学完小学的课程,而学生如果认为有必要上课,就接着学。若认为不需要再学,也可以退出。
在学堂里,授课老师还讲述了一件有趣的事。在传统学校,老师嫌学生不听话,可能会罚抄作业,但在“今日学堂”,老师则会罚学生去玩,玩到后来小孩自己意识到要来上课,就不想再玩了。
揭秘 每年学费3万 老师工资高过教授
自2005年创校以来,4年内“今日学堂” 已经接收了近50名学生,年龄最小的5岁,最大的14岁,大部分都是从公办学校转学过来,也有是读完幼儿园直接到学堂来。
“来这里读书的小孩,基本上都是熟人介绍,而且家庭经济条件都还不错。”张健柏介绍,目前学堂一年的学费3万元,比公办小学的学费要贵得多。”不过,张健柏并不认为这是“贵族教育”,因为要想取得比公办学校要好得多的教育效果,老师们的付出也非常高。
在“今日学堂”,上课的老师基本上不是对外招聘的,而是出自张健柏自己教出来的学生,“因为我所提倡的教学理念,跟现代中国的教育模式有很大不同,如果对外招聘的老师可能不一定能理解我的思想,所以我会从跟我研习多年的学生中选拔。而且,他们的工资也相当高,有的老师甚至比高校的教授工资都要高。”
没钱就别想进 ,“私塾”拒收四类伢
“我们虽然是私塾,但并不是每一个想来上学的孩子都会接受的。”张健柏说,因学堂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想申请进入学堂的小孩也越来越多,所以学堂不得不制定规章制度,一般情况下,有四类学生的申请将不被接受。
第一类,家庭经济条件太差的不予考虑。张健柏表示,因学堂采取的个性化教育方式,花费比培养大学生更高,学费相当于一个全职工作人员的工资收入,因此只适合对教育品质要求更高的中产阶层家庭。在该校2008年度入学申请说明中,特别注明“家庭实际年收入12万元以下的申请者会被拒绝入学”。
第二类,不希望孩子吃苦的家庭不予考虑。经济相对富裕的家庭,往往希望孩子好好享受自己辛苦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不希望孩子吃苦,特别希望能满足孩子生活上的要求。“今日学堂”更强调以劳为福、以逸为祸,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有很多活动要劳其筋骨,苦其心志,因此也不适合这类家庭入学。
第三类,望子成龙型不予考虑。每个当家长的,都希望自己的小孩能成龙成凤,但有些家长期望到学堂培训后就变成“神童”。张健柏说,这种短视行为不符合他的教育宗旨,而且还容易给孩子的身心造成损害。
第四类,商品交易型不予考虑。在张健柏看来,教育不是商品。有些家长认为已经为孩子付了钱,就像购买商品一样,把自己当成上帝,只管对学校和老师指手画脚,评头论足。选择学堂就意味着对其教育原则的认同和支持,没有尊师之心,缺乏重教之意,也就没有必要申请入学。
家长背景均不错都有本科以上学历
学费每年3万,又有四项限制条件,究竟是哪些家长愿意选择“私塾”呢?据介绍,将小孩送到“今日学堂”读书的家长,家庭背景均不错,其中商人和公务员家庭占到90%,另外还有少部分是大学教师家庭。
而从学历层次来看,这些家长中,基本上都有大学本科学历,有的还具有硕士和博士文凭,其中极个别人还具有教授职称。
“正因为我读的书多,所以我才对中国教育的弊病认识得很清楚。”黄先生就是一名硕士,现在武汉一所高校当老师,“我是当老师的,深知应试教育给小孩带来的痛苦,所以我希望我的小孩在童年时代能过得更快乐些。”
长江商报:为什么想到要创办跟传统教学模式不一样的“今日学堂”?
张健柏:缘于我的儿子。6年前,儿子5岁,正在上幼儿园大班,但儿子的综合表现在幼儿园老师眼里非常糟糕,不听老师的话,成绩也不好,总被老师批评。在老师眼里,这孩子不聪明,但我不这么想,我认为我的儿子并不笨。我将儿子从幼儿园接回家,自己辅导。虽然当时很多亲人和朋友表示反对,但一两年后儿子不论是在学习方面还是在做人方面都有显著进步,一下子为我打响了名声,一些朋友也开始尝试让我来教他们的孩子,于是我在四年前创立了“今日学堂”。
长江商报:在你看来,你的“今日学堂”与传统的义务教育最大的区别在哪里?
张健柏:我认为,传统的义务教育培养的学生大多是“考试的产品”,他们是为了考试而学习,是被动地接受学习,学生负担重,学得不开心。而我的学校的教育模式,强调的是“人”的教育,没有作业,不用考试,是以提高小孩思维能力、培养做人准则、锻炼身体素质等为主的教育,这才应该是教育的根本。
长江商报:但从目前看,更多的人愿意选择通过高考成才的道路,难道高考所选拔的学生就比不上你所教育的学生?
张健柏:我举个例子说明吧。比如要培养一个短跑运动员,可能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从小树立比赛观念,并且经常参加模拟短跑比赛,且每次对成绩都看得很重,经过成百上千次短跑训练,小孩可以参加比赛了。第二种训练方法,前期根本不让小孩参加任何比赛,而是花大量时间训练看似跟比赛无关的东西,如体能、反应、速度、心理素质等,到了最后阶段才开始频繁参加模拟大赛。由于平时有了良好的基础,这样训练的小孩可以很轻松进入状态。
我相信,绝大多数家长都会赞同第二种方法,但实际上他们却往往选择第一种方法让自己的小孩接受教育。这并不是家长的错,而是当前中国围绕高考指挥棒的应试教育造成的,小孩从小不得不参加各种考试,而忽视了基本功的练习。
我认为,在高中以前的学习,一般不主张考试。简单地说,高中以前的学习核心,基本任务是:锻炼好身体,培养思维能力,积累知识基础,建立学习热情,培养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到了高中的最后两年,才是真正用来对付高考的时间。由于早已建立语数外的雄厚基础,此时的目标就是热身赛,熟悉考试规则,摸清自己的薄弱环节,并补上缺陷。
长江商报:在国内有类似这样的学堂,被教育部门叫停了,你认为“今日学堂”是合法的吗?
张健柏:我认为这不存在合不合法的问题,只能说“今日学堂”的教育模式在法律上是一个空白点,因为《义务教育法》的主体指的是国家相关教育机构,而“今日学堂”并不是国家指定的教育机构,所以并不违背该法;同时“今日学堂”也不是民办学校,只是服务于这个社会的极少部分人,所以我们将其定义为一个自助教育私人会所,是一个私人学馆,也不违背《民办教育促进法》。这就好比是有些家长将孩子送到国外去读书一样,他们也没有在国内读小学和初中,难道出国留学也违法了吗?
长江商报:在你的学校中,有部分家长不准备让小孩走高考考大学这条道路,对这个观点你支持吗?
张健柏:我个人的观点,通过我的教育模式,的确是可以不用参加高考。但家长有选择的权利,他们让不让孩子参加高考,我也管不了。我只是认为,中国的教育应该允许多种形式并存,高考是培养学生的一种模式,而我的学堂也是培养学生的一种方式。
4月20日,在这所“现代私塾”里,8岁左右的孩子已经在学习《新概念英语2》了。 本报记者田振龙 实习生 徐铎 摄
传统的义务教育培养的学生大多是“考试的产品”,他们是为了考试而学习,是被动地接受学习,学生负担重,学得不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