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徽州印记(四)卢村

(2017-02-09 16:31:43)
分类: 摄影旅游

http://pic.yupoo.com/qzone3841208294/GdiaglUy/umMxN.jpg

http://pic.yupoo.com/qzone3841208294/GdiagRMo/Rica3.jpg

http://pic.yupoo.com/qzone3841208294/Gdiahcmg/6Sk9t.jpg

http://pic.yupoo.com/qzone3841208294/GdiahpY3/xYu3X.jpg

http://pic.yupoo.com/qzone3841208294/GdiahDU5/HzKyr.jpg

http://pic.yupoo.com/qzone3841208294/GdiahPMu/WDeef.jpg

http://pic.yupoo.com/qzone3841208294/GdiaiAoX/QJhiH.jpg

http://pic.yupoo.com/qzone3841208294/GdiaiOtp/8QDKJ.jpg

http://pic.yupoo.com/qzone3841208294/Gdiaj7OR/JIxX.jpg

http://pic.yupoo.com/qzone3841208294/GdiajBaI/12oZTa.jpg

http://pic.yupoo.com/qzone3841208294/GdiajPdd/RCCZ1.jpg

http://pic.yupoo.com/qzone3841208294/Gdiak7jw/15gfYd.jpg

http://pic.yupoo.com/qzone3841208294/GdiakgmT/GxMNg.jpg

http://pic.yupoo.com/qzone3841208294/Gdiakq7G/szIP9.jpg

http://pic.yupoo.com/qzone3841208294/GdiakBLt/R54bM.jpg

http://pic.yupoo.com/qzone3841208294/GdiakLmA/w9mSr.jpg

http://pic.yupoo.com/qzone3841208294/Gdial1G6/BZmnA.jpg

http://pic.yupoo.com/qzone3841208294/GdialdeD/G5JmJ.jpg

徽州印记(四)卢村







 


       一个徽州村落的雏形,安顿在一个水草丰美之地,经历十年,百年,千年,乃至更长时间的繁衍生息,人类文明在历史长河中积淀,升华,一个让世人叹为观止的古村落形成了:格调相近、错落有致的房屋,桥梁、街巷,以及一个群族赖以发布禁令、统一思想的祠堂。
  一个村落就是一个王国。
  这样的王国可大可小,尊严却半点小觑不得。“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是个定律,村落也得遵守。村落是独立而封闭的。这样的独立和封闭,是杀戮和血腥的历史根植进了他们的思想深处之后,第六感作出的反应。
  徽州是一个移民社会。简单点说,现在居住生活在徽州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大多来自中原地区的名门望族。他们的分支余脉,在徽州的一府六邑广泛分布。也正是一次次迁徙,徽州原始的山越人中出现了装扮成流浪汉一般的大家族。这一扮就扮了上千年。除了骨子里头那份遗传的高贵和骄傲之外,从表面上看,他们,这些大家族的后人,已与当地的普通村人无异了。这才是这些望族的先人们所愿意看到的。
  那是怎样的一次逃逸呀!又是怎样的一种心思,让一个家族的领袖,一个村落的起始者,一段隐居生活的开创者,以如此坚韧的毅力,把追随他的数十人、上百人的一个庞大队伍,往大山的大山里,一条漫长到今人凭着双脚无法企及的地方引去:不计交通闭塞,不计有上餐没下顿,不计有无医疗条件——他们,这些家族的领袖们,只想着和一个世界隔绝开来。似乎他们的心中,那个繁华世界,到处充斥着刀枪箭戟、斧钺钩叉,到处横行着魑魅魍魉,一个个张着血盆大口,往人的身上咬去。逃离,是唯一的活命的希望。
  在他们,我们的家族领袖们的心中,活着,远比什么都重要。
  迁徙,逃逸,归隐……都是为了活着,为了繁衍生息,为了一个种族能够代代相传……哪怕是在荒芜人烟的大山腹地。
  于是人家产生了。产生在一座座大山的前后,或深谷中,或山脊上。
  于是村落产生了。一个个人家像雨后的蘑菇一般散落开来,打破了沉寂多年独门独院的格局,像一团团升腾的希冀,在一个青草气息浓郁的大山里,弥漫着人类的文明。
  徽州,处处大山,溪流遍地。这样的自然条件,为数以百计、千计的不同家族的迁徙提供了可能。一个山凹,一条小溪,溪旁的几处平地用以盖房,耨除几行蒿草撒上种子,静待几场雨水,就能收获活命的菜蔬,以及快乐和希望。
  真正代表着希望的是朗朗的书声。这是根植在一个个徽州人家血脉中的内核。即便天涯海角,也依旧是“十户之村,不废诵读”的。
  在一些作家的文字中,你能看到这样的描写:在徽州你千万不能说自己多学,因为即便是一个挑着柴禾的樵夫也能论语子曰、四书五经地来上一段。在徽州,你千万不能说自己富有,因为你所见的任何一处马头墙上,无不写满了一代代徽商走沪杭闯天下挣下“无徽不成镇”的名头。
  其实,上面描写的情境,在徽州人家之中,是言传身教的。每一个家族的族长,或者一个家庭的家长,都会在一年的寒冬农闲时节,捋着胡须,向他的子孙、小辈们,讲述一个久远的故事。在这样的故事里,有着祖先闯荡天下的艰辛,但更多的是智慧的徽商们以诚信为本,创造出来的商业奇迹。
  历史已经远去。曾经的过往也就成了故事。徽州人家的故事。现在我们还能看到的和听到的还有很多很多。它们,或跻身于繁闹的十字街头上,或深埋在一个个长满苔藓的村落里……
  它们,正等待着你我的抵达。
  用脚,或者用心。
 
       卢村,又名雉山村,安徽省黟县宏村镇辖村,距世界文化遗产地宏村镇区以北约2千米,卢村古民居群为清道光年间四品朝议大夫卢帮燮所建,至今仍完整保存着志诚堂、思齐堂、思成堂等宅院。其中闻名遐迩的“木雕楼”为徽派木雕艺术的极品,由当时主人雇用两位工匠花20年时间精雕细刻而成,被誉为“徽州木雕第一楼”。曾经引起很大反响的黄梅剧《徽州女人》就是以木雕楼为场景而搬上舞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