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别用“孤独”当作成你自暴自弃的借口

(2016-11-19 07:05:41)
分类: 文摘转载

孤独的能力有时候是个自我说服的借口
说服自己并不空虚寂寞冷
凡是能力
都是你拥有但不必随时动用的东西
就像你有钱
不说明你需要时时刻刻花钱。
一个人总是需要动用孤独的能力
就说明他只是在冰冷地拒绝自己真正的感受

By 孙向东

 

别用“孤独”当作成你自暴自弃的借口

"孤独的能力”是这几年被炒的很热的一个话题,大概是我们被禁锢在陪伴的魔咒和讨好型人格中太久,当孤独被重新提上桌面,竟添加了几份高大上的味道。
 
看上去像是自由,感觉上接近从容,颇有“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的豪迈。
 
任何的离群索居,任何的不合时宜,只要跟“孤独”挂上一点边,便立刻从之前被嫌弃的,众叛亲离的状态变成了光荣,个性与特立独行。

 

别用“孤独”当作成你自暴自弃的借口

 

我有个独居了三年多的朋友终于决定与人合住,帮他搬家的时候聊起孤独的话题。
 
"怎么,无聊的扛不住了吧?是不是还是回归人群比较有安全感?”我问。
 
他摆摆手,"别听他们说孤独这东西可怕。时间一长,这都不算事儿。一个人真的太爽了,你想想,不用为别人的习惯妥协,想几点睡几点睡,不想收拾屋子就不收拾。没人在你耳边唠叨,也不看谁脸色,这多爽。”
 
"那你为什么还要跟人合住?”
 
"你看我这腰围...”他夸张的比划了一下,叹口气:
 
"因为孤独,所以放纵。再这样下去我得孤独终老,连媳妇都讨不到了...”


别用“孤独”当作成你自暴自弃的借口

 

孤独会让一个人沉静,稳重,自立,可是“大不了我就一个人呗,反正没有谁能陪谁一辈子",像是一句带着祝福的魔咒,让人一次次放纵自己的懒惰,自私,避世,并引之为“孤独的能力”而沾沾自喜。

 "学会独处”“爱上孤独”等等词汇,听起来无比高大上,但它有时候会变成一个自我说服的借口,让一个人开始舍弃自己和世界,弄得孤家寡人众叛亲离还洋洋得意。 一个人去吃饭,一个人去唱歌,一个人去图书馆,一个人出差,一个人加班,一个人做项目。
可是然后呢? 你就真的是一个人了。


别用“孤独”当作成你自暴自弃的借口

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提出过一个概念,叫做“重要他人”,它指的是一个人心理和人格形成的的过程中起过巨大的影响,甚至是决定性作用的人物。

 可能是父母,可能是师长,可能是同学,可能是朋友。 这些重要他人,一定是你“允许”走进你生命的人,允许他们靠近,允许他们介入,允许他们跟你的生命产生摩擦,进行共同作用乃至是发生冲突。 而这一次又一次的接触,会对一个人的人格进行微调。 "重要他人”对一个人人格的重塑力量,甚至不低于原生家庭中父母对一个孩子的影响. 甚至可以说,它是人“第二次重生”的机会,让你得以检验自己的性格,发现其中的优点和缺点并在他人的引导下逐步调整。


别用“孤独”当作成你自暴自弃的借口

可是当一个人用孤独的能力把自己包裹的刀枪不入,他就拒绝了任何人走进了自己的生命。

 不为任何人的感受和情绪负责,也不需要任何人来为自己负责。用孤独来封闭自己,也就是断了成长的路。 

孤独是人生的常态,但绝对不是全部。甚至可以说,正是因为在大多数的时间我们都是不孤独的,所以孤独才显得尤其难能可贵。


别用“孤独”当作成你自暴自弃的借口

武志红老师曾经将人一生的重要关系划分如下:
 1. 自己与自己的关系,即孤独
2. 自己与最值得珍惜的人的关系,即亲密关系
3. 自己与社会的关系,如友谊或者事业
4. 自己与世界的关系。
 做不好第一步,就没有办法向剩下的三层延伸,当一个人完全无法接受自己,接受与自己的和平共处,他的一生都会深陷在自我怀疑的怪圈中无法自拔。
 但是完成了第一步并不是全部,走进孤独,是为了走进人群,接受孤独,是为了接受他人。
 孤独没什么了不起的,关键在于,你走进去之后,是否还能走得出来。
 孤独是一个人的底气,而不应该是武器。
 它让你有勇气与整个世界拥抱,而不是与世界对抗。它是你疗愈人际创伤的良药,却不是你自暴自弃的借口。
 别放任它生长成为你心底那只怪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