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摄影】八达岭长城

(2015-01-06 12:25:42)
标签:

文化

分类: 摄影旅游

  长城是什么?长城是一个界限,是农耕文明和游牧文化的界限。长城也是农耕文明时代的武器,以长城为武器,成就了农耕文明华夏二千年,呵护了农耕文明二千年的延续。当然长城存在的意义已经超过她的本身。那斑驳的痕迹是被岁月风侵蚀的,那些弹孔仿佛依旧有着仇恨。长城就是中华民族的一本书,记录着历史的变迁。光明与黑暗、成功与失败、无奈与希望,永远都是人生和历史的话题。长城的历史,一直是这些主题的舞台,舞台上演绎了文明、野蛮,欢乐、痛苦……
     长城之所以成为“伟大的城墙”  (The Great Wall),完全得益于西方传教士和旅行者的最初的夸张想象。从清朝初期一直到19世纪末,长城在西方旅行传记中频繁作为一个伟大的东方符号而出现,一次次充满想象的描述让长城的形象慢慢丰满宏伟起来。而据那些游记记载,当时的中国人,则根本不在乎这些废旧的边墙。这种西方人眼中的长城,在辛亥革命时期,被孙中山发现并采纳,第一次成为中国人自己的“伟大的城墙”。
  这样看来,某种程度的来自西方的偏见,其实对于唤起一个文化的认同感来说并不一定是坏事。其实任何一个民族,在历史中都会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比如埃及的金字塔,印度的泰姬陵,希腊的帕特农神庙,罗马的竞技场。长城经过西方旅行者的升华,就具备了这种历史价值。
     在这些来自西方的关于长城文化记忆的研究中,我们似乎能够得出这样的结论:无论长城本来的历史面貌是什么,在其形象升华的过程中,它帮助中国人找到了寻觅已久的对自己历史文化的认同,所以它才“伟大”起来。但历史并不是简单的“任人打扮的小姑娘”,长城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其具备无与伦比的文化价值,这种价值是与华夏文明的自我塑造和认同紧密相关的。
     所有的古迹都有当年不肯暝目的痕迹——当我看到那如巨人头颅一般的城楼庄严地坐落在城墙之上,默默地俯视着表情虔诚行色匆匆的游人时,我这样对自己说。它们总是深情地注视着未来,而游人却总是朝着历史走去,试图接近自己精神的源头。尽管一批批游人潮水般地涌向长城,但是实际情况是,人类的目光早已不习惯与历史承接、交流和贯通了,不是历史抛弃了我们,而是我们放逐了自己。我们生活在轻松的时光里,瞳孔被过多的物欲所充塞,目光不再像先祖那样单纯、静穆,不再有忧郁的缅怀、无邪的眺望,我们对真正震撼心灵的胜景视而不见,却浅薄地一味欣赏浮华的假象。也许,一旦我们对历史失去了本质的把握,失去了凝视和真诚,世界在我们的眼里只能是水中的倒影,现实也将同梦幻一样模糊不定。
     当战火纷飞走入史册,没有人知道你被无限赞美的身后,究竟隐藏了多少无以计数的血泪和叹息。
  今天,农耕的梦想已经美好成现实,你辽阔的视野里,只想映入蓝天白云,麦浪滚滚,馥郁花香。你要在自己的脚下一手播种幸福,一手播种温暖,看它们生长出一茬一茬的和平,看上面的人们安居乐业,生生不息。
  抵挡千军万马,那是前朝的旧事了。为了江山的日夜安宁,为了这方水土的透明干净,面对浮世,你忘却仇恨,忘却累累伤痕,将身躯交给蓝天,交给大地,交给明月清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