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蒙娜丽莎的微笑

(2012-05-13 11:03:41)
标签:

转载

分类: 文摘转载
原文地址:蒙娜丽莎的微笑作者:心随风动

[转载]蒙娜丽莎的微笑

 

《蒙娜丽莎的微笑》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画家达·芬奇的一幅肖像作品。画中的主人公是当时新贵乔孔多的年轻妻子蒙娜·丽莎。当时,蒙娜丽莎的幼子刚刚夭折,她一直处于哀痛之中,闷闷不乐。为了让画中人展露宜人笑容,达·芬奇在作画时请来音乐家和喜剧演员,并付出四年时光精雕细琢,终于成就了这幅不朽之作。画作完成之后,蒙娜丽莎那张端庄美丽的脸庞上呈现的一丝神秘微笑令无数人为之倾倒。

五百年过去了,人们一直对这幅画所散发的神秘色彩津津乐道、莫衷一是。不同的观者或者同一观者在不同时间不同角度去看,都会发出不同感叹。蒙娜丽莎脸上的微笑实在太神秘了,微微上扬的嘴角,若有所思的眼神,露出的笑容时而舒畅温柔,时而庄严肃穆,时而哀伤惆怅,甚至有时还会出现一丝讥嘲和揶揄。就是这种似笑非笑、若有若无、此一时彼一时的境界,让人无所适从也无从界定。

关于产生这种“神秘”效果的原因也是众说纷纭,百家争鸣。各路专家纷纷从专业角度研究论证,得出一些科学结论。光学专家从光线的变化原理,医学专家从视网膜成像原理,还有的专家通过电脑分析和X光照射,试图用科学来解释这种微笑阴晴变化的原因。但意义都不是很大,因为这张神秘的笑脸之所以“神秘”,就是因为它是反科学的。科学和艺术如同两条平行线,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认识领域,用科学界定艺术也是很困难的。

“蒙娜丽莎的微笑”正是因为散发着神秘光芒,才给人以遐想空间。这也正是这幅画作的魅力之所在。

其实,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蒙娜丽莎的微笑”,这是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这种表情犹如一个神灵,悠然自得地揭开真善美的面纱,用神秘莫测的微笑去面对同样神秘莫测的世界和人生。在我看来,这种微笑便是一种智者的境界。当然,“蒙娜丽莎的微笑”在每个人的眼中都能读出不同的味道,但那种安祥、从容和坚定的气息却时时处处感染着我们。而安祥、从容和坚定的气息恰恰就是一种触摸生命的气息。

我们每个人来到世上,都是作为一个生命而存在。而每一个生命又都是一个旋生旋灭的偶然奇迹。“我来自偶然,像一颗尘土”,正如一首歌中唱的,生命产生于偶然,就这样无根无据,无缘无由,像一个谜一样来到尘世,在一种神奇力量——命运的牵引下,谜一样地度过一生,最后,别无选择地归于尘土。

这就是我们的人生。从无中来,再到无中去,没有任何人任何事情能够改变我们的这个宿命。人生就是一个旋转不息的舞台,登台和谢幕人人相同,所不同的是过程。生活没有彩排,每天都是现场直播。每个人都是扮演自己的演员,在这个旋转的舞台上,有的“演员”利欲熏心,有的“演员”圆滑世故,有的“演员”低级庸俗,他们都在追名逐利的过程中渐渐丧失了蒙娜丽莎式的本真笑容,厚重的物质遮盖了生命,灵魂流离失所,再也听不到生命的声音了。

忙碌,是人生舞台的主旋律。成家立业、养家糊口、奋斗生存,每天被责任义务捆绑着。大多数“演员”步履匆匆疲于奔命,把天性喜欢慢节奏的灵魂抛到了身后,灵魂跟不上生命的脚步,心灵之声也越来越弱。这些“演员”如果一直忙下去,而不知关照自己的灵魂,到头来只会感叹:我只是使用了生命,而不曾享受生命!这种感叹和“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有着异曲同工之处。灵魂追求真善美等美好事物,需要用“蒙娜丽莎的微笑”放慢生命的脚步,在安祥、从容和坚定的的气息中缓缓行走,静静聆听,慢慢品味。试想,思想的沉淀,灵感的激发,生命的体悟,哪一样可以在忙碌中产生呢?而这些沉淀、激发、体悟恰恰就是我们生命的本真需要,是灵魂愉悦的源泉,是精神升华的桥梁。只有灵魂满足了,才能让大多数步履匆匆的“演员”们,在人生这个大舞台上充分展示自我,演绎出属于自己的精彩情节,从而拥有一个相对圆满的人生。

帕斯卡尔说:人是一个被废黜的国王。被废黜的是人的灵魂,所以灵魂常常处在一种不满足的探求之中。达·芬奇不是哲学家,但这幅创作于1504年的《蒙娜丽莎的微笑》却成为哲学和美学界的一个不朽象征。究其原因,这幅画已经超越了绘画范畴,上升到了哲学范畴。而蒙娜丽莎正是用她神秘而善意的微笑,提醒着世人学会关照自己的灵魂,学会享受自己的生命。

你、我、他(她),每一个生命都是那么偶然地降生,又是那么必然地离开。想一想,在无垠的宇宙时空中,生命与生命之间能够相遇、吸引、同行,怎能不是一种奇迹呢?周国平的一句话特别能够触动心弦:两个生命在世上同时存在过,哪怕永不相遇,其中也仍然有一种令人感动的因缘。

生命是短暂的,也是神圣的。人人来到世上,都渴求幸福。但幸福不仅是一种心灵的满足,更是心灵的丰富和独特。因为我们的人生质量取决于灵魂生活的质量,灵魂生活,是比肉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更为本质的内在生活。灵魂是感受幸福的“器官”,任何外在经历必须有灵魂参与才成其为幸福。内心世界的丰富、敏感和活跃与否决定了一个人感受幸福的能力。在此意义上,幸福是一种能力(周国平语)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拥有这种感悟幸福的能力,都能拥有“蒙娜丽莎的微笑”这种智者境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用安祥、从容和坚定的微笑面对人生。风风雨雨,恩恩怨怨,是是非非,生生死死,一切的一切都将随着生命的流逝而烟消云散,唯有思想永恒!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