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西江月
西江月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3,712
  • 关注人气:80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江月音乐茶座-喜多郎《丝绸之路》、《宋家王朝》

(2011-03-10 00:00:48)
标签:

喜多郎

中国

丝绸之路

格莱美奖

宋家王朝

分类: 音乐茶座

西江月音乐茶座-喜多郎《丝绸之路》、《宋家王朝》

    张骞通西域后,正式开通了这条从中国通往欧、非大陆的陆路通道。这条道路,由西汉都城长安出发,经过河西走廊,然后分为两条路线:一条由阳关,经鄯善,沿昆仑山北麓西行,过莎车,西逾葱岭,出大月氏,至安息,西通犁靬(jiān,今埃及亚历山大,公元前30年为罗马帝国吞并),或由大月氏南入身毒。另一条出玉门关,经车师前国,沿天山南麓西行,出疏勒,西逾葱岭,过大宛,至康居、奄蔡(西汉时游牧于康居西北即成海、里海北部草原,东汉时属康居)。丝绸之路是一条具有历史意义的国际通道,正是这条古道把古老的中国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连接起来,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丝绸之路”在地理上只是跨越亚欧大陆的一条通道,然而它对于世界文化的意义却远非如此。它的东西两端,分别是东西方文明的源头,就像织造丝绸的经纬线一般,它将中国、埃及、印度和希腊、美索不达米亚编织在一起,成为一个永远不枯竭的想象的源泉———在通讯和交通都不发达的古代,对于丝路两端的民族来说,它就意味着通往彼岸的舟楫,意味着陌生而奇异的世界本身。
    听着《丝绸之路》的音乐,那段熟悉的主题音乐,不尽深深地陶醉其中,眼前仿佛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五彩缤纷的华美丝绸,在阳光下熠熠闪光,沿着黄沙柔美的曲线,飘向远方;载满丝绸的骆驼商队从丝绸之路上走来,驼铃叮咚,走向一片茫茫戈壁,慢慢消失在天际……
    敦煌,像净水洗涤过的瓷器般清澈而透明。一帖帖苍凉而壮丽的画面,再佐以喜多郎的音乐,那种悠久的历史感和沧桑感,便有如仔细打磨过的玉器般清楚地凸现了出来。喜多郎的音乐,像一柄清啸着的利剑,把古旧的时光淤积而成的那种厚厚的尘埃清晰地剥离开来,让我们轻松地触摸到了一种永恒的东西,一种厚重而深邃的蕴籍。那深深锲入沙窝中的,一串深深浅浅的时光脚印。那夜风中静穆着的,一领领神秘的沙漠帐篷。那一具具洁白的遗骨,那长毛飘飘的骆驼队伍,那飘荡在荒原之上的悲怆的身影……在喜多郎的音乐声中,灵息吹拂,散发出一种永恒的魅力。   
    《丝绸之路》的音乐委婉而壮美、凝重而空灵,似乎是一曲现实与历史的对歌。这使对丝绸之路有着特殊感情的中国人记住了喜多郎这个有着卡通色彩的名字。 
    喜多郎音乐风格属于大全景、大写意似的感受型音乐,这种音乐流畅、抽象,给听者的感觉是想什么是什么。他的描写对象也是类似像水、云、天、地这样很难用语言和音乐来描述的多变而难以琢磨的自然对象。喜多郎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的灵魂来自大自然,对于我某个曲子就是云,某个曲子就是水。”与现代音乐家喜欢从某个角度、某个事件寻找创作灵感不同,很多人奇怪喜多郎为何会把自然当成音乐的灵魂,并将自己称为自然之子。这恐怕还要追溯到喜多郎的“桃花源记”。喜多郎曾移居到科罗拉多州内海拔3000米的山中,在严寒与寂静的环境中,他与大自然进行最近距离的接触,并在自然中感悟生活,孕育出了喜多郎的新的音乐风格,也就是现在他明确的音乐方向——“自然之子”。每当喜多郎要进行音乐创作时,他总是来到山上静静地倾听,他听到的是风声、鸟语或溪流的沙沙声。他把在自身生活环境中所知所悟,诸如自然的雄浑、荒远、温暖、冷漠反映到他的音乐里,带给我们有别于西方的独特的东方感受。这段为艺术采风不惜代价的奇特经历也正是喜多郎被称为世界电子音乐大师的源头,成为今后他得以享用不尽的创作宝藏。
     喜多郎(Kitaro),1953年2月4日出生于日本的Joyohashi,喜多郎原名高桥正则(Masanori Takahashi)颇有正气浩然之感,然而他的音乐风格却有着浓郁的神秘色彩。作为新世纪音乐的领头人物,喜多郎高中毕业后在全亚洲流浪旅行。回国后开始自学音乐,78年凭借一曲《天界》出道。1980年喜多郎担任了《丝绸之路》的音乐制作,成了喜多郎的代表作之一,并吸引了很多支持新纪元运动的乐迷。同一年,他发行了作品集《丝绸之路1》和《丝绸之路2》,令喜多郎一下子走红。
     86年和美国唱片行签约,正式冲击美国市场,2001年曾获格莱美最佳新生专辑奖。2002年曾到访中国并演出,对中国音乐的高度评价以及友好态度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更曾创作出包括《丝绸之路》、《敦煌》等让中国人民喜爱的音乐,对中国题材音乐如此情有独钟,是因为喜多郎一直坚持“中国文化才是日本文化的根”。
    喜多郎曾给不少电影制作过音乐,更曾于1993年给美国电影《天与地》制作音乐,凭此获金球奖最佳原创音乐奖。继《天与地》之后他又创作专辑《宋家皇朝》,又赢得台湾金马奖和香港电影金像奖。在喜多郎的音乐生涯中,被格莱美奖提名很多次。他最大的音乐成就是他凭个人专辑《思慕》Thinking of you于2001年获得格莱美奖。(格莱美奖被誉为“音乐界奥斯卡”) 
    新世纪音乐大师喜多郎,他用无所不能的电子乐器,表现着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在他深具灵性并且充满对自然的关注的音乐声中,我仿佛超越了时光的界限,窥见史前的初民,在无边无际的原始自然之中,生生不息,他们的喜悦、恐惧、愤怒、力量都同这赖以生存的自然息息相关。这是前所未有的感受,悠扬的旋律、急促的鼓点、层层叠叠的抒情,构成了他音乐中丰富的元素,每每让我在曲终之时,在一切嘎然而止的静默中喘不过气来。

 

西江月音乐茶座-喜多郎《丝绸之路》、《宋家王朝》

 
喜多郎 丝绸之路 黑水城的幻想
 
 
喜多郎 丝绸之路 海市蜃楼(点击播放)
 
西江月音乐茶座-喜多郎《丝绸之路》、《宋家王朝》

 
 
 
喜多郎 宋家王朝(点击播放)
 
   《宋家王朝》简介:这首曲子是喜多郎为宋家王朝这部电影专门创作的主题曲。音乐开始的时候,一切都很安静,只有钟声、鸟声,意境开阔,弥漫着山涧的烟雾,晨钟暮鼓,意境幽远……此时钢琴声起,把眼闭上,静静的听着。流畅的旋律倾泻而出,淡淡的哀伤……钢琴声毕,便是管与二胡的结合,接着弦乐排起,扬琴与小提琴的完美演绎让中西乐在这一刻结合得天衣无缝。在排山倒海班的人声与鼓的演奏后,管声突现,群声毕绝,弦乐,二胡交替而来。最后以二胡的哀怨唱完最后一段。音乐通过多手段表演,完美地柔合了东西方乐器的演奏,你可以在第一首的高潮听到左面是小提琴,右面是琵琶,而二者相互辉映。喜多郎为影片所作的配乐对整部影片的剧情起到了十分巨大的推动作用,时而优美委婉,时而气势磅礴,所带来的心灵震撼简直不能言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