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社会杂谈 |
功利足球就是不惜一切代价换取胜利.比如玩命防守.踢假球之类。其特点是只重结果不重过程,场面极其难看,没有一点观赏性!
------题记
持相同观点的球迷应该不在少数,但这种浪漫的愿望,注定无法代替现实的乌托邦。这是一个功利足球大行其道的年代,尤其是在世界杯赛场。当防守日渐渗入这项运动的骨髓,华丽的进攻只能在角落里饮泣。
当教练成为铁板上的鱿鱼,功利与实用也就成了时尚。当今世界杯上最为成功的教练,那位自称“上帝第二”的穆里尼奥先生,向我们彻底阐释了这种时下最为风行的足球哲学。
“金钱和冠军是左右何塞一生的动力”———最了解穆里尼奥的葡萄牙记者内托如此概括狂人的人生观。穆里尼奥本人对此并不避讳,来到切尔西更衣室的第一天,他就对球员们说:“你们在这里的目的就是为了夺冠,没有别的。”
但实际上,他骨子里是个喜欢攻势足球的人,一个接受过巴萨熏陶的人注定会具备崇尚进攻的因子,但穆里尼奥异于常人之处也正在于此———他的行为方式并不以自己的喜好左右,而是以结果。他曾直言不讳地标榜自己的功利:“切尔西足球并不是我想要的那种,但却是最可能在英超获得成功的一种模式。
主教练不能只根据自己的爱好设计战术,而是要根据所在联赛的具体特征作出决定。
巴西、阿根廷、西班牙、荷兰是最被球迷津津乐道的偶像级球队,他们凭借着在历届大赛中的华丽表演,征服拥趸无数。在世界杯的历史上,他们往往能够奉献漂亮的比赛。而偏重于团队意志与防守战术的意大利、德国、英格兰则被视为功利与保守足球的代表。实际上,唯美是不存在的,这些球队的风格并非总是一成不变。阿根廷并非总是优雅,1990年的世界杯,他们的获胜方式为很多人所不齿;巴西并非总是华丽,2002年世界杯的晋级过程就相当难看。同样,德国也并非总是刻板,90年代他们的球风就非常具有观赏性;北欧球队并非总是简单粗暴,1994年的瑞典就曾让人见识到了他们的细腻。
但现在,他们都在向功利足球靠拢。越来越多的金钱进入足球运动,个人的命运越来越容易被成绩直接左右,美丽就愈发容易向功利低头。巴西球星掀起回乡潮,阿根廷球员被迫接受改造,假以桑巴与探戈之名的南美原始风格足球正在逐渐消失。
特维斯曾是一个充满灵气的前场自由人,他在阿根廷和巴西联赛中曾多次奉献惊世骇俗的进球。但来到英国,他立刻就被这种绞肉机式的踢球方式所同化。在崇尚整体的弗格森手下,他被改造成了一只前场的斗犬,大范围地跑动反抢,其结果是小腿越来越粗壮,灵气越来越磨灭。而“潇洒哥”贝尔巴托夫,也早已失去了往日的潇洒光芒。里克尔梅、艾马尔、罗比尼奥、夸雷斯马……这些踢法华丽的球员,都在昙花一现后被欧洲足球迅速淘汰。反之,埃辛、蒙塔里、迪亚拉、图雷这种跑不死的后腰,成了各自球队的新宠。
在这种主流意识的影响下,美丽的影子渐行渐远。如今巴西已经开始侧重于防守了。人们说,功利的巴西将是最可怕的巴西,的确是这样的!不过当不见了纯碎的桑巴舞,当足球失去进攻时的酣畅淋漓的快感与享受,当多了后场的连续倒脚,当多了一次次的飞铲与黑脚,我们是否能理解成一种足球的悲哀,一种足球之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