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寻找答案

(2008-05-11 14:30:53)
标签:

杂谈

分类: 社会杂谈

寻找答案

文/西江月

    有一则报道:一名医学院学生到一家省会城市的二级甲等医院实习,目睹了收治“三无病人”的一间观察室内发生的少为人知的一幕幕。这些“三无病人”包括常年露宿街头者突然病倒,或者路上突发急症,被好心人发现送进医院。他们大多奄奄一息,丧失自理能力并且身无分文,医院只能免费救治,放在观察室里,用最便宜的药。长此以往,医院还是负担不起,见病人稍有好转,就想办法撵走他们。他们离开医院后,往往命运悲惨……文章最后作者的一句追问分量很重:那,就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自生自灭吗?我找不到答案。
    一句“我找不到答案”,让人心里一沉。很多时候,很多事情,我们不也会同样陷入这种“找不到答案”的茫然!
    矿难屡屡发生,非法小煤窑关了开,开了关,屡屡死灰复燃,“老板发财,矿工送命,政府埋单”的尴尬现实令时任国家安监总局的局长李毅中发出狠话:“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老板的胆子为什么这么大?背后有没有东西”可这位“救火队长”的背影似乎总给人几分“孤胆英雄”的凄凉与悲壮。在一些地方,矿难还是不断-谁能告诉大家遏制矿难的根本办法何在?谁找得到“答案”?
    当然说“找不到答案”过于悲观。如果国家能拿出一笔专款,成立个基金会,专门用于支持“三无人员”的救治,也许那个年轻实习医生不会那么无望;如果非法煤矿中的权钱交易都能得到严厉惩处,所有为黑心老板提供保护和方便的官员都注定丢职丢官,所有黑心老板都会被罚得倾家荡产,那么矿难可能会大大减少……可问题就在于以上这些只是假设,并不如人们所期望的“一加一等于二”,或如小学生造句般的“如果……就……”
    遇到问题,我们总是习惯归因于制度的缺失、法制的缺失。没错,这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原因,尤其是法治建设正在向现代化转型的国度。但是我们要知道,一个制度从被人们急切地呼唤到初步建立再到切实运转,需要多长的时间?其间在等待的过程中,当事人要为此付出的代价又如何计算呢?
    上述事例也许过于沉重,离我们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也许远了些。让我们举个更生活化的事例。曾经有媒体报道,我们得知不少身受家庭暴力之害的女性,当有同情者劝其“何必受这份罪,跟他离婚吧!”被丈夫打得遍体鳞伤的妻子却下不了决心“还有孩子呢,现在毕竟还是一个完整的家,离婚了将来怎么跟孩子交待?” 尤其那些没工作,不能自立者,担心的问题更现实:“谁养活我?”--还是那句话“找不到答案”。解救身受家庭暴力之害的女性,不是离婚两个字那么简单的一件事。
    之所以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国家大事有找不到答案的尴尬,家庭琐事同样有找不到答案的困惑。
    一个直击社会阴暗面的新闻报道可以把一个底层的断面撕裂给我们看。因此我们会痛心,我们会流泪-因为我们不甘心这样找不到答案的痛苦。我们期待着那来自每一个角落、每一个领域的人们以及每一个个体都能找到自己的“答案”,它们会大大增进我们对美好未来的信心和向往。
    也许,我们每一个人的一生都在寻找,寻找人生的真情和温暖;而一个国家的每一步的前行,也都是一种寻找,寻找自强与繁荣。这种寻找的过程往往并不平坦,可能会伴有艰辛、曲折甚至痛苦,我们只希望这一过程来得快一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七律.诗梦
后一篇:祈祷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