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命运对波兰斯基的亏欠

(2009-09-28 13:17:12)
标签:

杂谈

波兰斯基

分类: 犹记多情

命运对波兰斯基的亏欠

 

始终清俊的面容,染上了多少岁月的风霜,盛名之下,却是一生都在背负命运的磨难。

 

他的电影,浸透了波兰文化中特有的阴郁和冷冽,镜头转换中,揭示了某种宿命的指引。记得米沃什说过的话,“如果那些发展的较为和谐的国家的人们觉得波兰文学难以理解,那是因为他们没有体验过国家的分裂。”威权时代里卑微的自由、“魔鬼家族”的血腥杀戮、至爱骨肉的生死分离,以及纵贯三十年流亡者的标签,他(电影)的克制、他的扭曲、他的残忍,皆因其内心无法沉淀的忧伤。

 

命运对波兰斯基的亏欠

 

难以想象,作为犹太人,他和他的家人如何挨过那场人性湮灭的浩劫。亦难以想象,在政治正确的美国,他承受了何种难以忍受责难与审判?一个十三岁就已是模特的女孩,活动在一个做梦都渴望成名的圈子,出入声名狼藉的大花花公子杰克·尼克尔森的宅邸,面对已负盛名同样英俊非凡的导演...当年事,实有太多难以言明却不言而喻的映射,谁是谁非,如何断言!在《罗曼·波兰斯基:被通缉以及被渴望的》片中,大量的历史资料证明,三十一年前那场公案,在检举人和陪审团之间存在着逾越法律程序的不正当沟通,这对波兰斯基而言,太不公平...

 

六年前,他无法进入柯达剧院,六年后,他来了苏黎世领取他作为导演的荣耀,却造成了自由安全的空隙,进入了引渡条例得以介入的地带,在个体生命和艺术生命接近终点的时刻,去面对无法预知的未来,这对波兰斯基而言,也太过残酷...

 

法国外交部长贝尔纳·库什内在与瑞士相关人员的协商中申明,“波兰斯基的人生权利应该得到最完整的尊重”,一个多么正当的、作为人的要求,然而伟大的导演,伟大的波兰斯基却不停地错失这样的权利,希望这一次,他还能回到法国,那里是他的家,家中等待着他美丽的妻子与他们的孩子...

 

每一个热爱波兰斯基的人,都在如此地祈祷与期待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