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谈中国书画鉴定(四)看墨色鉴真假

(2006-12-08 15:58:39)
标签:

文化

分类: 书画鉴定

浅谈中国书画鉴定(四)看墨色鉴真假

(虎踞龙盘--傅抱石)

 

浅谈中国书画鉴定()

 

看墨色鉴真假

 

由于中国书画用毛笔和墨作为绘画工具和材料,因而中国书画往往随年代远近、收藏条件、材料质地等的不同,笔墨颜色会出现差别。通过墨色的差别可以鉴定书画的真伪。

明代使用松烟墨,墨迹发灰、发淡。清代使用漆烟墨,墨迹发亮、发黑。宋代以前的笔迹,墨色上往往有一些极不明显的白霜,仔细观察,墨色的表面没有任何刮痕,轻轻擦抹,白霜不会褪去。作伪者是难以达到这一点的,作伪者常用香灰之类吹散在伪作上,充当白霜、霉苔,但很容易抹去。

中国书画不论纸、绢,年代一久,书画上的墨迹和色彩势必“入木三分,力透纸背”,墨色下沉,深深地浸于纸绢之中,即所谓“深入肌理”。伪作的墨迹与色彩都浮在表面,呈现出“轻浮而不下沉,光亮而不浓重”的效果。虽说经过做旧,但只要仔细观察是可以判定真伪的。

古代的纸,都是手工制造的,年代久了,表面纤维松动,形成一层绒毛,不容易吃墨。赵汝珍在《古玩指南》一书里谈到一种作伪方法,就是先把绒毛压平,然后书写。我曾随我老师鉴定家萧平先生鉴一幅落款为边寿民的花卉立轴,题款四周有一圈纸色很特别,可能就是经过压平的缘故。

前不久,在一拍卖会上见到一本扬州八怪之一的李复堂(李鱓)的花鸟册页,很有水平,并有鉴定家题跋,初以为真。定神看来,发现李复堂的题字、款识的墨色与画面的最深墨色不符。显然是从小名家册页中抽出无名款部分,妄加李复堂款识、印章而成。

书画大师傅抱石的画作目前在书画市场上的价格颇高,傅抱石的赝品自然就多了。作伪者手段之高明着实让人吃惊,有负责画的,有负责题款的,有负责做旧的,分工极其细致!南京有位画家画了一辈子傅抱石,几可乱真,无自己面貌,但不作假,不过该画家很聪明,把自己款识题在画的最边缘处,便于他人换款。鉴定这样的画,当看墨色就可看出真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