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先生应四川师范大学林教授稿约,撰写论文《当代中国青年思维认知水平的表征》完稿已多日。我们的对话《思维教学与思维研究》该继续了吧。
黄:论文议题在对话的话题之内,请你先谈谈对这篇论文的读后感,好继续。
薛:我看最重要的是这几句话:一百年前(20世纪20年代)世界少年思维认知发展——欧洲,瑞士,日内瓦,十五岁少年抵达形式思维(形式逻辑思维,又称形式运算)水准。一百年后的今天(21世纪20年代)世界青年思维认知发展——亚洲,中国,上海,十八岁青年抵达“抽象思维(形式逻辑或辩证逻辑)与形象思维(具象或意象)有机结合”的水准。
黄:1988年夏参加思维科学长沙会议,游览张家界途中,某教授从收音机里听到当年高考作文题《清流与活源》告知全车,我与他争论此题的思路的逻辑结构得到灵感,此项研究开始。从研究上海高考作文题进到研究上海青年思维水平——
薛:再进到人类思维认知发展研究?少年,人类初步成熟的阶段;青年,人类基本成熟的阶段:身心皆如此。穿越历史,整个人类从数百万年前“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已然发展到当代的初中毕业或高中毕业的学生,人类社会的新成员的心智水平如何?
黄:思维学回答了这个问题。人的心智发展的抵达点攸关教育的核心目标。薛:上一博,我猜测的“思维的两个定义可以并行不悖”,成立!皮亚杰,你称之为思维学先驱,依据定义A,揭示人类初步成熟个体思维认知水平,智高点为形式思维;黄老您,自己谦称为思维学准专家,依据定义B,揭示人类基本成熟个体思维认知水平智高点为“抽象思维(形式逻辑或辩证逻辑)与形象思维(具象或意象)有机结合”。
黄:可不敢跟大师相提并论。一切归功于思维学。我边学习思维学边进行实验性教学,先是在我任教的班级里培育出并观察到“抽象思维(形式逻辑或辩证逻辑)与形象思维(具象或意象)有机结合”的现象,大约十年之后,在上海市高考优秀作文中观察到这样的现象。
薛:也就是说,这样就一而再地实证了钱学森总结的思维学关于“人的创造需要把形象思维与(抽象)逻辑思维辩证统一,取名为创造(性)思维。这是智慧之花”的理论观点。学生作文为证!
(第二天补正)
黄:昨晚夜深急于结束本文记忆模糊了。本人所教班级毕业前夕大量涌现这样的思维,尚存学生作文资料表明在1990年左右。参看《“聪明是一种态度”——我的学生,朱圣颖们!》。大约二十年之后,在上海市高考优秀作文中观察到这样的现象。
薛:足以见到——钱学森的思维科学,思维学及其指导下的您的思维训练智慧涵育语文教学的——科学前瞻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