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读写高级教程延伸教学
5,其次,分析理论论证部分的逻辑结构
最难分析理解的理论(演绎)论证部分,其逻辑结构比事实(归纳)论证过程复杂。老师问:理论论证起始语句?学生答:“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真理是客观真理,是人的思想对于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再问:理论论证终结?学生答:“正是实践,也只有实践,才能够完成检验真理的任务。”全班齐读一遍这部分文字。感悟一下作者思路的轨迹如何从起始条件一步步抵达最终目标的。
这是因为,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真理是客观真理,是人的思想对于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因此,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就不能到主观领域内去寻找,不能到理论领域内去寻找,思想、理论自身不能成为检验自身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的标准,正如在法律上原告是否属实,不能依他自己的起诉为标准一样。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必须具有把人的思想和客观世界联系起来的特性,否则就无法检验。人的社会实践是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实践具有把思想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的特性。因此,正是实践,也只有实践,才能够完成检验真理的任务。
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的思路:
第一步:老师问:作者是从怎样的一个概念出发去寻找检验真理的标准的?学生A答:“真理。”老师:你粗心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真理是——。学生B答:“客观真理。”
第二步:老师问:客观真理具有怎样的特性?学生答:“客观真理是人的思想对于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老师自问自答:引出来一个什么逻辑形式?一个判断,一个“属加种差”的科学定义。被定义概念=种差+被定义概念的最邻近的属概念。
第三步:转而再从这个定义出发。老师问:这个定义的“属”概念?学生答:“人的思想对于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反映”。老师问:“种差”呢?学生答:“正确”。这位同学理解得很对。我们把语句里“正确的”三个字的位置往前移动,放到“人的思想对于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反映”前面去就很好理解。这个定义就把“人的思想对于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反映”凸显出来了,真理与谬误就区分开来了:一个反映得正确,一个反映得不正确。既然“真理是人的思想对于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反映”,那么,检验真理的标准可能到哪几个领域去寻找呢?
第四步,作者不像我们通常那样,先一一罗列出几种可能性,却径直连说两个“不能”,排比加强语气:“不能到主观领域内去寻找,不能到理论领域内去寻找”。请问:这是为什么?学生答:“更精炼。”
臧映容答:“主观领域就是理论领域,所以这是加强针对性,集中力量批评‘两个凡是’”。李敏答:“用的是‘排除法’”。汪义昊答:“明快地排除错误,有利于迅速统一认识”。三位同学都理解得很对。课代表李敏指出作者运用“排除证明法”,娴熟运用了形式逻辑知识。我们实际上在做思维形式分析:
(屏幕打出【五】)
客观真理
↓
真理是人的思想对于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
检验真理的标准
↓
第一种可能(或者A) 属于
领域
第二种可能(或者B) 属于
领域
第三种可能(或者C) 属于
领域
(再没有其他可能)(穷尽所有的选言支)
排除第一种可能(非A)
理由
理由的理由
排除第二种可能(非B)
肯定第三种可能所以(C) 理由
理由的理由 理由的理由的理由
第五步:排除证明法也就是选言推理运用于证明。排除一种到主观(理论)领域内去寻找的可能性。
请问为什么?作者通过比喻证明法得证的,所以也就要问比喻的含义。学生答:“说白了,不能靠自我表白。”
这样,逻辑上完成“非A”。那么B呢?又一种可能性呢?学生高剑诚答:“到客观领域去寻找,认识就是主观反映客观嘛。” 作者没有提起。为什么?我想这可以说是常识。客观事物没有生命,更不会言语。你给大山拍照,有没有拍出他的伟岸?山岭无言;你给小树留影,有没有拍出她的婀娜?树木无语。“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诗句)不是“花不语”?它不能语!
第六步:那么,到哪里去寻找这个东西呢?请问,这应当是怎样的东西呢?赵小瑜:“应当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
欧文涛:“具有能把人的思想与客观实际联系起来的特性(的东西)”
倪薇薇:“这(东西)就是实践。”朱尊蔚:“社会实践是人(主观)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这是唯一具有此种特性的东西。”这里的论证极其充分列举出:理由,理由的理由,理由的理由的理由。须音茹、周家臻:“因为有争议。”
第七步:消弭了争议,该统一认识了。得出怎样的结论呢?全体齐读结论句:“正是实践,也只有实践,才能够完成检验真理的任务。”请问为什么要用这样的句式:“正是···也只有···才能···”?朱恒业:“凸显必要条件的逻辑关系。唯一性。” 成捷:“我看属于充分必要条件。”周怡来:“唯一性正是充分必要条件的逻辑特征。”
同学们:有点不同意见,留待课后复习逻辑学知识进一步讨论。我们清楚地看到,本篇党史文献的重要部分乃是一个省略式的连锁推理,其核心部分是一个选言三段论。
( 屏幕打出【六】)
或者A或者B或者C(穷尽所有的选言支)
非A
非B
“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所以 C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