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思维科学之友
思维科学之友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6,843
  • 关注人气:34,74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愿与黄玉峰及其朋友们共同探讨语文教学与语文考试10

(2021-08-31 11:07:36)
标签:

杂谈

分类: (语文)教育教学
    10 最可堪忧虑的,恐怕还是教师的语修逻文”的学养水平问题
    黄:再补充说说语文问题。我们牢记这是语文课程里的思维课。我曾研究过鲁迅先生怎样突破文言的局限而又发挥出文言的优长。长期以来,总以为中国人的抽象思维欠发达。其实不然。只能说我们虽然早在轴心期就有墨家逻辑,但理论不系统而且长期被忽视,不过在实际运用抽象思维的方式上并不落于人后。单看表达复杂思维的复句就可知。现代汉语的复句类型,文言文里就都有。文言文里也有多重复句。例如:1、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2、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以上两例均出自宋代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第一句的第一层是因果关系,第二层的前面一个是转折关系,后面一个是承接关系。第二句的第一层也是因果关系,第二层的前后句都是承接关系。但是,迄今为止,我还没有见到过表达辩证关系的复句。像鲁迅先生的结论句这样的带有文言色彩的表达辩证关系的复句在他的同代作家里恐怕也少见。还来不及深入研究,但是本人几十年教学生涯里,仅此一见。当然这些并不一定说给学生听。自己明白就行。
    薛:鲁迅行文很有文言色彩。本文没有用白话文的表假设关系的关联词“如果甲就乙”而用文言文“倘若甲则乙”。鲁迅先生提取出一个动宾短语“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这是很“欧化”的行文法,用在句首,尔后,四次涉及到,而又三次是”代替,一次全隐去,语法上属于独立成分、复指成分吧——吸收了西人语法。接着,又按照文言语法的动词、介词宾语的可以省略的规则,完全省略了。中西合璧,形成多么洗练而犀利的文字啊。文学大师驾驭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达到出神入化的程度如此。请体会:“(如果)说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用(之=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 以(之=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并)加(之=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不少老师把这样的成熟高超的辩证思维与出神入化的文字糟蹋到惨不忍睹的地步,而又极力地作语言不通的、逻辑不合的、观点错误的自我表现,给学生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误人子弟啊!

          黄:我在八七届(高二下)的辩证思维暨阐述文写作教学单元。作为巩固的教学步骤,让一个高三班级辩论,过后要求学生作讨论综述练习。录下的一份典型作业:

“愚公与智叟的是与非”辩

    愚公精神值得提倡,这是一般公认的,问题是人们对智叟有不同的看法。我校高二甲班辩论结果的大致意见如下:愚公精神指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战斗精神,确实值得发扬。同时,我们认为:智叟在“舆论一致”的情况下,敢于提出不同意见,不盲从,不随大流,这就是一种胆识,一种独创精神。

    长期以来,人们有一种观念,承认愚公精神就必须否定智叟,好像二者必居其一。其实,愚公精神与智叟精神并不存在根本性冲突,不仅可以并行不悖,而且可以相互补充,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完成一项事业。

    在当前改革开放的形势下,重新评价愚公与智叟,得出的结论应当是:愚公精神可颂,智叟精神可嘉,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自觉地发扬这两种精神,才能促进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

      我把这份学生作业录入论文。八八年携带这篇论文到重庆参加学术会议,人们发现此文观点(亦即此次辩论的结论)竟然与重庆思维科学与智力开发学学会的刊物《智力开发》的八六年的迎新社论主旨一致。 

         薛:先生的教学实践证明:第一,在系统思维指导下,构建起多方面、多层级互相联系、彼此支撑的支系统,形成语文教学的整体的巨系统。第二,在明确整个巨系统之中的子系统的地位基础上,或按与学生智力、能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次序。或按文本生成的时代的次序以利于进入学生文化记忆而编选与使用课文。唯有明乎此,才能比较精准地把握讲什么与讲到什么程度。最可堪忧虑的,恐怕还是教师的“语修逻文”的学养水平问题。

    黄:文化记忆的问题,前面不及讨论,以后再补吧。至于思维学嘛,如果学懂了形式逻辑学,稍加拓展即可敷运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