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浴室》:比吸血鬼僵尸更让人恐惧的是无助

即将在下周上映的《恐怖浴室》是一部结局重组的恐怖电影。这部电影不是只讲述了一个心理恐慌故事那么简单,更多的传递了家庭观念缺失的体现。看腻了吸血鬼、僵尸等暴力美国恐怖故事的电影观众,最近可能会发现亚洲恐怖电影题材越来越多的出现多样化创作。泰国恐怖电影喜欢围绕音乐、变态的过程讲述故事,日本恐怖电影喜欢利用人伦、伦理、变态的题材讲述故事,韩国恐怖电影则同样喜欢探索人性的扭曲以及一些更为有想象力的题材如:《釜山行》等。中国恐怖故事起源非常早,最为广泛人知的故事可以追溯到《聊斋志异》的年代,但它在形成电影的过程是较漫的,甚至有点滞后,但近年逐渐越来越多的有了中国恐怖片的特色。中国民间老百姓大多喜爱一些半真半假的故事,一方面有代入感,另一方面填补了精神方面的探询,所以中国恐怖电影更喜欢选用写实感强一点的故事。
6月8日上映的恐怖电影《恐怖浴室》从片名上就抢足了噱头,实际电影并没有在“浴室”二字下足工夫,场命景名只是一个引导的想象,影片始终围绕着主人公身上步步深入的身世秘密以及时好时坏的叛逆形象做足悬念。这部电影讲述了女孩崔淼在有两种人生状态,一种是叛逆心极重的bad girl,一种是长发飘飘的乖乖女,她总是在这两种精神状态中颠来倒去。除了精神状态以外,最令人费解的是她的房间别人不可以轻易进去,里面似乎埋藏了很多秘密。为了治好她的病,他的父亲请来了一名心理病专家,谁知这名专家与她的父亲有着非同寻常的关系,而且还曾差点医死过人。自从这名女专家来了以后,崔淼的病更加严重了,而哪些有关于浴室的恶梦也经常出现在她的梦里,她变得更加精神失常了.........
这部电影所反映的家庭关系现状也是触目惊心的:父亲以赚钱为由,长期忽视家庭成员的关系,逼死了母亲,同时为了自己享乐也没有尽到父亲的义务,当他想照顾自己的女儿时,才发现为时已晚,悲剧已经发生了。其实由于精神压力导致精神失常的真人真事在现实社中也时有发生,比如去年震惊娱乐圈的KIMI自杀案,他经历了什么走到这一步至今还是个谜,而他身边的人也讳莫如深,但抑郁引发的命案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事实证明,很多自杀或精神失常的患者,他们是失去家庭和父母的关爱,导致了内心的恐惧得不到缓解,如这部《恐怖浴室》。
恐惧是一件比恐怖更需要警醒的事情。伴随着恐惧,是人在脑海中有过的意识。比如:老师为教育学生做出体罚,学生就会恐惧老师的惩罚;校霸在学校为对同学大大出手,同学就会害怕在学校与人相处,很多事情的根源被无限放大后,在实现生活中容易产生新的矛盾后,会不断的沉潜,最终暴发出一场更巨大的悲剧,难以收场。《恐怖浴室》作为反映女孩成长面临焦虑敏感的一部电影,它讲述了崔淼经历了家庭变故与个人变故产生的恐怖情绪。在看的过程中,看到这样叛逆离奇的性格,观众可能还会随着她的行为和判断对专家有一些误解,比如:“爸爸和情人会不会真心为这个孩子好?”。
在这个程中,动机成为一种对善恶判断上的挑战,你会期待电影给出更多的线索来证实你的判断。同时,越来越多的线索出现在你面前时,你会发现结局和预期答案相差十万八千里。比发浴室出现的那个水怪,经过崔淼爸爸请来专家之口,你会提升自己的神经承受能和,等待迷题揭晓。令人恐怖的事都不是出现在答案出来之后,而是明知道很吓人又忍不住想知道答案的过程。
相比于《恐怖浴室》电影本身,这个故事的意义更值得反思。看了这个电影,我想到了自己的诸多方面。如从片中的少女,想到了我家淘气的宝宝。少年和青年时期正是塑造人的关键时期。有时候或是因为繁忙,或是因为压力,稍有不注意,我们可能无意中让孩子承受了太多压力,忽略了他们内心的恐惧。恐惧造成的危害对人的打击很大,甚至往往会禁锢人对于正能量的吸收。电影选在6月8日上映似乎有着一定的用意。对于观众群来说,它更适合成年人看,有的时候恐惧情绪比血鬼僵尸更可怕。电影用一个恐怖题材的故事提醒观众,要及时关心身边的人,也许在某个节点不经意的温暖,将会消除她一生的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