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春刀·修罗战场》:这世道已欺玩成风,你怎敢一往情深?

标签:
电影 |
通过电影预告便可预判它的成相,所以我想谈谈剧情方面。《绣春刀·修罗战场》的剧情选自信王朱由检登基前发生的一场命案,以锦衣卫视角展现了那段历史上有名的“夺权之路”。与其说它是夺权,又有些美化想象。确切说,应该是“骗权之路”。
在崇祯即位之前,大明江山已摇摇欲坠,国运将尽。不仅皇上遭人暗算命不久矣,百姓也是民不聊生。《绣春刀·修罗战场》镜头下的“钓鱼台”远没有词句的飘逸淡泊,反而充满了低压的沉闷之气,百官群像没有为民着想,却是绞尽脑汁如何在这场漩涡中自保。魏忠贤身侧千户陆文昭用尽洪荒之力蓄势拍马,他躬着腰,为得魏忠贤抬眼相看,逮住机会,不顾形象遁入水池捞鱼。其实魏忠贤正为皇上奄奄一息发愁,全然无视这种跪舔行径。而这个跪舔的千户正是信王最重要的一枚暗棋。陆文昭此举正是为了信王夺取江山讨魏忠贤信任,既然皇上不行了,总要站队,他觉得自己精通官道,识明君,忠心可鉴,并且还拉来了同门师妹师弟助阵。
其实纵观历史封建王朝百官在临死之际,一再陈说恋主之情,忠君之心。一旦他们的品性被用“忠君”字眼盖棺定论,将意味着自己和家庭将获得巨大荣誉。在这狭小又微妙的共识里,魏忠贤不想越位挑战底线,信王不想背负骂名上位,因此便有了更高端的棋局博弈。
军人的修罗场是战场,官场的修罗场是朝堂。沈练以为自己从战场到庙堂已离开了修罗场,然而却只是换了一个而已。包括信王亦不能决定自己喜好。电影对这个角色,一开始展现出的是一个如鸾童般瘦弱之躯的轮廓,接着人物逐渐清晰,他是幕后主使,却处处受陆文昭的牵制。镜头到了他欺哄魏忠贤时,内心戏则完全展现出来,深藏不露,谋静而后动。待信王登基时,全然颠覆往昔形象,无情天子本质暴露无疑。从这个角色来看,导演路阳为人物的定位做了很多功夫,从信王一人可窥见,整片并没废料。
从配角推至主角,剧情的细腻感更强。倒回开篇时沈练说过的:“几万人的命像割麦子一样倒下……”。既然军功一文不值,何不跑去做个锦衣卫,即使从此腌渍一身,也要搏出个活法。说来说去,锦衣卫最炫的是飞鱼服吗?当然不是,应该是皇帝垂直的特权。臣子和百姓最怕的是锦衣卫的诏狱,只要进了诏狱,锦衣卫有的是手段,好比每个锦衣卫都配有“无常薄”,可以随意断章取义,可以随意歪曲真相。电影透出的信息中,这种欺世成风的窒息感让人觉得世道艰难。
这么混下去,或许难不倒沈练,但他却遇到了改变他命运之人。沈练第一眼遇到她时,并无深刻的念想,只是觉得她胆大,寻常百姓看了锦衣卫只会吓得讨饶,独她敢共伞前行。沈练第二眼看到她的时候,开始对她入了心。他知道她胆大,却没想到她敢以“北斋先生”的名义公然讽刺朝堂。沈练在认识她以前是要“换个活法”搏出身份的人。只这两个照面,便深陷情感无法自拔。殊不知,她是陆文昭的棋,他也是陆文昭布的棋,陆文昭是信王的棋子,可是他们每个人都没有做棋子的觉悟。
信王跟魏忠贤哭诉说:小粉红生气了,要害他。这里可见,他和她的地位悬殊。这句小粉红,彻底声明了她是上不得台面的女人。她已是个废棋。后来偷听了沈练和裴伦的交谈,她知道了他的决定。她也喜欢着他,毕竟他是她的初恋。然而,真到挨追杀命悬一线之时,才感觉到绝情是如此痛苦。
所以,连信王都保护不了的人,沈练怎么可以?电影看着是一个锦衣卫的生死牵连数道生死门,但是配角们却铺出了整个朝堂的历史感,包括雷佳音的角色,他的台词不多,却令人记忆难忘。电影对于细节的打磨,从主线到辅线,从开篇到结尾,每一个镜头都可以反复盘桓其中的细节。其实,整片格调很悲情,结局出乎意外。关于断桥的剧情,有很多争论。记者现场问:“到底该不该砍桥再打?哪个选择应更优先,是砍桥逃跑,还是打完砍桥?”导演路阳回答:“不能用上帝视角看戏,因为主人公思考逃跑的时间只有40秒。”我是知道历史结局的,但喜欢电影里用“正气长存”的意念做结尾。历史是历史,想象是想象,人物命运终将被时代淹没,独有这些气息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