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儿》的“秀女”逃不过“纯爷们”命运
文/杜娟
“后纯爷们”时代自小沈阳起,它的新意义在坊间又明朗化,这与宋丹丹当年的“相当地”颇有异曲同工之妙。土著的北京人喜欢说“爷”,旧时前面姓+爷,实乃尊称,有主仆之说,也有地位认可的微妙表达。而后,由于封建等级划分,看门的角色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于是二爷演变成对看门人的一种尊称。随着时代的变更,“爷”字的意义在北京悄然间被注释了六种写法。而最后一种“爷”,是表示一种开涮,这个方式不仅对个体也对群体。着实,强调“纯爷们”的口号本身就是对男性特征的一种嘲弄,而“后纯爷们”时代对很有男性气质的女生使用更加广泛。近些年,在网路上使用率颇高的“春哥、曾哥、范爷威武”。
昨个儿,舞美师官博上(原文网址)写了一句话:“出于花儿的品牌来考虑,无论怎么玩怎么选,不可能选一个“纯爷们儿”当花儿三甲,这对花儿的品牌是伤害的,也是为了区别超女快女选秀......”。从某个角度说,青海卫视在这次选秀活动中肯定是没有预设性,否则也不会出现这样大的差。纵观整个赛程的进度,还真得让“纯爷们”来担任了。当然,爷们的定义本身就是有责任感。
这届选秀活动中,音乐比重增加了,但是舞蹈的内容却缺失很多。 一直以来,许多选手都喜走“回锅肉”路线,在选秀节目中反复折腾,而“回锅肉”路线的成功多半是由于艺人自身表演成熟。像《花儿朵朵》基本属于半成品,半成品需要深加工的手段之一就是舞蹈。热舞是展现一个人舞台张力的最有力说明,遗憾的是,这届的选秀中,选手中都把力气花在了服装和造型上面。这也并不难理解,编舞是需要时间的,而新“秀女们”进行声乐练习时间尚且紧张,何况助兴的花样。
另外,在这篇文章中,舞美师言之凿凿的肯定:青海卫视和天娱在抢人,代悦进不了三甲。我认为,代悦进定三甲,不仅如此,许多媒体评论人也曾把票评给了代悦。可以说,冠军就是一种自信,如果到了前五的时候还不能突显优势的话,哪么这也是一个弱组。至于,代悦以后的安排是天娱和青海卫视的沟通问题。纪经公司和电视媒体的冲突点也是交集点。在此,我对舞美师一直给大家展现的“专业”水准表示怀疑。
当然,本文并非力挺代悦进前三甲而写,我想说:如果时代的需求成熟,该是”爷们“该干的,还得让“爷们”来做。粉丝一贯是宠爱至上原则,如果你好,我就是喜欢你,没什么道理,男女又怎样?因此,选秀也好,活动也罢,不能因为“抢人”的生意,便一捶卖买砸跑。假以时日,某个从选秀出身的红人,她履历上仍写:2010年某夏,某某曾在青海卫视获得《花儿朵朵》三甲,这才是真正的品牌。(文/杜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