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何必拿宋祖德说事
文/杜娟
昨天看到新民晚报的评论《炒作榜”良莠不分》,该文中指出:“中国演艺名人公众形象调查”在50名中国导演中,把娱乐圈大嘴宋祖德也列入其中。此榜单选入宋祖德纯为吸引眼球,利用宋的臭名来为自己炒作。同时,该文还提到:“无论入榜与未入榜的导演,对这个榜单都毫不了解,张建亚和贾樟柯表示,从没听说过此奖项。”对这种未经核实的定论,笔者表示非常的失望。
所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新民晚报在此完全颠覆了这一真理。首先,两位记者能否展示“入榜与未入榜的导演对该奖项毫不知情”的调查数据。我有理由相信,两位记者仅仅是给个别人打过电话后便匆匆下结论。在第二届中国演艺名人公众形象满意榜总榜揭晓时,张艺谋等导演就通过VCR向课题组表示了慰问,当天晚会一线明星到场数量高于同天在港举行的亚洲电影大奖,可见圈内人士对该奖项的看重。
。显然该文的记者并未知情。新民晚报的记者既无事前功课也无事后数据调查。从两位记者文章中不难发现,他们甚至很可能未对该奖项的细则做过一点点了解。在一些奖项介绍中不难得知调查榜的数据来源是根据权威机构抽样调查得出,它显然不是一项“普查活动”。两位记者分不清调查和普查的概念,他们大肆用“炒作、恶星、毒星” 这样的字眼显示自己卓越见识,这种“低调”的行为令人无法言表。

另外,在该文中还指出“这个榜单的调研组解释说,宋祖德“炮轰”太多,公众对他的印象、争议确实大多限于“大嘴”,不知道他曾导演过《笑里逃生》《天堂的眼晴》《杨德财征婚》等影视作品。这样的解释是苍白无力的,宋祖德的所谓影视作品,都是多年前拍的,且是在小范围映、票房不佳的失败作品......”看到这儿,不能不说是一种 痛惜,难道掌握媒体话语权的少数人都能如此草率。我想请问:小范围映的作品何解?难道在新民晚报记者的眼里票房不价就是劣质的作品?可见,这两位记者根 本分不清商业片和文艺片的区别。
随着网络信息爆炸的时代来临,你争头条我要炒作,娱乐圈的这些事情已经屡见不鲜,令人没想到传统媒体也要来横插一脚。关于“宋祖德的嘴”已是路人皆知的事 情,新民晚报却要在文章中反复强调表态,这种姿 态令人刮目相看。我认为媒体应该就是一个还事实原貌,让读者参与的交流平台, 而此刻某些记者用自己主观想象天分给大家的思路划分是非界线,这是一种职业道德的沉沦还是一种个人素养身价的提高?嗯,值得人深思!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