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国式赞扬(续)

(2008-04-23 23:46:08)
标签:

自信

亲子教育

家有留学生

美国式赞扬

杂谈

分类: 有感而发

   今天看了几个博友的文章,才想起今天是读书日。写博与看博的人自然都算读书人了,自己过节,似乎不写点什么有点对不起这日子。

    我曾经写过一篇美国式赞扬的文章(博客里发表了),发表在羊城晚报上,后来收进我那本《陪读春秋:在美国MIT的日子》书里,里面提到美国人如何教育孩子的,以表扬鼓励为主,久而久之,美国人都被培养出极富自信心,乐于在人前展示自己。不少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学习生活时间一长,也慢慢地找到了特别自信的感觉。

    自信不能是空穴来风,必须有实质的东西支撑。被肯定、被承认等赞扬方式都是具体路径。在学习上,自信会带来兴趣,增加克服困难的勇气,使学习效果呈现良性循环。我们看到许多学生进步的例子,大多是与老师家长鼓励支持分不开的。

    前几天在人生需要目标这篇文章里跟贴了女儿为我写的序,有些朋友跟评说她写得不错,是的,女儿的文笔不错(“博中博:女儿留学日记”数篇文章),对文字的感觉比我好(张曙光老师评价),陪读春秋这本书出版后,先生的几位博士生与同事以及我的同事朋友都不约而同地夸女儿写的序好,我把这个信息告诉女儿,结果她挺看重人家对此的评价,还要问:哪些人说好了、怎么个好法、是不是四篇序里写得最好的(哈哈哈)?还有哪些不足的地方?挺孩子气的,我心里很明白,孩子的成绩需要找到认可,付出也需要找到理解,以便形成自己新的学习动力。

    这里还有一个小插曲:当去年底女儿写序的时候,我的书其实已经三校了,按中国人的习惯,女儿的序应该被排在最后,即她爸爸写的序的后面,也留好了位置给她的。结果等我春节后拿到书时,发现版式与页码都出了点小问题,女儿的序被排在了最前面,而原来排在最前面的著名经济学家张曙光老师写的序变成了第二篇,还同时出现了两个第1页的页码。我把情况跟张老师解释并道歉,结果老先生在电话里哈哈大笑着说,没关系,你女儿写得好就应该放在第一位!(其实张曙光老师的序写得很好,但因为角度不一样,女儿的序是不能与大师手笔相比的)我再把张老师的话转告女儿,无疑地让她对写作更加有兴趣,后来女儿还在电话里提醒我道,虽然现在学习很紧张,但还是要时不时写点中文的文章,还让我给她点题、“逼”她写呢。

    前辈、老师、家长的赞扬,对孩子成长的意义非常重要,美国式的赞扬就是很好的方法,为了我们的下一代,让我们做老师家长的,都多一点赞扬少一点批评吧。

     (此时已经过了24日零点,成了昨天才是读书日了——不,在读书人看来,每一天都应该是读书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