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开源微软apiwindows杂谈 |
评微软开放“API”的“举措”
中国开源软件推进联盟主席 陆首群
- 实现异构信息系统的互操作性反映世界潮流和用户需求。
- 早在去年10月15日我在与微软首席研究及战略官Craig Mundie会晤,谈及微软接受欧盟处罚时,我曾要求微软(在中国、欧盟和全球)开放API和相应的源代码;12月14日微软负责协议计划的总监Ajay Sikka访华跟我谈到,微软为落实对欧盟处罚时的承诺,决定开放全部内外协议,当时我问:“对微软的这个举措,欧盟满意吗?”我也谈了我个人的感觉:“开放协议层次的互操作不是最好的方式,当然不如开放API令人满意”。
- 对于今年2月21日微软关于部分产品开放的“公告”,我认为,应该肯定微软向开放互操作信息方面迈出了一步,虽说是小步,但也是一个进步,应表示欢迎;但微软的开放还是十分有限的(当然我们也不会要求过高),有些疑点尚待于进一步弄清楚,所以只能表示谨慎的欢迎。
-
这次微软开放一些产品的互操作信息,其准确内容(如API、源代码、专利、授权等)尚有待澄清;对微软所谓开放“API”,我原以为是对这次公告所列全部产品的“API”开放;深入看下去,不是,仅是对Office2007开放“API”;再往下细看,似乎也不是Office2007的全部“API”,只是开放在其上增添的若干新的“API插件”。因此所谓“微软将为Office
2007中的Word、Excel和PowerPoint应用程序‘设计新的API’”,是否可理解为:仅开放其“新的API”?不开放“原来的API”?这就是说,“全部API”不完全开放?!
昨天我在看到张亚勤博士在新闻发布会上的说法后,对微软的所谓开放“API”才进一步搞清楚了。张博士说:“微软将在服务包SP2中为Office2007设计更多的应用程序接口,让开发者能够插入其他文件格式”,如此看来,微软只是在Office2007上提供一些新的“API插件”,而不是对其“API”实行“大开放”。 - 我原来准备向微软建议,此时更应开放Windows XP和Office(XP/2003)的API,似乎不符合微软这次计划的意图。
- 张博士还说,微软的这次举措,与本月底ISO第二次讨论批准OOXML为国际标准一事,纯属巧合,我看似乎是“精妙设计”。开放Office2007新加的“API插件”,无疑是让一些开放的文档标准,如ODF,UOF为OOXML背书;而所谓“支持UOF走向国际”,不过是一句空头承诺。
- 有人说微软的这次举措是应对欧盟的监管或反垄断的后续行动,这是不足为怪的,微软自己就说:“未来将出台更多举措,以满足欧盟监管部门全部要求”,欧盟也说:“微软新举措未解决一个关键问题,也就是捆绑销售问题”;有人说:“微软的这些声明是别有用心的,值得合理怀疑”,这可能不无道理,需要微软加以澄清,但我主张还是不要炒作,不要“忽悠”,就事论事,务实处理;有人说“微软走向开放,开源当如何”?!其实要明确两个概念:(1)微软是一家企业,开源是一个社会,微软是“闭源”的私有商业软件企业,开源是开放的软件社会,两者不对等,不能这样提问;(2)开源的所有产品API完全开放,微软的所有产品API原来都是封闭、不开放的,因此在互操作问题上,双方是不对等、不对称、不公平的,我们不管微软这次有什么所谓“计谋”,(如有,另当别论),考虑微软这次将其部分产品的部分互操作信息或API(新加的API插件)开放,局部地、有控制地进入开放的软件社会,迈出的步子虽小,但也值得鼓励,要肯定其进步;其实微软这样做,如果符合发展潮流,也对其自身是有益的;当然对微软的这次举措也不宜估计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