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感悟中华文化之《道德经》第八十一章

(2018-12-13 09:08:02)
标签:

道德经

利而不害

为而不争

分类: 道德经

 

原文: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译文:有德之人言语朴实,不求悦耳动听;而悦耳动听的,恐怕有所图而不足信。

 

原文: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译文:有道之人含光内敛,不求哗众取宠;能言善辩,哗众取宠,则能蛊惑人心而损人利己。

 

原文: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译文:体道之人持简驭繁,不会知其末而不知其本,越学越繁而离本越远。求学既当知繁以求其本,归大道至简。

 

原文: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

译文:圣人不尚名利,以助人为乐,

 

原文:既以与人己愈多。

译文:以给予人而满足。

 

原文:天之道,利而不害﹔

译文:天道生养万物而不宰制,

 

原文: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译文:圣人为民造福而不争名夺利。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生活中能够听到的,让我们内心高兴的美言,真的就是美言者的真心话吗?人们往往并不在意言论的逻辑是否合理,更在意的是言论是否符合自己的心意。“忠言逆耳”的道理都懂,而大部分人听到“逆耳”之言表现的却是排斥。

 

言者不辩,辩者非言。阐述逻辑,是言论的基础。而诡辩,大多与逻辑无关,都是强词夺理之语。那些看似语词华丽,实则违背逻辑的强辩者,往往都隐藏有不可告人的目的。蛊惑人心,谋取私利。

 

求学之路,会遇到很多好为人师者。我们经常会看到很多晦涩难懂,却又复杂冗长的专业文章。很多时候,专业文章未必要写的那么晦涩而又冗长,完全是写作者想要卖弄学识。越是晦涩冗长,越是让人迷惑,就越是给人一种高深莫测的感觉。其实这种卖弄学识者,中国自古有之,为了能更好的迷惑人达到收徒获利的目的,很多原本简单的教学,都被披上了“玄而又玄”的外衣。让人觉得云山雾罩,又好像很高明的样子。但实际上,越是喜欢卖弄,越是喜欢玄而又玄的人,往往离道理越来越远。自己都迷失在外欲之中,何谈“博学高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